湘式“辣条”走红 一根辣条背后的亿元产业陷阱

30.12.2014  11:04

  编辑动机➡

  很难考证,“辣条”这个名词是怎么在网络上火起来的。

  今年9月,网友爆料称海外的零售网站上辣条一包卖1.2美元,折合人民币7块多,是国内价格的7倍。进入12月后,复旦大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其学校食堂推出一份“神料理”——辣条炒饭。在新浪微博里,包含“辣条”的微博数量高达三百多万条,而在淘宝网上,最火的辣条拥有上万的销售量;更不用提,在网络上层出不穷的拿辣条开涮的段子……

  也许很少人知道,全国每年产值上百亿元的“辣条”,主要产自湖南。而这其中岳阳市平江县又首屈一指。

  在平江的辣条生产企业中,老板们一次又一次地纠正着记者的说法——他们更愿意用“面筋熟食”这个词来称呼网络上被疯狂热炒热卖的“辣条”。这样的纠结,还延伸到了现实中——与网络点击量同时疯长的,是有关辣条食用安全问题的争议和批评。这些背后,是被诸多难题所困扰的平江的辣条生产企业。

  本报平江讯 “爷爷,这个还能吃吗?”孙女指着货架上成堆的辣条,问周猛平。

  “乖孙,爷爷做的东西,怎么不能吃呢?”周猛平没有在意孙女的话,也没有停下手中的活,随便回答了一句。

  “那为什么学校说这个是垃圾食品,建议我们不要吃?”孙女不依不饶。

  周猛平形容当时的感觉是:心头一凉,热血往头顶上涌,“我一个合格的厂家,生产出的合格产品,就这样一句话给打入十八层地狱了。”

  这是去年10月发生的一个插曲。但这个插曲背后的市场变化,让周猛平的辣条销售量急剧下降。平江熟食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周猛平,决定自己的食品公司不再生产辣条了,改产大豆食品——酱干。

  说起平江特产,大部分人会说是酱干。但其实,平江酱干年产值不过6亿元。在平江年产值高达86亿的熟食加工产业中,它占比还不到7%。相比而言,年产值高过酱干数倍的,便是被网民们称为“辣条”的面筋熟食。

  与酱干是豆制品不同,辣条是面粉制品。辣条生产过程就是“用面粉和面、通过专用食品机械挤压出面筋、后期调味装袋”。平江县副县长李镇江说,平江生产的面筋熟食不像某些油炸的熟食,完全是物理加工过程,营养可口,值得大力支持发展。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内地除西藏外,有天气预报的地方就有平江人做的面筋食品。”12月24日,平江熟食行业协会会长张玉东这样说。

  我国面筋产业广泛分布在以湖南、河南、河北、四川、重庆为主的国内数十个省市自治区,其中湖南省在全国面筋产业中所占份额比重最大。来自湖南省食品行业联合会休闲熟食分会的信息显示,湖南的休闲熟食行业现已在国内占有大约60%的市场份额。而全省的休闲熟食产业尤以长沙市和平江县的最为发达。目前,平江县年产值超过亿元的休闲熟食企业有3家,5000万元以上的有25家。

  但是,从2010年开始,平江面筋熟食已经开始“供大于求”。“按目前这样的微利,平江的面筋企业,明年能盈利的,会只有不到10%的厂家,另有不到20%的厂子能继续维持下去,70%的厂家很难熬。”平江熟食行业协会副会长徐望辉断言,要想“活”下来,唯一的出路就是“改造升级”。

  但是,一个面筋熟食年产值为3.8亿元的企业,升级改造的投入需要5000万元左右。这些钱,光靠利润来支撑,“需要一辈子的积累”,当地一位企业家说。

  2013年,张玉东和另外两家公司出钱,联合省休闲食品协会,将地方标准申请为国家标准。他们期待2015年面筋熟食的绿色标准能一起出台,然后完成改造升级。

   安全困境 非法添加剂多次被曝光

  2005年元月,正是面筋熟食风靡全国之时,中央二台曝光平江安定的一家面筋生产企业有工人在原料中偷放非法添加剂霉克星,面筋生产企业成为众矢之的。

  一些企业并没有吸取教训,2007年,有群众举报平江四个面筋熟食厂在原料中添加非法添加剂霉克星,平江因此被列为全国食品质量重点整治县。全县的面筋厂家坦然接受“整治”。到当年年底,一举摘掉“重点整治县”的帽子。

  就在这一年的9月,我国开始对熟食进行了一种新的管理制度: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简单地归纳这种制度的核心,即所有经过加工的熟食食品,生产地址在国内的产品,全部必须申请生产许可证方可生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QS认证。

  “这项规定让面筋熟食私企一筹莫展。”平江熟食行业协会秘书长邹夸东说,面筋熟食企业只有通过QS认证才能获得生产许可证;而通过生产许可证就必须按照国家标准或地方标准进行生产,“面筋熟食连地方标准都没有一个,更不要讲国家标准”。

  平江熟食行业协会会长张玉东联合县质监局,请专家考察论证,最终制定《湖南省湘式挤压糕点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并在卫生部备案。有了这个地方标准,平江全县有150多家面筋生产企业获得认证并被颁发生产许可证。在河南郑州办厂生产面筋食品的平江籍人,参照湖南省地方标准,也制定了河南面筋熟食地方标准。

  大浪淘沙,留下的是精华。张玉东感觉自己的投入是值得的,“一些不达标的企业被淘汰出局,大环境好多了,口碑也不错。”

  在被央视曝光食品安全问题之后,平江县委县政府对熟食生产企业也加强了监管。仅2011年12月,平江县委县政府组织职能部门进行地毯式整治,封厂14家。“有的企业,因为自身原因,被彻底淘汰掉。”平江县副县长潘如意说。 记者方兴

   建议

  用天然面粉替代加了各种添加剂的面粉

  如何应对食品安全问题?中国粮食行业协会麦粉分会筹备组副组长兼秘书长、武汉轻工大学教授李庆龙提供了两个思路:

  一个思路是,在面筋产业中大力推进“替换法则”,例如使用天然面粉替代以前加入了各种添加剂的面粉,从源头上扭转人们对面筋不安全、不卫生的印象。另一方面,则是在生产工艺和流程上的现代化革新,例如通过建设GMP标准车间,尽量减少生产过程中的环境影响和人为干扰,使面筋生产的品质充分可控。

  第二个思路,“要扭转长期以来对面筋类产品形成的误解,就需要尽可能地破除民众对食品添加剂的过分恐惧。”李庆龙坦言,事实上,凡是符合我国关于食品添加剂使用国家标准GB2760-2011等相关规定的,都可以认为是在安全阈值内的应用,“行业和企业需要让消费者正确地认识食品添加剂,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现代食品工业。” 

  升级困境 “剃头担子两头空”

  如何创立一线品牌,成为平江面筋熟食企业老板们的当务之急。事实上,平江的许多企业主早就开始动手对企业“升级改造”。

  平江熟食行业协会副会长徐望辉在自己的企业里建立了无菌生产车间,生产线正在逐步实行自动化;今年元月份,湖南平风食品公司引进一条全自动设备生产线并投产。

  张玉东在自己的企业里采取的转型升级方式,则有点“背水一战”的味道。平江生产的面筋熟食,一直以每包1块钱的价格销售。张玉东决定转型升级,停掉生产销售1块钱一包的产品。他与河南一家大型面粉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采购其刚研发出的一种新型面粉来生产面筋熟食。原料面粉价格由之前的每百斤80多块涨到160多块,而产品更新换代后,每包价格提到2块钱。这一“折腾”,消费者似乎并不接受,张玉东的面筋熟食销量大减,利润下降很多。

  即使不折腾的平江其他面筋熟食企业,利润也是极低的。平江是山区,不产面粉,因此平江本土面筋熟食企业的生产原料,都要从湖北、河南和山东等地采购。而另一个不争的事实是:面筋熟食销售主要依靠北方,因此平江面筋企业生产的产品,需要运到北方去销售。

  这种格局,被平江的私营企业主叫做“剃头担子两头空”,意思很明显:平江本土企业既无原料优势,也无销售优势,整个生产链条,采购和销售都在外,这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而且削弱了利润。而无品牌的面筋熟食企业,利润就只能维持在极低的水平。

  平江面筋企业的原料,从北方运抵平江,每吨运输费180元,成品运往北方销售,每吨运输费960元,跟郑州的面筋生产企业相比,一来一去每吨增加运输成本1140元。一位企业主向记者透露,一吨面粉生产约120件成品,平江面筋熟食企业的纯利润,每件面筋熟食只有1.8元。  记者方兴

  说法

  “避免陷入亿元收入陷阱”

  湖南省食品行业联合会会长刘送保认为,湖南的一些食品生产企业,在年产值几十万、几百万的时候,发展得非常迅猛;一旦规模体量超过一个亿,企业自身积累的问题就暴露出来。“比如,没有建立现代化企业管理的制度、还是以过往小厂小作坊的思路治企。再如,为快速扩张规模,造成企业资金链的绷紧等等。”刘送保表示,“一旦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这些企业往往是被市场淘汰。在我看来,这就是食品行业发展过程中的亿元收入陷阱。”

  平江面筋熟食近年迎来一个快速发展的机遇期。但在看上去很“风光”的市场环境中,究竟应该以何种形式生存发展?刘送保给出的答案是:创新、升级。“如果不做创新升级,消费者对平江面筋的认知就会停留在脏小乱差的固有思维里,这个行业也难有长足发展。”刘送保表示,未来平江面筋产业的创新、升级应该兼顾三个方面的需求,“一是不能搞同质化竞争,今天你做5毛的面筋,明天我就做个4毛钱的。二是要转变消费者的需求,实现由温饱型向健康、营养、生态型消费转变。三是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升级之路,不贪多求快,避免掉入亿元收入陷阱。”        记者张进

  延伸

  辣条火了,“低价”却成了贬义词

  辣条,是“面筋熟食”更直接的叫法。有说法称,面筋熟食源于上世纪90年代。当时兼任平江县个体私营经济办公室主任的邹夸东记得,当时一些生产酱干的平江三市人改变用料,用面粉做出了麻辣味的面筋,投入市场销售。没想到喜欢吃辣的湖南人一下就接受了这种袋装熟食。到上世纪90年代末,平江人在全国各地建立了很多面筋熟食作坊,开始大量生产。据称当时全国9成面筋熟食,都由平江人生产掌控。

  然而辣条在中国食品行业中,却又并非是一个专业、标准的称谓。“在不少人的印象里,辣条的形象总是不甚明晰。有人倾向认为辣条是用豆、面甚至肉类制成的条状物,用大量的辛辣调味料佐制,生产出的高油、高盐、高添加剂的廉价、不健康的小作坊产品。”平江玉峰食品公司总裁黄晓丹坦言,这是他们如此坚决地与辣条“划清界限”的根本原因。因为,“用天然面粉做成健康面筋,原材料也随之不断升级,力求产品更加健康,这与追求低成本的辣条是截然相反的方向”。

  对辣条的意外蹿红,身为平江熟食行业协会会长的张玉东更担心它给整个湘式面筋行业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一方面,网友们正在参与一场以辣条为底本的疯狂P图、话题制造的全民狂欢;但另一方面,媒体对一些地下黑作坊生产的无证辣条类制品的曝光,让诸如“食用后致病致癌”、“使用假冒伪劣原料”、“在恶劣环境生产制作”与辣条联系在了一起。

  “消费者的认知与肯定,是整个面筋行业未来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张玉东最终的构想,是“和湖南省内外的行业龙头企业成立产业联盟,制定产品标准、提高准入门槛、严控产品质量,生产安全、健康、营养、美味的湘式面制糕点,让整个平江面筋产业正本清源。”              记者张进




(稿源:红网-潇湘晨报)
(作者:方兴 张进)
(编辑:乐先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