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网上购书的冲击 长沙定王台书市低迷不振
近几年来,实体书店遭受电商的强烈冲击,一批接一批的民营书店关门。曾经叱咤风云的湖南长沙定王台书市能否“独善其身”?10月22日,记者来到书市一探究竟。
书市低迷:
来逛的市民稀稀拉拉
10月22日上午10时许,记者来到定王台书市。书市的3楼、4楼正在进行消防整改,照常营业的1楼、2楼也有部分铺面未开张。来逛的市民稀稀拉拉,并不多。
记者经过一家卖教辅类书籍的店铺,店主立刻前来招徕生意。当问及她的生意状况,她苦笑着说:“你看都没有几个人来逛,怎么做生意咯。”
卖考试用书和畅销书的罗老板告诉记者,他一天能卖10本书就算是生意不错了。“这还是搭帮卖的是畅销书。隔壁这家卖医学用书的老板,昨天只卖了两本书,赚了不到10元。有些位置偏僻点的店铺,都好几天不开张了。”
相比之下,主营儿童早教类书籍的店铺经营情况略为好点。记者看到,蓓心童书门店里就有家长带着孩子前来挑选,一次买了180元的书。“一天营业额也上不了1000元,比起以前动辄四五千元的营业额差远了。”店主蔡老板说。
顾客减少:
网络购书已成读者首选
定王台书市于1997年开张,以其品种齐全、价格实惠而盛极一时。那时的书市,经常被前来买书的学生和家长挤得水泄不通,像汪涵这样的知名人士也常来买书。
1998年进湖南大学读书的孙涛,就是一个书迷。一到周末,就乘车过河,来定王台买书。他说:“我们理工科需要用的书都比较冷门,室友们都约着来这里找。这里品种齐全,关键是价格便宜。每次一买就是好几本。后来,我留在长沙工作,也一直在这里买书。”
电商席卷而来,定王台书市的优势荡然无存。孙涛买书的阵地也悄然换了。“大概是2010年开始吧,我就在网上买书了。工作紧张,加上结婚生子,没有多少时间来逛书店。网络购书,一搜就有。方便快捷,送货上门,而且也不贵。”孙涛说。
在湖南大学读大三的谢晨琛坦言,3年只来过一次定王台书市,要买书都是在网上选购。
这并不是个案,在全国都是普遍现象。近日,广州某知名媒体发布的读者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逾6成受访者主要购书途径是网络。
书市前途:
转型求变或是唯一生机
面对网络书商的“刀光剑影”,定王台书市的书商们也在求变。相当一部分人选择开设网络店铺,分食电商一块蛋糕。蓓心童书店老板的儿子就在淘宝开设了两家店铺。生意不错,一天差不多有3万多元的营业额。
店主转型做电商,这只能拯救店主自己,并不能拯救整个定王台书市。如何发挥实体书店的优势,留住顾客,吸引顾客,才是让定王台书市重整旗鼓的关键所在。
放眼其他省市,实体书店都在积极尝试转型求变。10月20日,武汉首家24小时书店“物外APM”正式开业,定位为“不落幕的文化生活剧场”。书店有餐饮配套,有美术馆,还有各类文艺活动。该书店总经理陈福珍女士认为,实体书店应该提供更全面、更细致的服务,让读者有书读,读好书,爱读书。复合型经营模式,不仅能为读者提供全面的服务,自身也能找到更多的利润点。
在电商紧逼的市场中,已杀出一条生路的实体书店也有。比如南京的先锋书店,被视为南京的“文化地标”。先锋书店以“书店+咖啡馆+沙龙活动+周末青年电影+文化创意产品”的模式,吸引了一批忠实拥趸。书店自行设计生产的创意产品,其盈利占书店总盈利的30%,真正实现了转型。
记者对长沙市民进行了随机采访。选择网络购书的市民,并不愿意看见实体书店在城市里消失。他们依然有着“书店情结”。王密说:“有空的时候,约上三五好友,或带着自己的孩子,在读书氛围浓厚的书店里看书、买书,也是非常惬意的事情。”
(湖南日报)
(稿源:华声在线—湖南日报)
(作者:)
(编辑:邓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