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县市经验谈:以人为本,共建共享人民满意城市
星辰在线5月9日讯(长沙晚报记者 钱娟 陈焕明) 城市兴则经济兴,城市强则湖南强,城市好则百姓好。昨日,省委城市工作会议在长沙召开。(相关链接: 省委城市工作会议代表来长考察 “长沙经验”获点赞 )长沙市、株洲市、常德市、华容县、永兴县等5个市县作了典 型发言,从不同的侧面展示了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方面可圈可点的做法,为全省城市工作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本报特撷取各地发言精华,以促共建共享人民满意的 现代化城市,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湖南特点的城市发展道路。
长沙市:
在改革创新中
持续打造“品质长沙”
典型经验
1.坚持高点定位,在改革创新中提升城市规划。
2.注重统筹兼顾,在改革创新中提升城市品质。
3.突出问题导向,在改革创新中提升城市治理。
面对城市发展新形势,如何破难题、补短板,激发内生活力、挖掘发展潜力、增添城市魅力?昨日,市委副书记、市长胡衡华代表长沙市委、市政府在省委城市工作会议上作了以《在改革创新中持续打造“品质长沙”》为主题的典型发言,分享品质长沙建设的“长沙经验”。
近年来,长沙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和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高起点规划、高融合发展、高品位建设、高水平管理、 高效率运行”要求,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持续推进宜居宜业、精致精美、人见人爱的品质长沙建设。2015年,全市拆除违法建筑1477.85万平方米。深入 推进“三年造绿大行动”,全市新增绿地1399公顷、公园62个,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提升至40%,森林覆盖率达54.9%。
坚持高点 定位,在改革创新中提升城市规划。近年来,围绕建设更具国际品质和湖湘文化标识的现代化大都市,长沙以新理念引领规划提升,以新举措优化规划设计,以新体 制保障规划执行,践行以人为本、文化铸魂、生态优先、品质至上的规划理念,以多中心支撑“一江两岸、跨江发展”。记者获悉,目前,长沙都市区106个规划 编制单元已基本实现规划全覆盖。同时严格规划执行,长沙明确了实施重点、建设时序和具体方案,把城市规划精准实施到每个项目、每栋建筑、每条街区。
注重统筹兼顾,在改革创新中提升城市品质。胡衡华介绍,长沙将人民群众新期待作为城市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统筹“里子与面子、地上与地下、硬件与 软件”,突出提升城市的功能性、便捷性和宜居性。以现代化、国际化视野优化城市承载功能,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加快新城新区建设,两年以来,长沙改造棚户区 面积622.6万平方米,新增公益用地1583亩,其中公共绿地400多亩。下一步,长沙拟在历史城区8.1平方公里范围内探索打造国内首条历史步道,延 续古城文脉,留住老长沙记忆。
突出问题导向,在改革创新中提升城市治理。树立城市治理“一盘棋”思想,聚焦“城市病”和城市化过程中 的深层次问题,抓系统治理、源头治理、依法治理。推进最严城管常态化,打好城市治理攻坚战,实施城市治理进社区。长沙大规模开展拆违控违和城乡结合部百日 整治行动,深化“清霾”、“碧水”、“静音”、“净土”四大行动,湘江长沙段101个排污口全面截污。以获批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市为契机,大力培育社 会组织,全市累计孵化近1500家社区社会组织和39家民办社工机构,逐步形成了“政府引导、依托企业、民主参与、管理规范、群众实惠”的社区治理模式。
株洲市:创新管理方式 提升管理水平
典型经验
1.抓城市管理,要首先从城市规划这个源头抓起。
2.抓城市管理,要善于运用市场的办法。
3.抓城市管理,要注重用硬项目支撑软管理。
4.抓城市管理,要发挥全体市民的主体作用。
2015年株洲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城市管理和体制创新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城市美誉度和影响力有了新的提升。在昨日召开的省委城市工作会议 上,株洲市委书记毛腾飞代表株洲市委、市政府以《创新管理方式 提升管理水平》为主题作典型发言,介绍株洲市城市工作经验。
抓城市管 理,要首先从城市规划这个源头抓起。“我们在制定规划时,特别注意统筹好规划、建设、管理几个环节。”毛腾飞介绍,株洲市通过邀请国内外一流的设计机构, 以国际视野和开放思维编制规划,并邀请市民共同参与。在规划执行中出台了建设项目规划审批“二十不”,把规划执行的底线划出来,决不允许任何人随意开口 子、搞变通。
抓城市管理,要善于运用市场的办法。株洲在城市管理中让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发挥作用,政府不越俎代庖。近年来, 株洲市在市政环卫、渣土运输、垃圾清运、园林绿化管养、市政灯饰维护等领域推行市场化改革,效果明显,有效降低了管理成本,提高了管理效益。
抓城市管理,要注重用硬项目支撑软管理。近年来,株洲市注重项目化思维,整合城市管理领域的各类资源,策划开发了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助推城市管理升 级。围绕治“堵”,启动了城区“百条道路畅通工程”,投资过百亿元;围绕治“污”,近3年投资150亿元,实施1002个项目。
抓城市管理,要发挥全体市民的主体作用。据悉,株洲市通过激发“城市美容师”动力,积极倡导志愿服务,调动发挥社区和企业的积极性,把市民和政府的关系从“你和我”变成了“我们”,从“要我做”变成了“一起做”。
华容县:突出“三个坚持” 建设宜居县城
典型经验
1.坚持规划引领,清醒把控宜居源头。
2.坚持重点突破,稳步夯实宜居基础。
3.坚持错位发展,努力彰显宜居风貌。
近年来,华容县立足建设宜居县城,从规划入手、从瓶颈突破、从管理发力,已跻身全国文明县城、国家卫生县城、省级园林县城行列。昨日,在省委城市工作会 议上,华容县委书记刘铁健代表华容县委、县政府以《突出“三个坚持” 建设宜居县城》为主题作典型发言,介绍华容县城市工作经验。
坚 持规划引领,清醒把控宜居源头。近10年,华容县累计投入规划编制资金2800多万元,为确保规划体现宜居要求、成为宜居源头,在基础适度超前、功能总体 配套、风格全面协调三个方面逐步加强把控,已制定县城“一城四区”的功能分区规划,形成了县城功能配套发展的基本格局。
坚持重点突 破,稳步夯实宜居基础。华容县城发展起点低,基础设施欠账多。近年来,该县跳起来摘挑子,着力解决了一批事关宜居的急难问题,化解“出行难”,攻克“饮水 难”,缓解“就医难”,疏解“就学难”,“五纵七横”城市主干道骨架全面形成,铺设供水管道43.5公里,对县人民医院、县妇幼保健医院和中医院进行转迁 新建或改扩建,完成了华容一中、马鞍学校等8所城区中小学的改扩建。
坚持错位发展,努力彰显宜居风貌。“我们一直在着力谋划和塑造具 有名片效应的华容‘四美’。”刘铁健介绍,这“四美”分别是曲水环流水乡美、张弛有度闲暇美、花木掩映生态美和街净路畅文明美,通过做活水文章、发挥水优 势,新建人民广场、沱江广场等,制定并实施“三年绿化行动”,以全国文明县城、国家卫生县城等创建为载体,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县城文明水平。
常德市:努力建设真善美的城市
典型经验
1.城市的“真”,就是尊重城市发展规律,优化城市规划和设计。
2.城市的“善”,就是善待城市居民,提升城市品质和功能。
3.城市的“美”,就是彰显城市山水人文,塑造城市个性和品位。
常德是一座桃花源里的城市。近年来,该市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建设真善美的城市,推动了城市的品质和品位的不断提升。昨日,省委城市工作会议上,常德市委书记王群代表常德市委、市政府以《努力建设真善美的城市》为主题作典型发言,介绍常德市城市工作经验。
城市的“真”,就是尊重城市发展规律,优化城市规划和设计。“按照‘真’的要求做好城市工作,主要是遵循科学规律,把握正确方向,坚持一张蓝图干到 底。”王群介绍,常德市通过科学确定城市定位,科学谋划城市布局,科学搞好城市设计,着眼一体化的城市发展规划,按照“沿江发展、滨湖生活”的空间布局, 努力构建“一江两岸”“一体三极”的城市发展新格局。
城市的“善”,就是善待城市居民,提升城市品质和功能。据悉,常德市按照“善”的要求做好城市工作,一是完善基础设施,让市民生活更加方便;二是优化城市管理,让市民生活更加舒适;三是创新基层治理,让市民生活更加和谐,从而提升市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城市的“美”,就是彰显城市山水人文,塑造城市个性和品位。近年来,常德市坚持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协调,充分体现城市的山水人文特色,努力打造有 个性、有品位的美丽城市。一是发展美丽经济,大力引进华侨城、万达、浪潮、山水盛典等战略投资者;二是建设美丽生态,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 理念规划建设城市,推动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三是留住美丽乡愁,注重延续城市的历史文脉,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合理利用。
永兴县:注重“地下文明” 推进旧城改造
典型经验
1.以人为本,整体谋划。
2.统筹兼顾,全面提质。
3.精心安排,强化保障。
永兴县从实施旧城改造入手,注重雨污分流、管网下地等“地下文明”建设,不断提升城市品质。近3年来,该县投入资金12.9亿元,彻底解决了旧城区“逢 雨即涝”、雨污合流、交通拥堵、反复开挖地面的“马路拉链”等问题。昨日,永兴县委书记袁卫祥代表永兴县委、县政府以《注重“地下文明” 推进旧城改造》为主题作典型发言,介绍永兴县城市工作经验。
以人为本,整体谋划。通过注入新元素、重视民本民生、坚持长效管理,把智 慧城市、海绵城市、无障碍城市等新理念、新技术融入旧城改造,将2平方公里工业厂区调出旧城区,整合公安、交警、城管、交通等21个部门的职能,构建“大 城管”格局,建成覆盖全县的垃圾智能收运体系,城区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统筹兼顾,全面提质。“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 局,把创造优良人居环境作为中心目标,提高城市发展的宜居性。”袁卫祥介绍,永兴县一方面实施雨污分流,铺设和改造雨污分流两套市政主管各40.8公里; 另一方面推进管线下地,开挖地下综合管沟,铺设强电、弱电等管群130余公里;同时改造配套设施,改造28条主次道路,升级城区27条背街小巷。
精心安排,强化保障。通过统筹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体,永兴县增强各方推动旧城改造、城市发展的积极性。 一是强化资金保障,县财政投入5000余万元,同时争取上级各类专项资金数亿元。二是争取群众支持,通过举行听证会、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实施便民服务。 三是完善周密组织,成立旧城提质改造总指挥部和分指挥部,精细施策、倒排工期、加班作业,加快了项目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