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加力助推经济转型发展
耒阳市是一个人口140万多的县级市,大规模的城镇化建设于2000年就已经起步,涉及城区五个办事处98个村组,征地拆迁人群多,由于历史遗留问题,造成以前的被征地农民一直没有纳入社会保障范围,给全市经济转型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矛盾问题。耒阳市人社局以解决征地拆迁社会保障遗留问题为突破口,采取强有力的措施,着力消化解决征地拆社会保障矛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一是宣讲惠民政策引导。市人社局主要领导亲自带队,组织业务骨干深入征地村组,现场宣讲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与街道办事处、社区、村组干部交心、耐心细致讲解政策,手把手帮助老百姓算清待遇帐;印制便民服务手册、参保政策宣传单,进村入组到户发放宣传资料,与村民一对一宣传讲解动员,在各社保站、社区服务中心窗口放置便民手册、政策宣传单,让老百姓能够及时了解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清楚参保缴费标准和待遇享受标准,共计印制便便服务手册1万余份、政策宣传单5万余份;加大媒体宣传力度,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网站、《今日耒阳》、手机报宣传被征地农民政策,在城区主要街道路口、交通要道悬挂横幅,设立永久性宣传牌,广泛开展政策宣传,使被征地农民深入民心,家喻户晓,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二是落实优惠政策调动。为解决2007年7月24日之前被征地农民参保,耒阳市人社局积极主动工作,一方面向市委市政府汇报遗留问题情况,引起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专门就2007年7月24日之前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召开了市长办公会,形成了市政府会议纪要。另一方面积极向衡阳市局争取参保优惠政策口子,得到了衡阳市局领导的大力支持。相比较正常参保缴费政策,每一位被征地农民参保少缴纳1万元,充分调动了参保积极性,形成了人人主动参保缴费的良好局面。截至2014年12月底,耒阳市被征地农民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人数2213人,享受参保优惠政策1981人,为被征地农民减少参保缴费1981万元;参加养老生活保障人数1855人,累计发放生活保障费1791万元。
三是加大补贴力度鼓励。为让被征地农民得到真正的实惠,出台鼓励被征地农民参保缴费措施,加大政府补贴力度,在政策规定允许的条件下,将参保补贴年限从8年延长至10年,延长2年补贴所需资金列入本级财政预算,足额保障参保补贴及时到位。截至2014年12月底,耒阳市共支出被征地农民政府补贴2633万元,其中本级财政累计投入配套资金252.73万元,每一位参保被征地农民按政策人均多享受补贴1200余元。通过以上有力措施,耒阳市被征地农民的根本利益得到了有效保障,历史遗留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征地拆迁矛盾全面化解。武广高铁顺湖公园、铜锣洲、开发区招商引资等一批重点项目工程顺利开工建设,没有一起因社会保障问题上访,有力的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助推全市经济社会转型发展。
耒阳市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中心
二〇一五年一月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