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血脂管理指南发布!血脂检测列入小学常规检查项目
近日,《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简称《新指南》)发布,这是时隔7年的一次重大调整。与2016年标准相比,《新指南》在血脂常规检测项目、筛查频率、检查的重点人群等方面,都作进一步的细化和改变,并首次提出“超高危”的概念。
近日,湖南省胸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结合《新指南》详解血脂的“前世今生”。
变化:血脂检测列入小学常规检查项目
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介绍,人体血浆脂质的含量称为血脂,主要由人体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构成,当这三项中的一项或几项高于正常值,就称为高脂血症。通常检查“三高”时,血压和血都有家庭自测方式,而血脂需要去医院化验才能知道。
在《新指南》中,将2016版指南的20—40岁成年人至少每5年测量1次血脂改为了2年—5年测一次,大于40岁成年人每年至少应进行1次。其中,至少要包含一次Lp(a)检测,Lp(a)代表脂蛋白(a)是冠心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新指南》提出,血脂检测应列入小学、初中和高中体检的常规项目。数据显示,多数高血脂患者发病与膳食模式转变、身体活动减少以及不良生活方式有关。指南中,新增的血脂检查重点人群、儿童血脂检查也是一定程度上基于此原因。
提醒:高血脂危害多,可能导致猝死
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介绍,血脂高本身没什么大症状,但它会危害心脑血管的健康,引起心梗、脑中风等严重疾病。血液中的血脂就像水中的泥沙,如果血脂过高,随血液流动时,一部分血脂会沉积到血管壁上。
管壁上的血脂积聚多了,会凝成粥样的斑块。遇到血流湍急的情况这些斑块很容易被冲脱,斑块被血小板围成一个血疙瘩,这就是血栓。血栓如果出现在冠状动脉,挡住血液通行,就会导致心脏缺血,引发猝死。
高血脂还会增加肝脏代谢的负担,影响肝功能。而肝功能低下又会降低脂类代谢能力,这更容易引发血脂异常,使脂类大量沉积于肝细胞从而形成脂肪肝,并因此而引发一系列更为严重的肝脏疾病。
此外,高血脂还会导致视力的下降。有研究表明高脂血症是引起视网膜血栓形成的最常见原因,这种情况引起视力下降,严重的会造成失明。
身体这几种变化,当心血脂高
日常生活中,如何通过身体的一些变化,及时判断出是否可能患上高血脂了呢?蒋泽华提出几个小方法。
1.时常感到头晕头痛、胸闷气短、睡眠不好、容易忘事;手脚易发麻、沉重;清晨头脑不清醒,早餐后可改善,午后极易犯困,夜晚却很清醒。
2.眼球周边有灰白环,黑眼球边缘被一圈灰白色、宽约1毫米—2毫米的圆环或弧形半圆环所包围,时间久了,颜色会不断加深且越来越明显。
3.手部有黄色结节。手背、指关节、肘关节、膝关节、臀部等部位出现黄色、橘黄色或棕红色的结节、斑块或疹子,或是手掌出现黄色或橘黄色条纹。
4.腿脚经常抽筋、刺痛,补钙、休息并无好转时需警惕血脂偏高。这是因为胆固醇积聚在周围肌肉中,刺激肌肉收缩导致的。
5.血液中的甘油三酯增多、流速减缓,脂蛋白从毛细血管漏出且侵犯到黄斑,就会影响视力。
6.眼睑是否有“黄色瘤”。中老年人,尤其是女性,眼睑上新出现黄色、橘色或者棕红色斑块或者结节,不痛不痒,就很可能是黄色瘤。它常长在上眼睑的内眼角处,也可能出现在面部其他部位或膝盖上,针头或黄豆大小,边缘略高出皮肤表面,质地较柔软。
体检查出高血脂,一定要做好这几件事
首先,一定要管住嘴,迈开腿。高血脂人群一定要改善膳食结构,控制能量摄入,维持健康体重,减少体脂含量,有利于血脂控制。除部分不宜进行运动人群外,高脂血症人群每周5—7次体育锻炼或身体活动,每次30分钟中等及以上强度身体运动。
高血脂人群主食要以全谷物、薯类等粗杂粮为主,少吃糕点、糖果、含糖饮料、果汁等含糖食物。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量,多吃全谷物、蔬菜水果、豆类等含膳食纤维较多的食物。严格限制油炸和富含饱和脂肪的食物,如油条、油饼、肥肉、带皮的肉、奶油等,以及含反式脂肪酸的食物。适当多吃些含有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鱼类、坚果。炒菜优先使用茶油、橄榄油、玉米油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不用猪油等动物油。每日烹调油应少于25克,推荐使用控油壶。
此外,尽量不吸烟不喝酒,即使少量饮酒,也可使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的甘油三酯水平进一步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