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主义 薪火相传——解读“例外廖厂长”廖群洪
(廖厂长[右]在他参与创办的油茶基地谋划基地发展)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郭志强 长沙报道
“我们希望能成为别人的廖厂长”
“我们希望能成为别人的廖厂长”,这是湖南日报总编辑蒋祖烜对当下廖厂长25年帮扶青年的义举推动创新创业发展的一些思考。
25年前,来自湖南娄底的廖厂长——廖群洪,以一己之力无私帮助上海复旦大学的一帮学生的义举,成为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25年来始终难以忘怀的“例外廖厂长”,因为廖厂长25年前在他们心中种下了一种信念和理想。
吴晓波和他的小伙伴们当时萌生的想法是:想去看看改革中的南中国,于是组成了一支“上海大学生南疆考察队”。他们拿着复旦大学的介绍信,骑着自行车到处筹资,却只筹得一台照相机、几件衣服和几百元钱。经费缺口实在太大,他们将自己的困境写信寄给了上海《青年报》。
当时正在复旦大学读大三的吴晓波跟三位同学幸运的成为廖厂长资助的一帮学生。廖厂长当时不是一个特别有钱的人,他却毅然汇款7000元资助吴晓波一行的南疆之行,只为了解深处改革浪潮中的中国的真实面貌。
对于廖厂长给自己寄过去的7000元,吴晓波仍记忆犹新:“当时,我们接到这笔钱的时候,完全不敢相信这是一个真的事情,感觉很恐怖。当时,我们几乎跑了上海所有的大中型企业,4个月才筹集到1000块钱。开始我们以为廖厂长是来自湖南的一个大型企业。”
其实,吴晓波与廖厂长虽然身份不同,但却代表了那个年代有着共同追求的一类人,廖厂长对吴晓波等人的7000元资助并非单纯意义的公益性投资,也包含了对新生一代理想青年的认同,以另外一种方式完成自己有关理想的追寻。
后来,吴晓波等人南疆考察成行,但到了娄底才发现廖厂长的企业居然只是个小作坊,他却无私相助帮扶年轻后辈,令吴晓波和他的朋友十分感动。令他们印象深刻的是,廖厂长的厂房在一个丁字形的四合院,地上摆着很多零配件,规模并不算大。而当时的廖厂长是一个头发很长的人,也是一个很沉默的人,但他却成为吴晓波20多年中难以挥洒的记忆。
在吴晓波看来,这20多年,自己天天在商业界里行走、创作,期间总会想一些问题——“财富对一个人意味着什么?得到和付出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当这些问题进入脑海时,吴晓波就会想到一些在自己生命中有关的人,然后就会想到20多年前特别“不靠谱”的廖厂长。
湖南日报总编辑蒋祖烜认为:“我们这个社会就是需要很多的廖厂长,为了我们中国梦,为了我们时代梦,亟需增加正能量。我们希望我们自己成为廖厂长,我们也希望在生活中间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贵人,自己的廖厂长。我们更希望我们也能帮助廖厂长,薪火相传,让理想的光芒重回大地。”
廖厂长:延续理想主义 让情怀回归现实
廖厂长和吴晓波相遇在中国改革初期,他们虽然只有一面之缘,但是廖厂长身上闪耀的理想主义光芒,用双手呵护青年人梦想的义举再次成为当下时代的话题。
“廖厂长的行为也是一种自我实现,通过回报社会实现自己人格的完善和崇高,实现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湖南省委宣传部原副部长、湖南师范大学教授郑佳明认为,我们讲廖厂长和吴晓波的故事,有人来听,是因为大家在呼唤理想的回归,呼唤社会的宽容。
上世纪80年代是一个理想主义如野草般蓬勃生长的年代,社会经济的起步与思想的逐步脱贫,让不少个体都急欲挣脱原有的束缚,开始了与理想有关的探索与寻找。
2014年12月31日,“廖厂长·吴晓波青年创业公益基金”在长沙成立,此项公益基金的宗旨是理想与情怀,扶助青年梦想,支持青年创业。廖厂长用自己的行动延续着一种25年来的理想和情怀。
当天仪式启动现场,吴晓波还特地从台湾写信表示祝贺,他说:“如何让廖厂长的这种情怀与精神传承下去,则显得更为实际和必要。在如今这个创业大潮涌动的时代,廖厂长和我都十分默契的选择了去帮助那些年轻的创业者们,在他们身上,我们能看到跟我们昔日一样的那种对改变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强烈愿望,无论何时,一个国家的成功都有赖于这个国家年轻人的成功。”
因为无数人有了像廖厂长的这种情怀,似乎理想主义在社会变迁中已重新焕发生机,不同的是,它已由个体体现上升到了整体层面。
“理想主义是新时代的呼唤。”郑佳明认为,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到,新一轮的改革有三个目标:解放思想、解放生产力、解放社会活力。“解放社会活力”是很大的新提法,反映了中国人对社会变革和文化振兴的呼唤。处在历史十字路口的中国,面对艰难险阻,关隘重重,需要人民的力量,需要凝聚人心。受到尊重才有回报,身心自由才有理想。
因为没有功利之心在其中,廖厂长25年的义举成就了一段纯粹而又温情的回忆,当下,廖厂长对于延续这种理想主义情怀有着自己的一番理解:“青年人创业和创业本身对整个社会的意义非常的大。为什么授人以鱼,他创业成功后本身就有机会,可以带动一个圈子的发展,他如果真正受我们基金会的支持,他创业成功后,希望他继续往下走,去帮助更多的人,所以我有句话,你不要感谢我,你去帮助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