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蒙古乐队“摇滚”演出背后的“互联网+”
中新网 呼和浩特12月15日电 题:一场蒙古乐队“摇滚”演出背后的“互联网+”
中新社 记者李爱平
多年以后,身材消瘦的常慧渊念念不忘的仍是10年前的一个下午,他作为一名音乐发烧友所作的“选择”——创办蒙古音乐网。
无独有偶,连续在70多个国家演出的国际化乐队“杭盖乐队”12年前初创时亦因弘扬蒙古音乐的初衷。
三天前的12月12日,这家音乐网站与这支蒙古摇滚乐队“合力”,在他们共同的家乡内蒙古,用摇滚的形式度过了难忘的“双周年记忆日”——蒙古音乐网成立10周年,杭盖乐队成立12周年。
杭盖乐队最早让民众认识且高度盛赞,与中国著名音乐人刘欢的“力捧”有关。
作为《中国好歌曲》的冠军成员能在家乡度过12岁的生日,是他们最为期待的事情。杭盖乐队队长伊立奇等人与蒙古音乐网负责人常慧渊沟通后,双方一拍即合,他们决定启用“商业演出与互联网+”齐头并进的模式尝试走市场。
据统计,12日当晚演出上座5000人,总投资70万元人民币,有巨大盈余,这是为什么?采访中常慧渊给出的答案是“互联网+”的力量。
作为今日中国最具影响的草原音乐网站,蒙古音乐网拥有24.6万忠实活跃注册会员。该网站日前还在蒙古国乌兰巴托设立工作站,更是将影响力提升至“国际高度”,而这也是实现“互联网+”的绝密武器。
12日晚的杭盖乐队演唱会,包括蒙古音乐网在内共有65家自媒体实现全球网络直播。
“现场共有11台摄像机,即使无法亲临现场,但当你点击蒙古音乐网之后,只需付费20元人民币即可一睹杭盖演唱会盛况。”
常慧渊称,这笔收入是在互联网时代下催生的“附加值”。他透露,这笔费用比现场门票收入要高很多。
“客观地说,蒙古音乐网发挥自身拥有大量音乐人资源的优势,在舞台上穿插的长调、呼麦等蒙古音乐元素,让舞台呈现更加丰富。”常慧渊的同事叶飞道出演出取得成功的另一个因素。
在叶飞看来,这次演出最大的创新是蒙古音乐网首次利用“互联网+”的模式:从节目编排的网络调研、杭盖乐队粉丝群的组建、各类网络媒体的互动、网络直播、延伸产品的电商推广等等。围绕这场演出,全程借助互联网开展运营,这是在一场大型演出“试水”的成功案例。
常慧渊表示,成功运作了杭盖演唱会之后,让他对“互联网+”更有信心。下一步,他期待能在中国各地乃至蒙古、俄罗斯等国家用“互联网+”的方式掘开更大的市场。
内蒙古经济学家盖志毅认为,这一样本是内蒙古活文化“互联网+时代”的大胆探索,其发展模式为草原音乐的全球化推广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本。(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