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美高桥 农科新城
长沙以北,有着这样一座古镇,不仅拥有连绵不断的巍巍青山、白鹭齐飞的清波绿水,还有承载茶商文化的古韵老街,以及辐射全国的现代高科技农业。这里是中国食用菌之乡——长沙县高桥镇。
踏着冬日温润的暖阳,站在新时代的交汇点。高桥镇在收获“十二五”累累硕果后,带着对“十三五”宏图的希冀与向往,以意气风发的姿态、真抓实干的信念筑梦前行,砥砺挺进“十三五”新纪元。
2015年,高桥镇预计完成农村经济总收入16.25亿元,增长30.06%;预计完成农林牧渔总产值60665万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3080万元,增长15.23% ;基础税源超额完成全年任务数;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35848万元,同比增长22.84%。
项目推进
16个项目全面铺排,古镇高桥换新颜
项目是社会经济发展最基础性的工作,是社会经济发展第一载体。2015年,高桥镇围绕集镇开发、功能配套等共铺排项目16个。美丽乡村建设投入资金约950万元。
廉政文化公园已经完成,并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效果;范金线白改黑项目、文化墙项目和孝文化公园项目均已经完工。高桥中学改扩建项目已经完成征地拆迁和土方平整,正式进入施工阶段。桐仁桥村移民项目按照移民自愿的原则,以自建、统建和周转房安置三种方式进行,已经立项,完成了设计规划、征地拆迁和土地调规。
集镇改造中的路面白改黑项目、电力通讯杆线下地已全面完工;镇综合文化站提质改造项目已投入使用;污水管网改造二期正在做施工前期准备;后巷整治项目正在抓紧实施,预计农历年前完成。随着这些项目推进,整个高桥镇的环境将焕然一新。
今年是“十三五”的元年,高桥镇将继续推进桐仁桥生态移民工程,保障北部乡镇饮水安全,建设好移民安置地,与城乡一体化建设接轨,打造集镇亮点;继续实施李维汉故居周边环境整治,力争将维汉故居打造为全省乃至全国统战教育基地;继续推进学校建设工程,完成高桥中学宿舍楼、食堂、校门、围墙等建设,完成中心幼儿园新建工程;恢复金桥茶庄古街,做好规划设计,争取将茶庄、字圣馆、国学馆等纳入古街建设范围,与美丽乡村建设连成一片,构建生态旅游产业平台。
产业发展
食用菌产业链成型,农科新城正在崛起
产业发展是镇域经济进步的有效推动力,是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高桥镇作为长沙县北部农业乡镇,着力做大做强现代农业,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在继续发展省级龙头企业国进菌业和福翔食用菌、巍齐菌业、尊飨农业等食用菌企业的同时,引进了锦天投资公司,食用菌产业已形成较完整产业链,集群效应明显增强,实现产值达1.6亿元,“食用菌之乡”名副其实。
高桥农业科学城是该镇的一大科研优势,自2009年落户高桥以来,已建成14个科研院所试验站,获批6个国家级科研平台,今年新研发的超级无镉水稻得到社会广泛关注,被多家媒体报道。为更好利用科学城优势,高桥镇依托省农科院技术优势打造“一村一品”特色农业,形成了金桥村、白石源村的优质稻,维汉、双龙、合兴桥等村的茶苗,高桥村的食用菌等产业。
高桥镇拥有食用菌产业和高桥农业科学城两大平台,结合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优势打造生态旅游业,赢得诸多游客的青睐。此外,天能电机、红花米厂、昌龙铸造、鸿大茶业等几个规模企业也在不断发展。
目前,高桥镇产业发展态势好,利用各方资源发挥当地产业“造血能力”。且全镇的食用菌产业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省农科院高桥农业科学城项目科研力量强大,带动了优质稻产业、茶苗产业等发展。“十三五”期间,高桥镇将着力发展“农科新城”,支持原有产业做大做强,积极对接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打造实习基地、示范基地;积极推动高桥农业科学城建设,实现科研与实践的对接,挖掘农科院的辐射带动作用打造农科新城。
生态建设
强力推进美丽乡村,打造生态旅游新城
拥有着紫竹山、金井河、白鹭湖等生态资源的高桥镇秉持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将生态环境建设作为打造“宜居高桥”的首要目标。2015年,高桥镇通过实施“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四项工程,打造生态宜居环境,并成功获评长沙市2015年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十佳”乡镇,其中该镇的金桥村获评“十佳”村。
高桥水库众多,为避免畜禽污染,该镇全面开展畜禽污染治理工作,完成牲猪栏舍拆除444户,面积10万多平方米,拆除面积全部复耕复绿。通过培训、考核,强化了保洁员队伍建设。创新农村生活垃圾处置管理的长效机制建设,全镇垃圾分类减量率达到85%。美丽乡村建设投入资金约700万元,以金井河沿线风光带优势旅游资源为基础,金桥村、范林村已经初步形成“一带一路”美丽乡村示范片。
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高桥镇同样注重通过各种活动打造人文宜居环境,举办了长跑比赛、拔河比赛、广场舞比赛和3场文艺晚会,丰富了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组织中老年人练习太极拳、柔力球强身健体,柔力球队在全县的比赛中获得金奖。
“十三五”元年,高桥镇在生态建设提升方面,将重点推进环境治理工作,让环保理念深入人心。大力实施绿化工程,争取基本实现村级主干道两旁绿化,在全镇乡村道路两旁撒播花种,美化环境。创造性地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建设“两点一片”,两点为茶庄古街和白鹭湖自然风景区,一片为金井河以东,全力打造生态旅游新城。
社会事业
创新社会管理模式,营造平安宜居生活环境
社会的和谐稳定,离不开各项事业的长足发展。高桥镇今年在全县率先开展社会保障卡“一卡通”发行工作,全镇共发行社会保障卡13463张,发卡率达80%左右。其中高桥村试点发行圆满成功,得到市县人社部门的高度好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超额完成工作任务,并被评为“长沙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经办服务示范点”。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全面铺开,截至11月,已有80%的组完成了实地指界任务。全面完善农民补贴信息化工作,共录入各项补贴数据36项,发放到位资金1097万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14054人,缴费160.32万元,为目标任务的104.83%。全面核查低保对象,规范进出机制,2015年新增低保81户,核查224户,其中取消140户。现有农村低保三无252户,每月发放金额104780元,普通低保户458户,每月发放金额163040元;城市低保29户,每月发放金额13883元。
推进生育关怀,累计享受农村奖扶政策407人;扎实推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一盘棋”示范镇创建工作,全镇流出人口4382人,流入人口116人,通过建立流动人口管理制度、对流出人口管理实行“四个一”管理制度、定期进行流动人口清理清查、健全信息共享机制,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卓有成效。
社会管理不断创新,采取政府购买方式投资48万元实行农村水利工程管护“物业化”管理模式。治安管理方面,投入综治经费60多万元实现了义务治安巡防相对专职化。食品安全落实到位,道路安全规范有序,社会治理有条不紊,未发生群体性上访事件。
2016年,高桥镇将加大对计生、医疗服务;加大教育投入,提升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做大做强“高桥广场文化艺术节”这一活动品牌,促进农村文化、企业文化、社区文化、校园文化大融合、大发展。
作风优化
建设长沙首个乡村廉政文化公园 让作风建设成为常态
稳定的生活环境、融洽的党群关系是社会发展的助推器。高桥镇十分重视党建工作,全面落实从严治党,践行“三严三实”。将党风廉政建设内容纳入党务公开栏项目,适时公开重大事项;在镇机关办公楼楼道、会议室等公共场所新增廉政文化标牌。
打造了长沙地区的首个乡村廉政文化公园,该主题文化公园成为高桥镇廉农文化宣传的重要阵地和载体,许多区县前来参观学习。强化基层阵地建设,11个村(社区)村级活动场所规范化建设全部完成。全镇77个村(社区)党小组合并为66个,今年也已经全部完成阵地建设。
组织镇村组干部上廉政党课、观看廉政短片,开展廉政谈话、集中谈话、诫免谈话。在全镇推广农村党支部微信党建平台,定期发布党建信息,其中“美丽金桥”微信党建平台每天点击量达1400人次。积极推进领导干部驻村联户、结对帮扶工作,班子成员严格带头落实“一进二访”组团式服务群众工作,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了进一步发挥。全县首创的党员议事会制度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并取得了应有的成效。
“十三五”期间,高桥镇将一步巩固和扩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实践活动成果,让作风建设成为常态,完善干部管理制度,提升干部务实干事作风,保障项目攻坚、生态建设、产业发展、社会事业等各项工作顺利推进;让绩效考核落到实处,完善干部、村(社区)考核制度;让干部任用发挥实效,按岗定人,因人而用,激发全体干部工作热情;让群众工作方法有效运用,进一步完善并落实下村入户、联系走访制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出建议、助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