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女鼓王 三代皆传奇
第一代鼓王龙桂香,已经75岁,是湘西吉首矮寨平年村一个普通的农村老人,在湘西很少有人能说出她的真名,但一说打鼓的龙大姐,几乎人人皆知。有人描述她打鼓,“那枯瘦如柴的双手一抓起系红绸的鼓槌,微微佝偻的身子骨顷刻间注入了一股神奇的力量。她的鼓点震撼魂灵,她的舞姿狂野豪放……”龙桂香的苗鼓,在1957年“敲进了”中南海怀仁堂,曾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1958年,中南民族学院艺术系还特聘她去武汉教苗鼓,学院的师生们见面都鞠躬,称这位一身苗装的老妇人为“教授”。大姐有个女儿,叫杨贵妃,尽得母亲的鼓技真传。但在1985年,矮寨镇恢复苗家民俗“百狮会”,杨贵妃登台跳鼓(注:苗族人称打苗鼓为跳鼓)助威,10多米高的戏台突然坍塌,贵妃被砸中头部,不幸夭亡。龙桂香从此再不跳苗鼓。直到近年她才重新出山,在德夯教年轻的孩子们跳鼓,2005年德夯的首届鼓文化节上,74岁的她为之助兴,依然身手矫健,跳起了鼓舞。
第三代鼓王龙菊兰,就是德夯人。1986年德夯作为风景区开发,市里要招一批当地女孩做服务员和民俗演员,11岁的龙菊兰第一个报名应聘,一开始因个头小被分到餐饮部,但她一有空就学跳鼓,几年之后,已经出落成大姑娘的她成为德夯最有名的鼓手。1994年湖南省第三届少数民族运动会上她代表湘西自治州参赛,一举夺得苗鼓竞赛金奖,之后在全国第四届、第五届少数民族运动会上,再度获得一次银奖、一次金奖,成为当之无愧的第三代鼓王。这个湘西苗族的女孩在生活中上演了一出爱的传奇,当她在德夯跳鼓的时候,一个原本要去张家界旅游的上海男孩丁亭下错了车,被带到了“小张家界”德夯,为她的舞姿所吸引,两人坠入爱河。丁亭在德夯住了半个月,但大上海不能顺利容纳小湘西的苗族女子,来自男孩家里的电报,将男孩唤回了上海。为了爱情,龙菊兰放弃了跳鼓,只身奔赴上海,二年之后,这段爱有了结果,丁亭的父母接受了她,而那迎亲的轿车,就这样开进了德夯,关于鼓的爱情,这大约是最浪漫,也是最曲折的了。
我在吉首见到的,是第二代鼓王石顺明。曾在吉首市文化馆工作的她如今已经退休在家。她不幸的婚姻,是她生活中最大的伤痛,但出现在我眼前的,却是一位皮肤细致白皙、大眼睛的女人,55岁的她依然可见当年的美,尽管我没见过其他几位鼓王,但从各代鼓王的照片来看,我想,石顺明在年轻的时候,是历代鼓王里最美的一个,也最有女人味的一个。她的小儿子在市文化局工作,一直陪伴在侧,我们没有聊起她的感情,我希望她的伤口早已经愈合了,结痂了,我也相信一切不幸都已成过去,因为她的心是那样平静。1949年,石顺明出生在吉首县几略乡的一个贫寒家庭,从小就喜欢跳鼓,上小学时就已经能够表演整套的苗鼓动作。跟第一代鼓王一直在乡下不同,石顺明是受到过艺术熏陶的女子,因为能歌善舞,她被选入吉首县戏剧学校学习舞蹈,之后又转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京剧团担任演员。在舞蹈和戏曲的双重熏染下,她的鼓舞与龙大姐粗犷的民间风格不同的是,她在鼓舞中融入了舞蹈的动作,并吸取了京剧的一些表演程式,因而她的鼓舞带有鲜明的个人艺术风格,细腻、灵动、柔软,她给我比划着说,年轻的时候,能在苗鼓前劈一字,往后翻腰,“现在年纪大了,不行了。”她的眼睛还是那么水灵灵的。
石顺明在原来苗鼓传统表现生活和生产如纺纱、织布、绣花、梳妆、推抹动作的基础上,创作了新的鼓舞动作,留下了自己的代表作《庆丰收》、《迎宾鼓》、《团圆鼓》等等。早在1964年,她主演的鼓舞《苗山女民兵》就在湖南少数民族文艺汇演中荣获优秀节目奖,她被评为优秀演员。同年12月,她在人民大会堂参加全国少数民族业余文艺观摩演出,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1975年,她因拍摄《喜迎火车穿山来》的演出,而成为第一个将鼓舞搬上银幕的人。1982年,她在内蒙古呼和浩特的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上获得鼓舞比赛第一名,1986年又在新疆举行的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上摘下第一名的桂冠,被国家体委、国家民委誉为“苗族鼓工”。她曾先后6次上京演出,1989年,她赴香港、深圳演出,轰动全场,“结束后那些人一直围着我不散去。”她笑着说,我可以想象那个场面,没有人能抵制得了苗族鼓舞的诱惑,在我所听到和见到的故事里,无一例外。苗族鼓舞犹如咒语,会将所有爱美之人的魂魄都摄住,将所有爱美之人的脚步都缚住。1988年之后,石顺明一直在吉首市文化馆担任苗族鼓舞辅导老师直到退休,在湘西各地,培育了近千名学员,第三、四、五代鼓王都得过她的指导,1991年,她率领龙菊兰和时红英参加湖南省少数民族运动会,两人获得了双人鼓舞比赛的第一名。
潇湘女性网版权所有,如需转载本站文章,请联系本站,否则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