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江“三化一改”扮靓美丽乡村

26.10.2016  15:34

我们村原来的泥巴路变成了水泥路,原来的废弃坑塘变成了文化广场,装起了路灯,老百姓也跳起了健身舞……”10月24日,在芷江侗族自治县水宽乡拾担村,说起村里的变化,村民潘明高兴地对笔者说。

在拾担村,一条条平坦的水泥路向村庄延伸,一栋栋风格一致的新民居高低错落,一个个生态庭院如诗如画,闻不到生活垃圾的异味,取而代之的是田野的芳香。这是芷江“美丽乡村·幸福家园”建设的一个缩影。

为大力推进“一极两带”和“一个中心、四个芷江”战略实施,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快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今年以来,芷江以“绿化、净化、淳化、危房改造”的“三化一改”为重点,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幸福家园”建设,年内将完成45个“美丽乡村·幸福家园”示范村和3个精品村建设。

环境不改善,“美丽乡村”就是一句空话。该县把加强农村环境整治作为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举措,今年投入1400万元,用于各乡镇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治理,并启动了三道坑镇五郎溪村、金厂坪村,大树坳乡新庄村,禾梨坳乡古冲村等21个农村环境整治重点整治村的整治工作,新增用户垃圾桶3207个,新建垃圾池111 个,新增垃圾收集车52辆,新建生活污水净化池789个,完成无害化卫生厕所200户。目前,该县全县农村垃圾集中处理率达100%,202个行政村均达到无害化处理,组建保洁队伍225支957人,建立保洁长效机制。在推进秀美村庄建设中,注重“四旁”绿化建设,即路旁、宅旁、水旁、村旁为重点种植苗木,进行绿化,开展绿化提质改造。目前,已完成村级公路绿化14.6公里,绿化河岸线10.6公里,建立秀美村庄示范点15个,样板点5个,栽植桂花6万株、香樟4万株、垂柳2000株、球类1万株。

物质富足了, 精神文明更不能落后。该县以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工作为契机,积极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活动。今年以来,全县18个乡镇共开展“道德讲堂”50余次,开展“ 三关爱”志愿活动90余次。同时,积极兴建“农家书屋”、农村文化广场等农村文化基础设施,依托“乡村舞台”,组织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进一步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危房变新房,村庄换新颜。为切实解决农村困难群众的基本居住安全和生活条件,该县将危房改造作为“美丽乡村·幸福家园”建设的重点工作进行推进,借助农村危房改造政策优势,以规划为引领、以项目实施为支撑,以高速、高铁、国省道“三线”沿线为建设重点,助推民生工程、扮靓美丽乡村。今年以来,该县已完成高铁沿线居民风貌改造150户,高速沿线民居风貌改造190户,国省干线民居风貌改造263户,三道坑旅游环线民居风貌改造1000户,农村危房改造900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