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成功开展一台产时胎儿手术 跨科室协作完成“生命接力”
手术中的女婴。
医护人员跨科室协作进行“生命接力”。
医护人员跨科室协作为女婴“生命接力”。
湖南新闻网长沙3月8日电 (记者 徐志雄 通讯员 刘微 潘红梅)3月8日,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对外透露,日前,该院成功开展了一台产时胎儿手术。据了解,在胎儿娩出后立即开展出生缺陷治疗手术并取得成功,这在湖南尚属首次。
据介绍,今年33岁的湖南岳阳籍产妇闾女士,在经历三次试管手术后终于怀上了一对双胞胎,但其中一个胚胎因为着床不好已停止发育。在怀孕18周时,闾女士又被产检医生告知另一胎儿有“先天性脐膨出”。
“先天性脐膨出”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腹壁发育缺损畸形,其因胚胎时期腹壁发育不全,在脐带周围形成腹壁缺损,导致腹腔内脏脱出。出现这种情况时一般医生都会建议流产。
因难以割舍腹中已经5个月大的胎儿,闾女士和家人决定留住孩子,遂来到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求诊。该院胎儿医学专科主任姚若进表示,在排除染色体异常等遗传性疾病后,闾女士腹中胎儿还是有希望被救治。“可以在分娩的同时对婴儿进行手术修补,将外露的脏器重新放回腹腔之中,但手术难度巨大。”
姚若进介绍,产时宫外治疗是胎儿外科手术治疗中很有发展潜力的新兴技术。与传统的新生儿手术相比,从子宫出来后立即为新生儿进行手术,在其未哭泣、未进食的情况下,胃肠道气体少、腹腔压力低,更利于腹壁缺损修补的成功。同时还可减少感染,且伤口瘢痕反应小,不影响美观。
多个科室的专家在进行了数次会诊后,决定为闾女士开展高难度连台手术。3月2日,闾女士被推入手术室,医院产科、小儿外科、麻醉手术部、新生儿科等科室的近20名医护人员开始了一场“生命接力”。
术中,首先由姚若进为产妇进行剖宫产手术,麻醉开始后不到40分钟,女婴的头和肩膀便露了出来。还未等她发出第一声啼哭,接过“生命接力”第二棒的新生儿科医护人员与麻醉医护人员便迅速为其进行气管插管,建立呼吸通道、静脉通道,并实施全身麻醉。
“与传统剖宫产术相比,产时胎儿手术最主要区别在于产妇的麻醉处理。”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麻醉教授王锷介绍,这需通过高浓度吸入麻醉的方法,使产妇子宫处于松弛状态,避免胎盘剥离,同时使胎儿通过胎盘得到麻醉以利于手术操作。
王锷说,闾女士产下的女婴除了内脏外翻,还有多个大血管走行异常,病情复杂。在胎儿脱离胎盘循环之前建立人工气道,减少缺氧风险,控制胸腹腔内压,有利于内脏膨出的修复。
在无菌新生儿辐射保温台上,女婴的脐带位置膨出一个足有成人拳头大小的透明球囊,里面包裹着女婴的全部肝脏和部分肠管。小儿外科医护人员立马接过“生命接力”的第三棒,开始进行手术。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副教授宰红艳介绍,由于女婴的肝脏柔软易碎,所以医护人员先将外层囊壁与之进行分离,然后将裸露的脏器放回女婴腹中。“虽然女婴腹部裂口足足有8厘米长,但值得庆幸的是其身体发育情况良好,一次手术就完全修补好了。”
目前,产妇闾女士已康复出院,女婴则已拔除气管插管,腹部伤口恢复良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