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内罕见肿瘤致男子失明 省二医院运用新法摘除
星辰在线1月27日讯(通讯员 刘雨滋 星辰全媒体记者 刘志峰) 44岁的汩罗县农民巢某一年前视力莫名下降,在眼科医院检查后没查出原因,也就未多加理会。殊料,9个月前,左眼竟然完全失明,右眼视力也下降明显,医院检查后才发现罪魁祸首竟然是一个罕见的巨大肿瘤。可怕的是,肿瘤有着极其丰富的供血系统,如果冒然摘除,巢某极有可能因大出血而死在手术台上。所幸的是,1月16日,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湖南省脑科医院)神外一科运用了“先介入治疗切断肿瘤血供再开颅”两步走的手术方法,成功将肿瘤全部摘除。
“肿瘤相当于成人的拳头大小。”该院神外一科主任、主任医师邹叔骋介绍,巢某于1月6日转入该科时,左眼完全失明,右眼视力仅为0.08,并伴有头痛现象。核磁显示,直径超过8cm的巨大肿瘤位于患者前颅窝底处,血供特别丰富,双侧颈内动脉、大脑前、大脑中动脉受压移位,局部大血管被肿瘤包裹,双侧视神经受肿瘤压迫。而术前CT血管成像以及脑血管成像(DSA)清晰地显示出:肿瘤的供血来源于双侧脑膜中动脉及左侧眼动脉分支,双侧大脑中、大脑前动脉分支等众多血管。诊断明确,如果不治疗,巢某将只有几个月的生命,手术切除是他存活下去的唯一希望。
然而手术有着极高的难度与风险,对于久经沙场的邹叔骋来说,也无异于一场挑战。手术的难度不光是肿瘤的个头属于罕见的巨大肿瘤,并且邻近重要的神经组织、血管,与肿瘤关系密切,局部粘连包裹,使得术中分离困难。最关键的是肿瘤有极其丰富的供血,有颈内、颈外多套供血血管,术中大出血的风险是头号杀手。如何减少术中出血的风险,成为邹叔骋思考的重点。
邹叔骋组织了多次全科讨论,最终制订了周密的手术计划,决定手术分两步走。第一步,借助医院先进的DSA技术,先行血管介入治疗,在血管造影下,将肿瘤的颈外供血血管予以栓塞,大大降低术中出血风险。第二步再实施开颅手术切除肿瘤。1月13日,该院介入中心王朝阳主任亲自参与手术,在全脑血管造影下清晰地观察到肿瘤供血情况,成功将颈外供血分支予以栓塞。
1月16日邹叔骋与李凌医生,特请来了神经外科大科主任黄红星,一起为巢某实施了前颅底窝肿瘤摘除术。手术刚开始,困难就出现了。医生们发现,虽然栓塞了颈外供血血管,但术中出血依然凶猛,根据血管造影显示:凶猛出血来自于眼动脉分支的供血,而眼动脉分支位于前颅窝底,也就是肿瘤的基底部。由于肿瘤过于巨大,使得医生手术操作空间变得异常狭小,又不能伤及周边重要的神经血管,所以手术简直如一场精工细作的雕刻。经过一番努力,医生们才小心翼翼地离断肿瘤基底部以及眼动脉分支供血,堵住出血点。
整台手术几乎都是这样的精细操作,医生们必须注意力高度集中,不能有半点差池。手术超长的耗时,对医生的耐力和体力都是巨大的考验。当肿瘤切除到2/3时,手术室的时针已经由上午9点移到了晚上7点。突然,原本得以控制的出血再度凶猛起来,肿瘤后部的血供来源于双侧大脑前和大脑中动脉,并且右侧的大脑中动脉被肿瘤包裹,双侧视神经与肿瘤粘连严重,如何控制术中出血并且保护病人残存的视力,显得尤为困难。后阶段手术,在大科主任黄红星的助阵下,邹叔骋等人凭借超常的意志力和细心,克服了长时间手术的疲惫和体力上的不支,在显微镜下一点一点地剥离神经与血管的粘连,离断肿瘤的血供,再分块切除肿瘤。晚上12点,肿瘤终于被完整切除,切下的肿瘤重达半斤,用50毫升的量杯装了满满4杯。患者双侧视神经及邻近的脑组织,主要的颈内供血血管得以完整的保留。邹叔骋等人走出手术室时,窗外已是一遍漆黑,倦意袭来,这时他们才发觉,原来已在手术台站立了整整15个小时。
术后,巢某恢复得非常好,没有遗留任何神经功能障碍,神志清楚,四肢活动自如,右眼视力较术前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如果提前一年来就诊,完全可以保住双眼的视力,而且手术风险和难度都会大为降低。”邹叔骋对此感到十分遗憾,巢某由于之前没有引起重视,而导致左侧视神经被压迫萎缩,左眼失明难以恢复。因此邹主任特别提醒:当出现头痛、视力下降等状况时,应及时到专科医院就诊,避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