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创新,耒阳被征地农民保障工作实现跨越发展
近年来,耒阳市人社局在围绕贯彻落实上级精神,强化工作职能,全面落实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惠民政策,提升业务经办水平,经办管理一体化、规范化、信息化不断加强,推动全市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整体工作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一、创新机制,强化职能。围绕贯彻落实衡政办发【2014】43号文件“同征同保”、“先保后征”精神要求,在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充分沟通协调的基础上,积极主动作为,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式。一是强化职能职责。衡政办发【2014】43号文件一下发,我们立即将文件精神和耒阳实行城乡被征地农民“同保同补”面临的实际问题向市主要领导作了详细的汇报,取得了市领导的大力支持,召开了相关部门负责人专题协调会议。明确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由人社部门负责主抓,相关部门配合的总体要求,设立全额拨款经办机构,给编制、定人员,拿到了“尚方宝剑”。二是找准工作突破口。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的核心问题是资金落实问题,我们参照社会保险基金征收管理模式设立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帐户直接征收的做法,在国土部门完成用地审核向省政府申报领取批文前,由用地单位直接向人社部门申报办理用地项目社会保障审核手续,直接征收保障资金、直接开票,建立资金征收台帐,用地单位领取批文后交人社部门备案,确定用地项目取得批文后再将资金划转到财政专户统一管理。三是形成工作合力。在新工作机制的运行过程中,我们主动与相关职能部门沟通协调,加强工作相互配合支持,在工作中既分工明确又紧密配合,真正形成了国土管用地报批、人社管资金征收、财政统筹监管的工作新机制。通过建立新的工作机制,从源头上把住了保障资金的落实关,同时有效的避免了过去用地项目报批不知情、资金到位不清楚、征地村组符合保障对象身份不确定等部门之间工作脱钩现象。全市重点项目建设工程全程参与,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与征地拆迁工作同步跟进,形成了全市整体协同的工作合力。
二、夯实基础,规范管理。针对耒阳市被征地农民人数多,人员信息缺失,无法满足建立覆盖城乡一体化的工作需要,我们积极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一是建设信息数据库。“信息数据是社会保障工作的生命线”,没有完整准确的信息数据,社会保障工作就无从做起。我们首先从开展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数据库建设工作入手,对全市163个村民小组3万多名登记在册的被征地农民进行身份信息采集,核对完善个人基本信息,建立电子信息档案,导入被征地农民信息数据库,基本摸清了全市被征地农民的总体情况和信息数据。二是规范业务经办。为了扭转过去完全手工办理方式,加强业务经办管理,我们初步开发了一套被征地农民业务经办软件,软件功能模块主要分为项目管理、资金测算、财务记账、信息登记、补贴核定、数据统计等六大类,包涵了用地项目审核、缴费记账、参保信息、补贴拨付等业务经办功能,从用地项目审核到补贴拨付全程业务实行软件程序控制,基本能够实现全程信息化办公需求。按照社会保险业务经办“一事双岗双审”的总体要求,对所有业务经办岗位实行授权管理,经办与审核相分离,由过去的人工经办管理模式完全转变到用业务软件规范管理,基本建立形成了良好的内部运行控制机制。三是提升服务水平。按照市委市政府“扩权强镇”的总体安排部署,我们将被征地 农民参保 受理、补贴申报等权限下放到村(居)委会、乡镇办事处人社站,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可以方便快捷办理相关手续。同时在服务大厅设立被征地 农民参保 窗口,协调城职保经办机构开通被征地农民参保打单功能授权,实现了被征地农民参保直接打单、直接核定补贴、直接缴费、直接建档的一站式服务流程,简化了办事流程,极大的方便了老百姓。
转自湖南民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