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媒体走转改:沿着总书记的足迹重走太行老区

27.04.2016  18:15


骆驼湾村唐荣斌夫妇接待各地赶来的网络媒体


骆驼湾村民陈德忠告诉记者,骆驼湾是真正的“农家乐


顾家台首批建成48个香菇种植大棚,准备交由村民承包经营

  东方网记者孙樱齐4月26日报道:革命老区阜平是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探访贫困的第一站。从深圳到阜平,是习近平总书记履新后的最初两次考察,释放出先富之后的共同富裕信号,这也给老区的百姓带来了无限憧憬。2016年4月25日,三年后,沿着总书记的足迹,“治国理政河北新实践”全国网络媒体“走转改”集体采访活动在河北保定阜平县启动,46家中央及地方网站记者深入基层一线实地采访。媒体不同寻常的关注和大量资金注入带给和将带给阜平脱贫、断贫怎样的契机?

   骆驼湾黄土可变金

  2013年习总书记到阜平看望慰问困难群众时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从阜平县城往西大约40公里就是龙泉关镇。4月25日下午,伴着漫天飞舞的柳絮、迎着和煦的春风,沿着一条狭窄蜿蜒的水泥山路向南数公里,就到了位于半山腰间的骆驼湾村。

  在骆驼湾村支书顾荣金的心中,骆驼湾“黄土可变金”,“大约10年前,河北农业大学一位教授就来到骆驼湾村,在村里住了一个月,天天上山考察。这位教授说,山上有2000多种植被、几百种药材。”顾荣金说。

  骆驼湾村民陈德忠告诉记者,农闲时也会上山去刨些药材,“主要是朱苓、黄苓,沙参晾干后每年可以卖上1000多块。

  “辽道背”海拔接近1900米,南边有驼梁,东边有天生桥瀑布群,西边60多公里外就是山西五台山。因为没有任何商业开发,“辽道背”的生态保护完好,“现在城里人都喜欢原生态、健康生活,这里是真正货真价实的农家乐。”陈德忠说。

   总书记和我们拉家常

  河北阜平骆驼湾村唐荣斌家是习总书记到当地看望的第一个贫困户。如今,原来的栅栏门已换成了木门灰瓦的门楼,门楼下装上了节能灯。门口大红的灯院中,西配房和北房均为松木花格门窗配透明玻璃,屋顶灰瓦探檐。今年72岁的唐荣斌说,房子是政府免费给改建的,椽子、檩都是松木的。

  听见门外的脚步声,唐荣斌掀起门帘,推开门。来的都是网络媒体记者,唐荣斌快速地跨了出来,欢笑着伸出布满老茧的双手,将记者们们迎进屋里。一大一小的两间屋子。大的一间,左边被宽大的炕占去了三分之一,右边柜子摆着一台21寸彩电。彩电的后面是一间八九平方米的小屋,屋里一口直径约1米的大锅台。

  大屋中间靠墙放着一张桌子。桌子中央,一个宽三四十厘米的镜框特别醒目。镜框里,是习近平盘腿坐着炕上,和唐荣斌一家拉家常的照片。回忆起习近平到访的半小时,唐荣斌连声说“没有想到”,“人随和着呢。我以为他就进屋来看看的,哪想到他脱鞋就从这上炕了,还拉了半个小时的家常,还问了我的病。”去年唐荣斌患脑血栓在县中医院住了一周,只掏了1300元,80%医药费是医疗保险报销。

   顾家台村:农民要致富,关键靠支部

  顾家台村地处太行山西部深山区,是个贫困村。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到阜平调研扶贫开发工作时,曾到村里看望乡亲们并共商脱贫致富大计。听取了大家的发言后,总书记强调,农村要发展,农民要致富,关键靠支部。他叮嘱当地干部和随行有关部门负责同志,要原原本本把党的政策落实好,大家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使,劲往一处使,汗往一处流,一定要想方设法尽快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三年多来,该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里修通了柏油马路,建起了健身广场、数字影院,引进了箱包加工企业,开展了美丽乡村建设……

  “农家乐的屋子,外表上看是一座很土的房子,但是屋里住的很舒适,是现代化的设计。”顾家台村村干部陈国告诉记者,三年来,顾家台村紧紧围绕旅游业、大力发展苹果种植、食用菌、农家乐和手工业,挖掘佛教文化,恢复招提寺,并配合中国乡建院,打造美丽乡村。今年,该村根据阜平发展食用菌产业规划要求,流转土地95亩,首批建成了48栋香菇种植大棚,准备交由村民承包经营。“经过宣传发动,村里有23户村民报名参与承包大棚。”该村党支部书记陈国说,“大棚怎么承包,村民认为怎样办公平公正,咱就怎样办!

  今天,网络媒体走转改集体采访活动沿着总书记的足迹重走太行老区,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如在耳旁:“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帮助困难群众特别是革命老区、贫困地区的困难群众脱贫致富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因势利导,各项扶贫政策要进一步向革命老区、扶贫地区倾斜,进一步坚定信心、找对路子,坚持苦干实干,推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加快发展。各级领导干部要心里装着困难群众,多做雪中送炭的工作,满怀热情为困难群众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