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保护生态“绿心”明年将投放2万辆公共自行车

23.10.2014  11:51

  “不要带血的GDP,还湘江一湾碧水!”这曾是竹埠港地区老百姓饱受污染之痛后发出的热切呼唤。国庆前夕,随着相关职能部门给湘潭电化和金天能源两家企业贴上封条,竹埠港地区28家化工企业已全部实现关停。目前,已有17家企业通过验收,8家企业完成征收,1家企业的厂房拆除完毕。竹埠港这一重污染化工区告别污染时代,必将焕发出蓬勃生机。

  今年以来,保护生态“绿心”,湘潭一直都在积极探索和努力。除努力推动竹埠港地区化工企业关停工作外,湘潭还引入了第三方治理模式,即新型的政企合作PPP模式。这一模式既可有效解决资金需求,核心技术难题,还有利于加强治理监管,发挥政企各方的优势,保证项目的总体成效。在污染同样严重的锰矿地区,废水、废渣治理项目建设正式启动后,共清查出区域内涉锰涉重金属企业24家,关停非法、违法企业16家,城镇污水处理厂和污水管网也正逐步加大建设力度。在另一个治污重点区域湘潭县吴家巷工业园,一座日处理能力230吨的重金属废水处理站已经建成,园区所有涉重金属废水经处理后全部达标。

  今年,湘潭重点推进的清洁低碳技术项目达30多个。韶山智能微电网工程、梅桥镇风电项目、竹埠港区域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治理示范项目(一期)等10个重金属污染治理技术项目、大唐湘潭发电有限责任公司2#3#4#机组烟气脱硝工程、福星国际等绿色建筑项目、城市公共客运行业清洁能源、节能与新能源车推广等一大批清洁低碳技术项目有的已经完成,有的正在有序推进。

  与各区、示范片区签订生态“绿心”地区保护责任状,彰显出市政府保护生态“绿心”的坚定决心。目前,湘潭已经形成了市、区、乡三级生态“绿心”地区保护责任体系。在今年完成的“绿心”地区违法违规行为的清理整治工作中,共清理出以挖土采砂洗砂、违法砍伐、乱埋乱葬、违法建设为主的违法违规行为352起。按照绿心条例要求及省两型管委的工作部署,我市进一步严格设立“绿心”保护标识。与此同时,“绿心”区生态补偿机制探索工作也在稳步推进,2014年度“绿心”区公益林补偿资金已经发放。

  在岳塘区滨江路,一条宽约2米,总长度4公里左右的自行车专用通道于日前正式开通,在不久的将来,全市城区马路也都将为自行车开辟这样的“绿色通道”。继去年完成九华、韶山自行车租赁系统建设后,目前,湘潭城区自行车专用车道及租赁站点选址规划工作已完成整体规划。到2015年,湘潭将在全市范围内建设1000个自行车租赁点,投放20000辆自行车。

   

  

  

  

常德审计:推动市属国有企业“瘦身健体”规范运行
     下发15张审计调查表,全面摸清国有企业家底;报送的23篇审计要情和专报全部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促进市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出台制度18项,促进企业完善政策制度33项;揭示大量违纪违法问题,挽回经济损失2.审计厅
宁远县:三向发力抓整改 联农带农促增收
     永州市宁远县以乡村振兴相关政策和资审计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