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谈红色故事:镰刀斧头光辉永耀 信仰铸就苦难辉煌
讲述红色文化故事“爱我中华 永远跟党走”主题网络访谈活动现场。图为全国政协委员、军事科学学会副秘书长罗援(左二),陈赓大将之女、解放军总医院麻醉科主任医师、教授陈知进(中),唐凯将军之女唐捷(右二),《百家讲坛》主讲人、中学高级教师纪连海(右一)做客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记者 李延兵 摄
中国青年网北京7月3日电 (记者 李延兵 见习记者 刘妍彤 褚楚)“抗日战争是非常伟大的战争,我们的前辈们付出了非常大的代价,忘记历史就是忘记过去,也就是忘记了你的根。”
“我的父辈18岁时的理想信念是救国,我18岁时到了云南边疆为祖国站岗放哨是为了保卫国家。今天,青年人也到了18岁,到了人生选择的关口,强国是这一代年轻人不可推卸的历史担当,是我们几代人孜孜以求的梦想,希望能在这一代青年人手中实现。”
“青年人只要履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就是为我们这个富强、文明、民主、和谐的国家添砖加瓦。”
……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为回顾抗战胜利以来中国走过的峥嵘岁月,砥砺青春、恢弘爱国主义精神,中央网信办牵头组织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中国青年网开展“讲述红色文化故事”系列网络文化活动。7月1日下午,以“爱我中华 永远跟党走”为主题的“讲述红色文化故事”访谈活动在中国青年网举行,全国政协委员、军事科学学会副秘书长、中国战略文化促进会常务副会长罗援,陈赓大将之女、解放军总医院麻醉科主任医师、教授陈知进,《百家讲坛》主讲人、中学高级教师纪连海,唐凯将军之女唐捷做客中国青年网演播室,说革命家事、谈红色家风,围绕革命史、抗战故事等为网友打开“红色记忆”之门,重温党的历史,在青少年群体中引发广泛关注。
访谈现场,四位嘉宾告诉广大青年网友在近现代风起云涌的历次革命运动中,历史如何选择了党,回忆革命先辈抗日救国的英勇故事,讲述怎样将老一辈的优良品德传承影响后人,从而影响更多的青年人。
告诉我们的孩子 什么是真正的抗日战争!
“在晋冀鲁豫太岳军区的一次作战中,光日本的一个校级以上180多名军官组成的‘战地参观团’就被我们一举全消灭。”针对近日网上流传的抗日战争中共军仅歼日军851人,单场战争不超过50人的谣言,陈知进回击得掷地有声。将门子女的血液使她说起这些时显得异常骄傲和挺拔,而关于抗日战争,她和其他三位老师要告诉我们的还有很多很多。
近来污蔑英雄的谣言以及将抗战矮化、妖魔化的言论屡见不鲜,这些不实言论像个黑洞,会歪曲掉青年洞察历史的视角,吞噬掉中华民族不畏强暴、舍身报国的精神传统。
对此,在七一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四位嘉宾认为自己有责任站出来,在访谈中还原历史的真相,“告诉我们的孩子,什么是真正的抗日战争。”
访谈现场,全国政协委员、军事科学学会副秘书长罗援回顾抗战历史。中国青年网记者 李延兵 摄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的自豪和骄傲。”罗援将军给出了这样一组数字,“1931年开始,抗日战争打了14年。太平洋战争之前的1938年、1940年,我们分别牵制了日军陆军主力94%和78%,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的1942年、1943年,我们仍牵制了日军主力的64%和54%。日军在中国被歼灭155万,投降178.3万人。我们在14年抗战中,伤亡人数3500万人。”这就是我们的历史,就是我们的根!
奉献源于情怀,情怀源于经历。老一辈革命者经历了整个抗战,他们有着对民族最纯粹最炽热的爱。“现在的孩子缺乏这段经历,我们就要通过把这份爱讲给他们。所以,历史不容篡改!”陈知进说。
回顾历史,唐捷说:“在我们小的时候,50、60年代,我们教科书里面还有很多父辈们抗战的历史,现在的教科书里面还有多少呢?”
“我1986年参加工作时讲抗日战争是6节课,现在变成了一节,14年的抗战40分钟讲完,要讲日本侵华、国民党正面战场,还要讲缅甸的战场,平均下来每个竟然10分钟。”纪连海作为一名资深历史老师的慨叹,“历史和教育不容割裂,记得牢的才是传统,留得住的才是情怀。”
访谈现场,唐凯将军之女唐捷希望教科书中应该增加红色故事的教育内容。中国青年网记者 李延兵 摄
历史属于我们,更属于我们的下一代。唐捷说:“以前教科书中还有很多红色故事,很有教育意义。从教育的根本上来说,教育就是让我们的孩子从教科书、从课本中了解历史。”
今年9月3日是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国家要举行抗战胜利大阅兵,“这是对我们这代人最大的震撼,历史不是史学家口中的故事,而是我们的父辈实实在在走过的人生。要让青少年认知历史,让他们知道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打出了民族的尊严,改革开放后不应该把这些情怀抹掉”,而是要将它唤醒,唤醒我们全民族的伟大复兴。”纪连海认为,信仰是去相信我们从未看见的,而这种信仰的回报,是看见我们相信的。
[编辑: 熊珊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