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召开 徐守盛颁奖
●227个项目分获2014年度省自然科学奖、省技术发明奖和省科技进步奖,51项发明专利获湖南专利奖
●陈立云、邓华凤、陈晓红、柏连阳、 陆佳政荣获第九届湖南光召科技奖
湖南日报2月28日讯(记者 贺佳 唐婷)今天下午,全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长沙召开。227个项目分获2014年度省自然科学奖、省技术发明奖和省科技进步奖,51项发明专利获湖南专利奖。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守盛,省委副书记、省长杜家毫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
省委副书记孙金龙主持会议,省领导韩永文、刘莲玉、李友志、武吉海,中国科协副主席黄伯云出席。
会上,副省长李友志宣读了表彰决定。2014年度湖南省科学技术奖共评选出省自然科学奖获奖项目31项,省技术发明奖获奖项目21项,省科技进步奖获奖项目175项。2014年全省专利申请量44194件,专利授权量26637件,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同比增长21.24%和15.14%。陈立云、邓华凤、陈晓红、柏连阳、陆佳政5人荣获第九届湖南光召科技奖。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获得者、楚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唐岳代表获奖者在大会上发言。
杜家毫在讲话中说,过去一年是我省科技工作的丰收之年,取得了一批国内乃至世界领先的重要成果,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获得重大进展,为全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尤其是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成功获批,为我省提升创新驱动能力、加快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平台。
杜家毫强调,要坚持问题导向,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准确把握发展形态、发展动力、发展方式等正在发生的深刻转变,最大限度地释放全民创新创业热情,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努力培育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开创我省转型发展新局面。
一要加快建设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积极培育创新增长极。以科学规划引领示范区建设,完善创新活动组织、资源配置和制度供给的统筹协调机制,集聚创新要素,整合创新力量,提升创新品质。以创新型产业集群支撑示范区建设,培育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健康、新能源与环境、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构建特色鲜明的现代高新技术产业体系。以体制机制创新保障示范区建设,加快国家优惠政策落地,争取国家在我省布局更多的科技资源、项目和试点,在科研院所转制、科技成果转化、军民融合发展等方面加大先行先试力度,努力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二要围绕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增强科技支撑转型创新发展的能力。围绕新增长点的培育,加强高新技术研究开发和成果转化,争取在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上取得更多突破,加快推动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跨界融合,努力为全省经济动力转换、结构升级、方式转变等提供有力支撑。围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速推动建设环洞庭湖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加强农业育种和农产品精深加工关键技术攻关,不断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需求推进科技创新,加强大气污染防治、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减灾防灾等领域的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让人民群众真正从科技创新中得到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三要深化科技领域改革开放,不断优化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加快推进省级财政科技计划管理改革,优化整合各类科技计划和科技资金,加强科研项目和资金配置的统筹协调,高度重视发展各类创新创业引导基金;深化科技成果处置权、收益权改革,依托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亚欧水资源研究和利用中心、中意工业设计中心等,建设全省公共研发服务大平台,搭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促进全省高新区、大学科技园、健康产业园等特色园区和优势企业与境内外科研院所开展科技合作,不断提高全省科技开放度。
四要努力营造良好创新氛围,充分激发和释放各类创新主体的创造潜能。强化企业的主体地位,支持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共同承担产业化目标明确的项目;突出人才的引领作用,努力培养造就一支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敢于承担风险的创新型人才队伍;大力弘扬湖湘文化敢为人先、创新求变的优良传统,建立“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容错、纠错机制,努力营造尊重科学、尊重人才,鼓励探索、包容失败的创新氛围,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
孙金龙说,全省广大科技工作者要以获奖者为榜样,继续发扬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在攻坚克难中追求卓越,不断提高我省科技创新水平,为加快建成全面小康社会、谱写中国梦的湖南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