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报:永州市“补民生短板”系列报道之二 从群众需求入手推动社区服务供给侧改革 “幸福社区”工程为打造品质活力永州筑牢基础

30.03.2016  02:18

  

  

  (《中国社会报》2016年3月29日2版)

  本报记者 王 铭

  “网格化管理、信息化支撑、全程化服务、系统化治理”,这些服务群众的最新元素,正融入湖南永州居民的生活之中。近年来,永州市委、市政府通过做实做优社区、重构社区架构、实施网格服务、着力信息支撑等系统工程,让“幸福社区建设”计划从文本变成现实。

  “幸福社区建设是服务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品质活力永州’建设目标的重要基础环节。”永州市民政局局长肖余胜介绍,通过从群众“需求端”入手,推进社区服务“供给侧”改革,让群众享受到了“一口受理、一网代办、一章审批、一心为民”的优质服务。

  做实做优 服务能力更有底气

  在整体布局中,优化资源整合,构建集约式社区服务平台是永州市的关键一招。

  通过加大政策供给,“十二五”期间,永州按照每百户不低于30平方米的标准,将社区工作用房和居民公益性服务设施建设纳入城市规划,实施社区服务阵地标准化建设;围绕“社区办公空间最小化、服务空间最大化、使用效益最优化”目标,探索建立了社区建设多元投入机制,全市各级投入2.57亿元资金,改扩建社区60所、新建120所。

  在此基础上,永州市构建扁平化社区组织体系,在社区设立“一委一会三站一办”,重点强化服务职能。

  冷水滩区梅湾街道翠竹园社区党工委书记邓洋波表示,通过重构以社区党工委为核心,以社区居委会和便民服务站、综治信访维稳站和网格管理站及综合办公室为支撑的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构架,将社区居委会与社区“三站一办”分设,依法推动居民自治,重点承担政府在社区的公共服务,组织开展便民利民服务。

  同时,永州按照1.5万至2万人的规模,整合调整社区规模,构建“半小时步行服务圈”。按300户或1000人左右的规模和“单位型、小区型、街巷型”三种类型合理设置网格,实行精细化管理。

  2015年,永州市还开展了全面清理规范村(社区)承担公共事务专项活动,全市共清理减少26类进社区的公共事务、25类进村的公共事务。目前,永州按照“人随事走,费随事转”的原则,将下沉到社区的人员经费、工作事项经费全部核算下拨到社区,实行责权利相统一,逐步实现了“自治好、服务好、治安好、环境好、风尚好、机制好”的目标。

  职能下移 服务供给更加充分

  近年来,永州市各职能部门、街道办事处进一步转变工作职能,前移服务关口,下放服务事项,面对面、点对点为社区居民提供优质高效、方便快捷的服务,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事权下放、人员下放”带来了新气象。2015年初,冷水滩区将与居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信访、安全生产等42项社会管理事项,民政、劳动等32项公共服务事项,全部下放到社区办理,实行扁平化管理,办事处不再设立政务服务中心。街道办事处近80%的干部下派到社区工作,实现“人在格中走,事在网上办,管理无盲点,服务零距离”,得到群众点赞。

  譬如,居民办理社会医疗救助,以前要到办事处民政办申请,再到民政局审批,现在下放到社区,居民直接在社区就可以申请,并由社区为居民到民政局代办审批。

  “通过扩大社区为民服务范围,就是要使群众按照正常的步行速度在半个小时范围内能解决80%以上的生活问题。”零陵区民政局有关负责人说得更形象,通过建立涵盖基本公共事务、社区商业服务、社区社会组织、社区社会福利、社区爱心服务等内容的社区服务体系,让群众家门口的事情在家门口就能解决。

  目前,永州正在尝试改变原有考核方式,将社区工作单列一个类别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并赋予社区对职能部门服务基层、办事效率等方面的“逆向”考核权,有效解决了群众办事在部门中“打转转”的现象。

  网格管理 智力支撑品质服务

  网格连心,管理贴心,服务暖心。一件件实事好事通过网格化、信息化办到了群众家门口,使群众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2014年以来,新田县启动湖南首个县级云平台“智慧新田”建设。这个综合信息平台集电子政务、社会治理、城市管理等于一体,通过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对社会治理信息的安全快速流转、互联互通和多方共享。

  网格化管理是手段,信息化支撑是载体。如今,新田县通过将云平台向乡镇、社区(村)延伸,实现了视频监控系统、操作服务热线系统、事件处置系统的集中“发力”,为城乡居民提供“精细化”服务,真正做到了服务群众零距离。

  新田县运用信息化手段,优化社区服务质量的实践是永州市的一个缩影。通过推动信息技术应用与社会治理的深度融合,永州最大限度地加快了问题“反应-解决-反馈”的速度,缩短了服务群众的距离、优化了治理效能,增强了与居民沟通、反映诉求、解答问题、宣传政策、便民服务的能力。

  与此同时,各地因地制宜创新社区规范管理,除了“前台集中受理、后台分类处置”的机制得到高效运行以外,还建立反馈制度,推进“无假日社区”建设,加大社区社会组织的孵化力度,确保社区公共服务真正落地。

  譬如,双牌县实行社区-单元-小区(院落)-楼栋-信息员的层级管理,消除了社区管理盲点,提高了社区管理效率,社区居民生活更加安定和谐。江华瑶族自治县实施“居民千件事,社区一张网”的管理模式,建立信息卡、承诺卡、服务卡、活动记录卡,网格内居民遇到困难或需要医疗、维修等生活服务时,就联系有相应特长的党员提供一对一服务,实现了“卡片式”动态管理。

  “社区服务是政府公共服务的最直接体现,从多头受理到一站式服务、从群众来回跑到部门协同办、从现场办理到网上办公,这些举措为社区服务创造了更多可能。”肖余胜表示,永州市还将不断创新方式方法,进一步缩短“供给侧”与“需求端”之间的距离,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