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费率下调提速
近期,全国多个省市相继出台方案下调社保费率,为企业减负。3月23日,最新一期的北京市政府公报公布了《关于调整北京市工伤保险费率政策的通知》,北京工伤保险费率由最高2%调整为最高1.9%,同时启动用人单位工伤保险费率重新核定工作。
除北京外,此前先后已有云南、甘肃、天津、广东、上海以及杭州、厦门等多地出台了政策,降低社保费率。
分析认为,这一轮全国范围内社保费率不同程度的下调,是在“十三五”规划纲要下,旨在降低企业成本,为企业减负的具体行动。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此前一直被视为五项社会保险中两个“硬骨头”的医疗和养老,在这轮费率变动中,也在上海、杭州等地出现了下调。这被认为是社保费率下调迈向实质步伐的重要标志。
多地下调社保费率
3月21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在保障参保人员社会保险待遇水平和社保基金正常运行的前提下,进一步降低本市部分职工社会保险的费率水平。2.5个百分点的降幅,也使上海成为本轮社保费率下调力度最大的地区。
整体上,本次费率的调整主要是单位缴费费率的下降。据测算,调整后,上海2016年全年可减轻企业负担约135亿元,广东的企业也可减少缴费53亿元。
上海市副市长时光辉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上海企业单位缴费部分的总费率水平为35%,与个人缴费部分的总费率10.5%相比,相对比较高。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和社会保险基金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不论是当前还是长远,企业的平稳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保险基金安全都是至关重要的。
他说,在目前企业面临一定困难的情况下,通过降低企业的单位缴费费率来降低企业成本,是支持企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
在为企业减负的同时,广东、云南等地区也兼顾降低了个人缴费费率。
广东失业保险费率从原来的2%降低至1%,其中,单位费率从1.5%降至0.8%,个人费率从0.5%降至0.2%。云南失业保险缴费费率统一从3%下调为2%,其中用人单位缴费费率从2%下调为1.4%,个人缴费费率从1%下调为0.6%。
这意味着,广东、云南等地的企业职工拿到手的工资可能会变多一些。以云南为例,月薪5000元的企业职工,此前按1%缴纳失业保险费,每月需缴纳50元,个人费率下调至0.6%后,每月只需缴纳30元,那么每年就能多拿到工资240元。
养老保险首次下调
在这轮社保费率调整中,值得关注的是,上海市首次下调了养老、医疗保险的单位缴费费率。上海也成为今年第一个动养老保险“蛋糕”的地区。
我国现行社保体系由养老、医疗、工伤、失业和生育五个保险项目组成。长期以来,养老保险费率为28%(单位缴费20%、个人缴费8%),医疗保险费率为8% (单位缴费6%、个人缴费2%),失业保险费率为3%(单位、个人比例各省自定),工伤保险费率(单位缴费)为1%,生育保险费率(单位缴费)为不超过1%。
养老和医疗占比最大,因此也被认为是“五险”中的两个重头。
自从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降低社会保险费率”后,这两年相关部门一直在推进下调社保费率。
2015年2月25日,国务院决定将失业保险费率由现行条例规定的3%统一降至2%;同年6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2015年10月1日起,将工伤保险平均费率由1%降至0.75%,将生育保险费率从不超过1%降到不超过0.5%。
但在“五险”中占大头的养老和医疗保险费率,一直没有降低。
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唐钧对中新社记者说,由于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费率较低,降幅有限,总共只下调了1.5个百分点左右,对企业降低社保缴费成本“作用非常小”,真正有效、并且有下调空间的还是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费率。
养老保险一直都是五项社会保险的大头,缴费收入占所有五项社会保险费的三分之二以上,收入、支出、结余的数量都最高,降费的空间和余地也最大。
人社部曾公开表示,在五项社会保险费率中,“主要是养老保险费率偏高”,其他四项社保费率之和,约在12%左右,“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目前,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基本费率为28%,并轨之后,如果机关事业单位建立职业年金,每个月单位及个人缴纳养老保险的比例将达到工资的40%,属全球最高。
为何养老保险的费率如此之高,却始终未能下调?中国政法大学法和经济学研究中心教授胡继晔认为,现实原因在于,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平衡状况并不客观。“这是一块难啃的骨头。”他对记者说。
“上世纪80年代,国际上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先行者智利依靠出售国有铜矿作为资金来源才转轨成功,而据参与1997年国务院26号文件起草的资深专家介绍,当年确定28%的缴费率就是上浮了几个百分点,主要是考虑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成本的弥补。”胡继晔说。
人社部基金监督司巡视员张浩曾透露,如果只算征缴收入,不含财政补贴,城镇职工社保基金的当年收支结余,已呈现逐年递减的趋势。包含财政补贴在内,2014年黑龙江、宁夏城镇职工养老金已经出现赤字,前者赤字额高达106亿元。
这种情况到了2015年并未好转。据人社部部长尹蔚民在今年“两会”期间透露,“各省之间养老保险基金情况不平衡,有的省能够保证发放四五十个月,有的省只能发放一两个月,2015年的统计数据,有7个省出现了当期收不抵支的情况,动用了历年结余。”
减轻企业压力,上海经验能否被全国各地效仿,养老保险费率是否会普降?
对此,人社部社保所所长金维刚表示,调整养老保险费率,要视情况而定,“广东、浙江等地节余较多,可以先降、多降。一些省份已经在动用历年结余或者需要大量财政补贴,要慎重考虑。”
政府应承担更多责任
对于降低社保费率,民众普遍担心的另一方面问题是,社保费率降低后,未来参保人员的待遇水平是否也会下降?
对此,上海在政策解读中表示,目前上海职工社会保险基金的收支情况较好,有一定的积累且年度有结余。这次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费率的下调,不会影响到参保人员的总体待遇水平。
据悉,当前“五险”基金征收与待遇发放两者并不直接挂钩。社保待遇发放高低,主要取决于国家和各地已制定的待遇计发或报销管理办法,除部分基础养老金待遇外,其他社保待遇与缴费费率高低并不直接相关。
面对企业费率缴付标准的下降,很多人会担心自己将来所领取的养老金会不会受到影响,整体福利会不会下降?
有业内专家认为,普通人的养老生活不会因为这次费率的下调带来品质上的下降。因为养老金的领取标准,是根据领取时的社会经济生活状况具体制定的,是一个结合多种因素的综合标准,并不会因为之前一时交付的多寡而有太大的影响。比如,要结合申领年度的整体职工收入水平,上一年度的养老金领取标准等。同时,我国的医疗保险等都是根据当时的经济发展状况,医疗健康水平等而设置相应的服务标准,支付比例等的。
“社保的缴付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一时的变化与调整,并不影响长期目标的实现。在有富余的时候多积累一些,而在有困难的时候,减轻一些负担,这更有利于社保基金长远健康的成长。”上海社科院王博博士说。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分析认为,目前有些地区养老金出现收支缺口,主要是由于养老保险制度地区分割造成的。“有两种解决办法:第一种是渐进式改革,先建立调剂基金,然后再逐步实现全国统筹;第二种就是一步到位地实现统收统支的全国统筹。”
对于如何解决目前有些地区养老金发放出现困难的问题,郑功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建议,应该尽快改革,实现养老金全国统筹。
据人社部部长尹蔚民透露,目前人社部正在推进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以确保在适当降低社保费率的情况下养老金的正常发放。这些改革包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延迟退休、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等七大举措。
但这些改革面临诸多挑战。“比如央企与地方国企国有资本如何实现差异化划转、划转比例如何确定等。”唐钧认为,这些难题都需要社保部门与国资管理部门充分协作,才能确保国有资本划转确实能起到充实社保基金的作用。
同时他还呼吁,政府在社保费率调整中应承担更多责任。
“目前我国财政用于社会保险的支出不到8%,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在总缴费水平不变的前提下,财政多支付一些,企业和个人的压力就可以小一些,小微企业更容易接受,员工也会更积极。”唐钧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