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知灼见的讲话,哲学社会科学的春天”
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他要求,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
“哲学社会科学的春天来了!”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在我省社科界引起强烈反响。社科工作者纷纷表示,要把讲话精神落实到社科工作实践中,勇立时代潮头,争发思想先声。
讲话是发展繁荣哲学社会 科学的纲领性文献
省委宣传部部务会成员、省政府新闻办副主任肖君华认为,习总书记的讲话深刻阐述了“什么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怎样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是推动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大繁荣的纲领性文献。全省社科工作者对这一重要讲话精神要学深、悟透、笃行,努力成为先进思想的倡导者、学术研究的开拓者、社会风尚的引领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
“习总书记的讲话充满真知灼见。”省社科院院长刘建武教授说,没有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中国就不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国和强国,就不能实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协调发展,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是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我们要将学习贯彻讲话精神与我省“十三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有机结合起来,促进我省哲学社会科学的大发展、大繁荣。
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副主席宋智富说,习总书记的讲话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高度、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充分肯定了哲学社会科学、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是我们做好新形势下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定盘星”和“指南针”。
脚踏中国大地,提出中国方案
中南大学党委书记高文兵教授说,习总书记对哲学社会科学作了全面系统深刻的阐述,将引领我们坚持立足中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人民为中心,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在创新中发展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习总书记主持召开的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省社科院研究员陈文胜说,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要纳入国家战略,建立创新体系与机制。
湖南科技大学罗渊教授认为,繁荣哲学社会科学,首先要建立自己的话语体系,而不是跟在西方理论之后亦步亦趋,崇洋习气必须改。
“习总书记的讲话将根本扭转长期以来社会上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可有可无的错误认识,哲学社会科学迎来大发展、大繁荣的春天。”中南大学法学院院长陈云良教授指出,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一定会为中国的制度创新与社会进步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社科理论工作者要脚踏中国大地、发现中国问题、提出中国方案。
坚持问题导向,服务改革发展
湖南商学院党委书记唐亚阳教授表示,学习领会习总书记讲话精神,就要更加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对国家繁荣、民族振兴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着力改变在实际工作中对哲学社会科学重视不够的倾向。要坚持问题导向,将讲话精神贯彻到深化改革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湘潭大学副校长廖永安教授说,学习贯彻习总书记讲话精神,我省法学工作者应立足实际,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原理进行分析和研究,努力丰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更好解决我省法治实践中的各种问题。
省社科联省情与对策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吴纪宁,湖南第一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彭月英指出: 应借习总书记重要讲话东风,加快建立促进哲学社会科学大繁荣、大发展的体制机制,激发广大社科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四个全面”中的积极作用。
省委直属机关党校马列教研室教员黄力说,改革开放以来,自然科学飞速发展,现代性要素全面“入侵”,“衬托”出我们在民族文化、价值观念等领域的理论准备不足。习总书记的讲话,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现状的把握和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我们相信,利益力量强大、精神力量式微的社会力量格局将因此逐渐改变。
在新的伟大实践中展示“社科湘军”新形象
“现实的成功是最好的理论,伟大的实践必将催生伟大的思想。”肖君华指出,新的实践为我们构建具有中国特色、湖南特点的哲学社会科学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
省社科规划办主任骆辉认为,“社科湘军”植根人文沃土,秉承湖湘哲学社会科学优良传统,在习总书记讲话精神引领下,必将进一步发扬“扎硬寨”“打硬仗”的坚韧精神,在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这一系统工程中积极作为。
国防科技大学教授、省重点智库常务副主任曾立说,我们要深入研究湖南改革发展的特点规律,认真总结我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军民融合战略的成功实践,提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时代性的理论观点,为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出湖南声音,做出湖南贡献,打造湖湘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