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食品说明书当一个健康的“吃货”
选购食品时,除了要注意生产日期、保质期、产地等外,还应该关注配料表和营养标签。 章帝 摄
星沙时报/星沙新闻网7月10号讯(记者 杨婧璜 通讯员 李涛)不少人自诩为“吃货”,爱吃、会吃是基本属性。那么问题来了,吃货,你能看懂预包装食品的说明书吗?
2013年1月1日,由卫生部发布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以下简称《通则》)对食品标签上必须标注营养成分作了规范性规定,如今食品包装袋上几乎都有营养成分表,这样的营养标签,你能看懂多少?长沙县健康教育所教你如何看懂营养标签。
食物需提供适宜个体化的营养
国务院新闻办近日举行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发布会上,国家卫计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在会上宣布《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正式发布。
报告数据显示,当前,我国居民存在着不可忽视的营养不良问题,如钙摄入量普遍不足、缺铁性贫血、血脂异常。2012年全国18岁及以上成人超重率为30.1%,肥胖率为11.9%,比2002年上升了7.3和4.8个百分点;2012年全国18岁及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5.2%,糖尿病患病率为9.7%,与2002年相比,患病率呈上升趋势。
要想身体好,首先得吃得健康,食物的摄入与人体的健康有着必然的联系。长沙县健康教育所负责人介绍,人对食物的需求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吃得“饱”。也就是说,食物仅需保证充足的供给,提供充足的热量。第二阶段吃得“好”,提供安全、卫生的食品,提供色、香、味俱佳的食品。第三阶段,也就是现在我们所处的阶段,要求吃得“营养”,食物要提供适宜个体化的营养,预防病从口入。
购买食品需关注营养标签
“你平时会不会关注营养标签吗?”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市民,发现很多人确实对于“营养标签”的概念模糊不清,一知半解。一位消费者向记者表示,购买预包装食品时,一般比较在意食品的生产日期,从未通过“营养标签”来选择食品。而一位女性消费者告诉记者,购买预包装食品时,会看一下“营养成分表”上的“能量”标识,且只知道数值越大能量越高,具体后面的百分比是什么并不了解,对其他的标识也没有特别注意。
长沙县健康教育所负责人提醒,市民一般选购食品时,看到包装上印刷的字体、图案等标签就是由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范的。除了注意到生产日期、保质期、产地等之外,还应该关注标签上的营养标签。
营养标签由营养成分表、补充的其他营养信息、健康功能声明组成。简单地来说,就是指在标签上,要告诉大家这个食品有哪些方面的营养特点,比如能量多少、蛋白质多少,这些都要在标签上去标注。
配料表与营养成分表有所不同
《通则》强制要求食品企业必须标明产品的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钠这五项,也就是业界所说的“1+4”(1是指能量,4是指核心营养元素)。在营养成分表中,五项均会体现,包括其成分在该食品中的含量、NRV%(含量占营养素参考值的百分比)。该负责人解释,比如某品牌饼干的能量NRV%为22%,那么如果你今天吃了100g该饼干,则只需要从其他食物中再获取78%便能满足当天人体所需的能量,这样有利于提醒大家科学饮食。
例如,对于一个糖尿病患者而言,他要控制糖,可能更关注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值;对于高血压患者,医生也往往会建议吃低盐的食品,那就看清楚钠的含量。
配料表与营养成分表有所不同。营养成分表的顺序是固定的,分别为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钠,不根据成分的多少而变化;在配料表里,配料的标识顺序是由加入量的高低、多少以递减的顺序进行标识。
举例而言,糖尿病患者,不光要读营养标签,配料也很重要。看配料,重点要看加了什么糖。比如酸奶加了白砂糖,白砂糖排在第三位,就说明白砂糖是成分中第三多的。这时可以再比较其他的酸奶,如果白砂糖排在第四、第五位,说明白砂糖的成分就降下来了。
□相关链接
核心营养素和食品添加剂有啥作用
核心营养素
蛋白质:构成机体组织,体内各种酶、抗体、某些激素以及其他调节生理机能的物质促进生长发育,维持毛细血管的正常渗透压,补充代谢的消耗,供给热能。
脂肪:供给热能,供给必需脂肪酸,帮助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增进膳食的可口性,增强饱腹感。
碳水化合物:生命细胞结构的主要成分及主要供能物质,并且有调节细胞活动的重要功能。
钠:细胞外液中主要的阳离子,维持体内的水平衡、渗透压及酸、碱平衡,增强肌肉的兴奋性。
常用食品添加剂
山梨酸钾(防腐剂)
与水果的梨无关,山梨酸(钾)能有效地抑制霉菌,酵母菌和好氧性细菌的活性,还能防止肉毒杆菌、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等有害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亚硝酸钠(护色剂)
不仅可以使肉制品色泽红润,还可以抑菌保鲜和防腐,目前还没有其他更为理想的添加剂替代它。 过量食入可麻痹血管运动中枢、呼吸中枢及周围血管,更可疑的是有一定致癌性。
甜蜜素(甜味剂)
甜蜜素是目前我国使用最多的甜味剂。调配于清凉饮料,加味水及果汁汽水最适宜。罐头、酱菜、饼干、蜜饯凉果等均有使用。 对肝脏及神经系统有影响,对代谢排毒能力较弱的老人、孕妇、小孩的危害则更为明显。
柠檬酸(酸味剂)
柠檬酸普遍用于各种饮料、糖果、点心、乳制品等食品的制造。 过量摄取,儿童可能表现出神经系统不稳定、易兴奋;大人则为肌肉痉挛等。基于柠檬酸对钙的代谢可产生的影响,经常食用罐头、饮料、果酱、酸味糖果的人们,要注意补钙。胃酸过多、龋齿和糖尿病患者不宜经常食用柠檬酸。
柠檬酸钠(酸味剂)
制备柠檬酸钠的原料基本来源于粮食,因而安全可靠,对人类健康不会产生危害。
[编辑:王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