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畜牧水产局“党日活动”之见闻思

26.04.2019  15:21

四月洞庭春,湖光潋滟;湘江两岸堤,莺飞草长。4月23日,省畜牧水产局机关一二支部全体党员赴湘阴县,开展“保护一江碧水,建设美丽洞庭”主题党日活动。

湘江斗米咀,勃勃生机彰显生态文明

上午十时,我们抵达湘阴县鹤龙湖镇斗米咀。

斗米咀位于湘江湘阴段东西两支的交汇处,是湘江奔向洞庭湖的必经之地。这里水系发达,水流平缓,从湘江上游所携带来的泥沙历经岁月的沉积,最终形成了一块数百亩的河滩。滩上,除了人工种植的杨柳以及开挖的沥水沟、零星撒播的油菜,外加两条还不到三米宽的机耕道,几乎是原生态。

河滩深处,雾锁幽林,遮天蔽日,抬眼望天不见天,目之所及,惟有翠绿,挺立的是白杨,飘逸的是柳枝,野草随风摇曳;但闻鸟语花香,最是惹人爱的是山花。踩着泥泞的机耕道,我们步步行进,泥黄了鞋面,雾湿了裤脚,前方的一畦油菜已过花期,结出一粒粒细长却不太饱满的荚,但在林荫深处,还有几株星星点点开放的油菜花,于谢幕之即使尽一身的妖娆力图挽留这暮色春光。

前方路有些坎坷,惟心力坚定方可冲破险阻。走着走着,忽然,一阵清风迎面吹来,抬眼望去,江波涟漪,用了近一个钟头,我们终于走出这片河滩,来到湘江河畔。因连日春雨带来泥沙,江面上略有些泛黄,不远处,几艘货船徐徐驶来。随行的县渔政站工作人员介绍说,因为林深草茂,对于非法捕捞发现难、取证难、围堵难,给渔政执法工作带来诸多困难,早些年的“斗米咀”,一近黄昏,电鱼的、毒鱼的、撒网的是来来去去,非法捕捞屡禁不止。最近几年,由于省市县加大禁渔宣传和渔政执法力度,群众的生态保护意识明显有了提高,如今,一到禁渔期,当地老百姓就很自觉地收好捕捞器具,将船只转移上岸,禁渔期内,已鲜有人偷偷下水捕捞了。

返回到堤岸上,我们无意中发现几家渔户正在晾晒渔网、修葺渔船,心里很是欣慰,这说明我们的禁渔工作是有成效的。党的十八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并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鱼类等水生生物就是保护水域生态安全,这项工作我们要持续抓好、抓深入、见成效。

岳州窑遗址,根植于大地深处的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民族之魂。华夏文明源远流长,熠熠生辉,这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根基。

午饭后,我们参观了坐落于湘阴县城的岳州窑遗址博物馆,岳州窑是唐代六大名窑之一,以青瓷著称。在古代,湘江沿岸的瓷窑可谓星罗棋布,特别是有着“千年窑都”美誉的长沙铜官窑,更是久负盛名、名扬中外。岳州窑系古代岳州地区众窑群的统称,马王墈窑属岳州窑,是一座隋代砖砌龙窑,其下还叠压着另一座南朝时期的龙窑。古窑于1997年发掘,出土完整和较完整的青瓷器物和匣钵700多件,可辨形器物40多种,岳州窑遗址博物馆就在马王墈窑遗址上兴建而成。

据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匣钵装烧是隋唐时期世界上最先进的瓷器装烧方式,文物专家在马王墈窑址的废弃堆积中出土了粘附东晋器物的匣钵,该遗址发掘的最大功绩在于将史上匣钵的出现时间追溯到了东晋。

在博物馆的地下一层,我们看见了龙窑遗址,遗址窑壁用方砖叠砌,其残留的窑内还原样保留着数排未烧制成的残破瓷器。

目睹一件件摆放齐整的青瓷文物,它们历久弥新,积淀了千古岁月,承载着人类之殷殷文明,我们深深追思这博大精深的华夏文明。于无声处静听历史倾诉,每个人都静静地观赏,生怕弄出声响扰乱了这一场与先人的千年对话。

鲁迅先生在《民族的脊梁》  一文中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习近平总书记在“7·26”重要讲话中要求,全党必须“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

我们坚定文化自信,就是要全面了解和十分珍惜呵护民族的历史文化,始终保持民族文化的独特性,代代传承自己的民族文化特色,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光大。

家国情怀,激发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

走出岳州窑遗址博物馆,我们旋即参观了位于县城的“左宗棠文化园”和城郊的左宗棠故居“柳庄”。

经纶济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文化园,我们再次重温了左宗棠一生的丰功伟绩。纵观左宗棠的一生,是爱国的一生,他最光辉的是倾力收复了中国六分之一的国土。自与前辈林则徐于湘江小船上秉烛夜谈,左宗棠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理想抱负,尽其一生秉承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情怀。1875年,他不顾63岁高龄,主动请缨出兵新疆;1876年1月收复除伊犁地区之外的新疆全部领土;1880年,68岁的左宗棠再次领兵“抬棺出征”,最终从沙俄侵略者手中夺回伊犁地区,全面收复新疆全域。大义凛然的民族气节、碧血丹心的爱国情怀,左宗棠之所以为后世所尊崇和仰望。

纵观左宗棠的一生,是浩然正气的一生。“天地正气”是左宗棠的座右铭,也正是他为人处世、为官治政的真实写照。自号“湘上农人”的左宗棠,在“柳庄”生活了14年,此期间,他“慎交友勤耕读,笃根本去浮华”、读破万卷,除了习农事、研农桑,还潜心研究天文地理、历史军事、时政国是,通晓治道、通观国事,可谓心忧天下先。

纵观左宗棠的一生,是清正廉洁的一生。左宗棠告诫家人,一要疏远官场,潜心耕读;二要真才实学,自力更生;三要崇尚简朴,救济危困。他将钱财看得很淡,据统计,在他西征新疆六年间累计花费的军费就达6000万两之多,而他每年却只给远在湖南的家人寄200两银子,73岁病故后只留给四个儿子每人5000两银子,他的俸禄很大部分都用在了赈灾、抚恤军属和支助乡学等,这在“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乱世之时,他的这一股清流是极其难能可贵的,堪为后世之典范。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更好构筑中国精神。构筑中国精神,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句铮铮誓言,昭示了我泱泱中华领袖全身心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甘于奉献、勇于担当,矢志不渝的伟大情怀。身为共产党员,就是要向伟人学习、向伟人看齐,为民族伟大复兴添砖加瓦,贡献力量。

(局机关一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