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老店”的现代化之路

24.10.2014  17:49

  墨绿色制服,大盖帽,永远伴随着“丁零”、“丁零”的自行车铃声出现,笑容可掬地递上贴着邮票的信件。这是中国人对邮政工作人员最深刻的印象。

  但这样的场景现在已很少见了。

  最近十年,随着写信的习惯慢慢消失,民营速递的迅速崛起,中国邮政在国人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渐渐变得模糊和陈旧。

  从1896年3月清政府批准开办大清邮政官局算起的,中国邮政已经经历了上百年的历史,因此常被称作“百年老店”,意指其历史悠久、信誉可靠;然而,在“百年老店”的背后,它一度也被认为发展缓慢、落后于时代:它的大部分业务依然依靠人力,截至2013年底,中国邮政共有95.4万名在职员工,几乎是员工最多的国企之一;它的墨绿色制服、营业厅的式样,几乎从未改变;而曾让它引以为傲的庞大身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又显得身段不够灵活……“时代不一样了,现在邮递员社会地位急剧下降。”一位老邮政人感慨,“以前邮递员带来的是乡音,是思念,现在他们送来的多是交通违章通知单、信用卡账单等冰冷的信息。

  然而,它所覆盖的网络仍无人能够替代:2.4万条邮路,总长度达586万公里,相当于沿赤道绕地球146圈;4.7万处邮政支局,70%分布在农村,保证60万个行政村里通邮;在南沙,在边防线,在义务兵驻地,可以说,在中国只要有人生活的地方,就有中国邮政的影子。

  优势和局限并存。在日新月异的年代,这家“百年老店”也在努力书写着自己的蜕变史。

   走上独立运营之路

  “百年老店”最辉煌的日子当算1980年代。那时,中国邮政与中国电信还是一家人,统称为中国邮电。不过,那是个“以邮养电”的时代,邮电业每收入100元,邮政就占到80元,再加上邮政业在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地位,“邮政的日子过得很舒服”,一位老邮政对中新社记者回忆。

  时间到了1990年代,电话、传真以及互联网陆续出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惠及中国,却也冲击着中国邮政。中国邮政开始进入亏损。据公开资料,到1995年时,它的年亏损额已达20亿元。

  与此同时,中国邮政还是承担中国普遍服务的主体。“普遍服务”是一国政府对公民的承诺义务,《万国邮政公约》对其定义为:“以均一低廉的资费向所有地区的所有用户提供经常、优质的永久性邮政服务。

  在中国,这个“均一廉价的资费”为本市0.8元,国内1.2元。“比如一封平信从北京寄到西藏边远地区的牧民家里,只需支付1块2毛钱,”一位老邮政人对记者说,“远远覆盖不了运输成本、人力成本,而且这些成本仍在逐年增长。在这个前提下,邮政很多业务是不可能赚钱的。

  邮政还承担着义务兵免费函件和递送机要邮件的任务。以2012年为例,便承担了义务兵免费函件609万件,机要邮件1995.3万件。

  国家对邮政企业提供邮政普遍服务、特殊服务给予补贴。然而补贴并不能弥补普遍服务的亏损;与此同时,邮政旗下百万员工,也成为极大的负担。中邮集团上海研究院院长周焕德还记得当时中国邮政经营状况的准确数据:1998年,邮电业总营收的3500亿元中,邮政收入287亿元,仅占8.2%。

  然而,在1990年代末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大背景下,国务院提出了邮、电拆分的改革命题,并于1998年正式将中国邮政与中国电信分营,全国31个省区市、300多个地市和2000多个县市的邮电部门,都要进行职能调整、机构重新设置、领导班子重新配备,以及人、财、物的分离。

  中国邮政集团总经理李国华介绍,邮电分营标志着近50年“邮电合一”体制的结束,邮政从原邮电部的一个专业,成为国民经济中的一个行业。

  然而,邮电分营,给本就经济困难的邮政业发展带来了巨大困难。

  李国华还记得当时的一组数据:中国邮政独立运营时,带走了邮电业48%的人员,却只拥有12%的收入和9%的资产。

  与此同时,国家财政部门又决定,从1999年起,减少对邮政普遍服务的补贴,以刺激邮政部门向现代市场化企业的转化。

  种种因素,使得这次邮政与电信的拆分,在邮政业内部形成了一次巨大的地震。不少邮政老员工都记得,邮电分营前后,邮政系统内部人心惶惶,觉得好日子到头了。一位当时在某省会城市邮政局工作的老邮政员工告诉记者,分营前夕,多数地方的邮政部门人都想去电信,生怕自己被留在没有盈利前景的邮政部门;而最终结果是,很多地方邮电局一把手进入电信,副局长则留在了邮政;很多历史负债、离退休人员等负担都留给了邮政,好的办公场所和很多优质资产和资金都分给了电信。邮电分灶吃饭,邮政突然感到锅空灶冷,只留下空荡荡的破楼和破家具,工作人员迷茫失落。具体到他当时所在的邮政局,当时在职员工2000多人,但离退休人员近3000多人,负担沉重。

  1999年,邮电分营后第一年,年底一算账,中国邮政亏损142亿元。

  那几年,中国正在成为“世界工厂”,在彩电、洗衣机、空调、摩托车等产品中“中国制造”均已在市场份额中名列第一。此外,申奥成功、加入WTO,中国已成为全球经济圈最热门的话题。一些学者预测,随着市场日渐开放和跨国资本蜂拥而来,一些老迈和缺乏活力的国有企业将很快被逐出市场。风雨飘摇的中国邮政便是其中的代表。

  “二次创业”与深化改革

  为了提高自身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1999年,中国邮政提出“三年扭亏,五年形成良性循环”的阶段性目标;后来喊出“一天营收一个亿”的口号。

  周焕德向记者回忆:“那些年,邮政的日子非常艰辛,想尽一切办法扩展市场,这可以说是邮政‘二次创业’。

  但是,由传统国企向市场化企业的转型不可能一帆风顺。周焕德说:“开始那几年战略思路不清,发展思路不明确,一年提一个思路,一会把物流当做重点,一会又重点搞集邮,走了很多弯路,经营上很浮躁。

  邮政营业厅也变得面目不清了,营业厅成了超市,一度靠推销邮票、明信片、贺年卡、挂历、IC电话卡甚至啤酒、月饼、方便面等过日子。

  一名老邮政员工回忆说:“那段日子实在是太难了,一些地方局为了节省开支,上班不开灯,电脑设备不能及时更新,影响了正常的办公。为了增加业务收入,营销员满市场跑,但当时的营销体系还不是很建全和规范,营销员主要通过亲情营销、友情营销,要是家里有个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做负责人的亲戚,就方便很多,可以很快地把产品推销出去。

  另一位邮政老员工告诉记者,当时每个职工都被摊派了任务。苏北农村一个镇的邮政支局,全局8个职工,有一个月只领到2000多元工资,人均200多元,原因是没有完成当月推销商品的任务。

  营收任务压力巨大,许多地方完不成指标,最后只能掺水。周焕德还记得地方邮政局长的抱怨:“再努力也完不成,就只能复制造假了。

  比如,当时为了增加营收,对集邮品掠夺式开发,大量印刷明信片、邮票。2000年左右发行量都在几亿枚。事实上,这些明信片、集邮品并没有都卖出去,却都入了账,成为营收一部分。一位老邮政员工告诉记者,河南、黑龙江等很多有邮票印刷厂的地方,集邮品一屋子一屋子的库存。

  这些库存一直存在了大约十年。直到2011年,中国邮政集团痛定思痛,才开始对全国库存的明信片、集邮品大批量销毁,一车一车的邮票和明信片由武警押送到印刷厂,打成纸浆。

  “中国邮政发展到今天,走了很多弯路。”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邮政老员工说,“但反过来看,经过这么多年的历练,中国邮政对市场的认知和感悟,可能比很多其他国企强很多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