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地头说“农苕”

11.11.2014  16:06

芳春,草长莺飞;仲夏,赤日炎炎;季秋,五谷丰登;暮冬,橙黄橘绿。走进泸溪的绿色原野,总有一些被当地人称为“农苕”的身影。有的在果园里挥舞油锯,为万亩生态椪柑园做培管;有的下到农田里卷起裤脚,为推广新技术、办样板做示范;有的在菜园里抽取菜样,为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保驾护航;有的在圩场里狠查农资,为农民群众切身利益做保障。正是这样一群活跃在田间地头的 “苕子”带着独有的“泥腿子”精神,在农民群众的心坎坎里留下永不磨灭的足迹。

彭顺田:行走在佤乡苗寨的“种田人

身为县农业局最年轻的领导干部,副局长彭顺田身上的担子不轻。虽然说也有农闲的时候,但很少有看到他在办公室一杯茶、一张报纸的日子。春播秋收,安排农业生产,风尘仆仆奔波在乡村间,披星戴月成了家常便饭。他右脚有痛风的老毛病,遇到农忙时,经常颠着一只脚,一拐一拐的行走在乡间小道上。因为长期早出晚归,思念父亲的幼女,只有在电话里才能感到爸爸的关爱。“爸爸,天又黑了,你要早些回来,记住莫喝酒!”每次幼女打电话都要附带着教训一下当爹的他。面对家中贤淑的妻子、懂事的女儿,他心里只有深深的愧疚。2014年的夏季,洪灾爆发,暴雨肆掠,山间小道随时有垮方的危险,他一双凉拖,和下属翻山越岭,一村一寨勘察过去,整整踏遍了十五个乡镇,及时掌握了第一手农业生产受灾情况,为灾后补种改种,减少农民损失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秋冬种时节,为实现抗灾补损、农民增收的目标,他带领下属部门同事穿梭于山间乡村,共落实秋冬季农业生产面积28.9万亩,其中油菜种植面积15万亩。

谭永龙:一个“不回家”的男人

他是一名普通的农艺师,从事椪柑种植业多年。椪柑是泸溪的支柱产业,随着时间的推移,县域内栽种的椪柑果树大多面临树龄老化、品质低下的困境,日异月新的今天,旧的种植模式及品质已不适宜现代飞速发展的农业结构模式,椪柑品质改良、标准园建设刻不容缓。2014年初,潭溪万亩标准生态园建设开工在即,他主动请缨:“我去!”随即,带上换洗的几件衣服,在潭溪一呆就是三个月。期间偶尔回来的空隙,也是到办公室汇报标准园进展情况, “三过家门而不入”成了同事们对他最多的评价。也有人问他:“想不想老婆?”内敛的他只会嘿嘿一笑。白天,他在果园里手把手指导果园修剪、改良等技术措施,困得狠了,靠在树荫下打个盹,转眼又爬起来继续干活。晚上,一本笔记本,灯火下规划安排明天的工作。家,仿佛成了一个遥远的字眼,对妻子的思念只有在电话里得到慰藉。迄今为止,潭溪万亩标准园建设进展顺利,峒河沿岸,一片片现代化农业生态椪柑园正在悄然崛起。

陈旭:土肥站的技术标兵

随着2009年泸溪县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正式启动,毕业于湖南农大土化专业出身的陈旭毅然迈进了泸溪县土肥站这个冷门职业部门。自走进这个小小的部门,陈旭几乎是在天天加班中度过,他 告诉笔者:初做项目,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很多专业上的事情都依赖他去解决,对一个刚出校门的大男孩可谓是“亚历山大”。 2012年3月的一天,为完善土壤数据库建设,他和同事前往泸溪最偏远的李什坪村采集土样,当时的李什坪村根本没有一条像样的公路,他和同事大清早顶着山间的春寒,一田一地采集过去,时间在飞逝,一天下来水米未曾沾牙,年轻的后生饿得抱住田坎直呕酸水,咬咬牙又背负起沉重的土样继续前行。几年下来,采样、化验,数十万份土壤调查、数据化验表格一步步化为泸溪土壤数据库和耕地地力评价系统。

2014年,土肥站免费为种植大户开展测土配方个性化服务,采集土样30个,分析化验180项次,他根据其分析土壤分析结果,提出土壤改良建议及施肥建议,为种植大户“把脉开单“。因此,他和同事一道被农民群众亲切的称为泸溪的“土壤郎中“。

苏丽君:一朵绽放在菜园里的 “黑玫瑰

在人们心目中,女干部一般都是呆在办公室管理后勤内务的,苏丽君就是一个例外。当下,“舌尖上的安全”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夏季是农产品食品安全事故频发高危的季节,每天,她都要顶着酷暑在全县各个蔬菜基地、市场间奔波,抽取蔬菜样品。遇高考、过节等农产品销售旺盛时节,最多的一天抽取蔬菜样品高达百余 个。待到样品抽取完,顾不上休息,又匆匆赶到化验室分析化验农药残留量。人们在享受空调的清凉时,她却在化验室奋战,一捆捆菜样,一台农残分析仪器,数不清的瓶瓶罐罐,饭碗摆一旁,常常等到饭菜凉了才顾得上扒拉一口。由于抽取菜样经常曝露在烈阳之下,她的皮肤黝黑,男同事打趣:“苏丽君,你好黑哦,咱俩比比谁更白。”哪个女子不爱美,她是菜园里的绽放的一朵“黑玫瑰”。在她和她的同事对蔬菜基地、农贸市场的严密监督检验下,迄今为止,泸溪县未发生一例重大农产品食品安全事故,农残合格率一直高达99.5%以上。

谭善生:稻田里的“孺子牛

谭善生在县农技推广中心担任主任一职,当下的农村种田的越来越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村主要劳动力为留守老人妇女,从事农业生产者收入低下,给全县粮食生产安全也带来一定的影响。怎么走出困境,增加农民收入,提高水稻单产和产量,成了他挂在心尖尖的话题。2013年,农技推广中心首次引进高档优质稻“玉针香”种植,取得较好的评价和效益,2014年在浦市镇长坪村推广种植400亩,倾力打造泸溪县首个“香米村”。阳春三月,他赤着脚丫站在浦市镇长坪硬晒村香米示范区稻田里,为春耕春备早早做筹划;五月插秧,他在稻田里是一身泥来,一身汗;因为经常光脚下田干农活,同事们都善意的称呼他为”牛主任“。2012年-2013年在他带领实施下的超级稻高产栽培综合技术项目,共计推广种植优质超级杂交稻20.9万亩,据测产数据证明,亩增产率达35.9%,两年来共新增产值7860.5万元,社会经济效益显著,并且喜获湖南省农业丰收奖项二等奖。

泸溪县共有15个乡镇,150个行政村,总面积1565.5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19.3万亩。正是有无数个被称为“农苕”的农业技术干部奔走在泸溪这片大地上,为保障粮食生产安全,为播种特色现代化农业种子,为新的三农事业添砖添瓦,在频发的自然天气灾害、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失、农业专项资金不足这些难题面前,每年落实粮食播种面积21.6万亩左右,经济作物种植面积34.8万亩左右,使泸溪的农业生产一直保持着稳中有升的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