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汉侄女田伟:希望田汉音乐学校落户家乡长沙

06.10.2014  15:08

  国歌精神不能忘

  田汉侄女田伟接受本报记者专访

  希望田汉音乐学校落户田汉故里

  田伟回长沙就创办田汉音乐学校进行考察。 周小华 摄

   星辰在线—长沙新闻网10月6日讯(记者 周小华 实习生 李多) “我希望田汉音乐学校落户田汉故里,这也是我期盼实现的中国梦!”近日,为了在田汉故里创办田汉音乐学校,田汉的侄女、日本神户华侨总会理事、日本东方艺术团团长、旅日华侨田伟女士飞回家乡长沙。她虽然身在异乡,却一直致力于田汉精神的传承与弘扬。

  田汉是我国著名戏剧家、诗人,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词作者,记者见到田伟时,她精神矍铄、神采飞扬。“我生在长沙长在长沙,是地道的长沙妹子咧!” “我的伯父为祖国无私奉献,他的精神值得我们继承,他是湖南人的骄傲!”声音甜美、极富感染力的田伟女士说起田汉时,眼睛里闪烁着自豪的光芒。

   给侄女取名为牢记历史

  田伟1952年出生于长沙一戏剧之家,父母都是湖南著名的湘剧表演艺术家。田伟从小深受伯父田汉的影响。

  “我的父亲为了供伯父读书,甘愿放弃求学的机会。伯父事业有成后,仍时刻惦记着与父亲的‘手足之情’,把我的两个姐姐接到北京去培养。”田伟回忆,抗战爆发后,田汉一家撤退到桂林。为了激励抗战,“田汉顶着战乱,把当时还年幼的姐姐抱在腿上,一边挥汗如雨,一边奋笔疾书进行创作。”伯父那种坚毅的精神至今令田伟感动不已。她告诉记者,当时田汉将大侄女、二侄女分别取名为“邵阳”、“桂林”,就是以地点为纪念,让后代不忘日本人的侵略。这一番良苦用心田伟在移居日本后一直铭记。

  无论在何处都不忘祖国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田伟从小就能歌善舞,但她唱得最好的就是《义勇军进行曲》。

  “父亲从小就告诉我:无论走到哪里都不能忘记祖国。”田伟说,国歌给了她最强大的动力。

  如今的田伟女士,作为日本东方艺术团团长,为中日两国的文化交流孜孜不倦地付出自己的力量。她在日本电视台、各大学和公司做演讲,并且在《关西华文日报》担任了八年的专栏特聘记者,致力于传播中华文化。15年来,田伟带领着艺术团不断往返于中日之间,慈善演出50余场。

  “每一次演出,我都会和演出人员们一起唱国歌,还有《松花江上》。”田伟回忆,“曾经有一位90多岁的日本老人织田文雄看了演出后十分激动,他告诉我,他22岁时参加了侵略衡阳的战役。被俘后,中国人不但没有伤害他,还给了他劳动改造和回国的机会。他说他要向中国人民忏悔!”就是这些经历让田伟的信念坚毅无比。当被问起在日本唱中国国歌、唱革命歌曲是否会有激进的日本人反对时,田伟笑着说:“他们都相当支持我,听说我是田汉的侄女,是东方艺术团团长,日本人都尊敬我,因为他们都敬重田汉先生。”

  明年是《义勇军进行曲》创作80周年,田伟说:“这首歌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我希望全世界的华人、华侨联合起来,宣扬‘唱国歌,爱国家’的理念,那将会是多么振奋人心的事情啊!”

  作为田汉的侄女,她身上流淌着中国的血液。2008年,当她得知汶川大地震的消息后,立刻拿起纸笔,写上“抗震救灾,爱国爱民”几个字去日本的街头募捐。之后还召集日本各界人士,进行抗震救灾义演。

   愿做“田汉音乐学校”的名誉校长

  “身在神户,情系故乡湖南。”这位能“飙”一口纯正的长沙话、已六旬的艺术家,带着不可磨灭的恋乡印记。2006年3月,她出资300万日元,在长沙县江背镇建立了古井田伟侨心学校。

  而今,她又为家乡的音乐教育事业而来,为田汉音乐学校而来,为湘音而来。“因为田汉的名字不能被忘记,国歌的精神不能被忘记。弘扬‘田汉精神’,宣传国歌文化,这是我们湖南人应该做的事情。”田伟表示,她希望在田汉故里——长沙县果园镇创办一所以田汉的名字命名的音乐学校,这也是她的中国梦之一,她愿意出任田汉音乐学校的名誉校长,也愿意为此出钱出力。

  据记者了解,田伟的梦想有望变成现实。一直致力于创办“田汉音乐学校”的长沙县政协委员向敏告诉记者,承载着国歌文化的“田汉音乐学校”拟选址长沙县果园镇的浔龙河,拟建小学、附中及音乐学院三个校区,计划用地面积50亩。学校将以弘扬田汉精神为宗旨,着力创办“田汉音乐节”作为交流学习的平台,传承田汉精神。向敏还告诉记者:“田汉音乐学校”将会与“中国音乐学院”等名校合作办学,向各大高等音乐学府输送人才,为长沙打造一张崭新的“音乐名片”。

  田伟说,希望在田汉故里创办同名音乐学校的同时,能在田汉故里建造一尊田汉雕像。“愿田汉精神永不湮灭,愿国歌文化永远流传!”田伟说。




(稿源:星辰在线)
(作者:周小华 李多)
(编辑:黄启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