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整治就该让污染方喊疼!
作为全国唯一在被约谈后采取大面积停产整顿的城市,山东省临沂市的铁腕治污行动被媒体称为“休克式疗法”,报道中的企业哀鸿遍野,满腹委屈,一时间企业亏损、员工失业,经济唱衰论一度让不少人质疑此次环境整治行动是不是有些不讲情面,“用力”过度。
其实,当地政府又何尝不曾预料治污执法所带来的阵痛呢,可是在企业大呼“负债千亿元、失业6万人”的声音背后,是对自身环境污染行为的只字不提。据环保部通报,该市整治范围中的企业均存在一定违法行为,要么手续不齐全、要么整改不落实。说白了,报道中这些喊疼的都是一些未能依法规范生产运营的企业。如果说阵痛是环境整治行动导致的必然,但也仅是违法污染企业的必然。这些声泪俱下陈摆历史功绩的企业,他们他们固然在经济、就业方面有不可埋没的功绩,可是如果以“功绩”、“龙头老大”的功臣地位自居,不去顺应可持续发展趋势而改进工艺和技术,对于公众环境利益不缩其手,对于政府部门的执法决定置若罔闻,固守高能耗、高污染的生产方式,坚持“法”来将挡,“规”来土掩的法制态度,环境恶化定是必然。环境之疾在腠理,汤熨尚能之所及也,如果地方政府对待环境整治老是“打针怕疼、喂药怕苦”,继续听之“忍”之,也是自酿“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的苦果。在这雾霾充溢的穹顶之下,试问这样的经济和就业又有何用?现在拆环境东墙尚能补经济西墙,可彼时拆经济西墙能补回环境东墙吗?“出来混,迟早要还的。”环境欠账我们不敢不还,必须早还,在环境和经济之间,临沂政府以壮士断腕的决心选择了前者,这是因为以环境恶化来唤起环保意识,这样的教训实在太沉痛。
法律,对于违法行为是会疼的杀威棒,对于公众利益则是温暖的保护伞。痛定方能思痛,方能想办法改正以避免第二次痛。整治污染企业既能使当事企业当好学习法律的好学生,也能当好其他企业依法生产的好教材。新《环保法》的实施让企业环境违法低成本成为过去式,企业转变到了关键时刻,临沂治污行动一无伤及无辜,二非空穴来风,三不隔靴搔痒,四能立竿见影,政府治污行动让污染企业疼了(有的甚至疼得活不下去了)表明了行动方向准确,措施力度到位,我们应该为其点赞。习近平总书记说“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整治之后的临沂大气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改善幅度居山东前列。当地居民感叹“晚上看得见星星”——实现这一朴素简单的愿景背后,隐含了太多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