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茂林副省长在“2014爱心改变命运”慈善助学项目捐赠暨发放仪式上的讲话
盛茂林副省长在“2014爱心改变命运”慈善助学项目捐赠暨发放仪式上的讲话
(2014年8月25日 根据录音整理)
同志们、同学们:
在新学期即将开学之际,省慈善总会、中联重科、湖南经视、潇湘晨报联合在这里举行“2014爱心改变命运”慈善助学项目捐赠暨发放仪式,接受中联重科再次捐赠200万元,为贫困大学新生发放助学款。中联重科作为在全球有影响大型企业,是非常有责任的爱心企业,他们在发展的同时不忘社会责任,连续12年参加这个活动,积极捐款,使我们深受感动。一个企业参与慈善项目一年、三年、五年不难,但是一直坚持十几年确属不易,体现了中联人的强烈社会责任感。“爱心改变命运”慈善助学项目的实施是慈善事业善举惠民、扶贫济困的具体行动,是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参与慈善、回报社会的具体体现,是新闻媒体服务公益、敢于担当的具体展示。在此,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对项目的成功实施表示热烈祝贺!对来到仪式现场的大学新生表示亲切问候!对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参与慈善事业的社会各界朋友表示崇高敬意!
慈善事业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人类的崇高道德和美好情操的生动展现。“爱心改变命运”慈善助学项目活动自2003年开始,一年一度,已连续实施十二年。“爱心改变命运”项目的实施,可以说是慈善组织、爱心企业、新闻媒体合作开展慈善救助项目帮扶社会困难对象的成功实践。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重视推动,在省慈善总会克英会长、泰波会长等老领导的带领和亲力亲为下,我省慈善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慈善文化广泛传播,慈善组织不断壮大,募捐救助成效显著,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增进湖南人民福祉、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当前,我省正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而奋发努力。我们要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顺应社会新期待和人民群众新要求,努力推进我省慈善事业更好更快发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发挥应有作用。
要大力弘扬慈善文化。慈善文化是慈善行为的根基。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团结友爱、互助共济的传统美德。各级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要充分发挥作用,引导社会公众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拓展公民道德实践,不断丰富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统一的现代慈善文化,推动慈善文化进单位、进校园、进社区。要弘扬慈善理念,倡导慈善精神,大力宣传各类慈行善举和正面典型,激发社会各界投身慈善事业的热情,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参与慈善事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营造慈善事业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
要积极实施慈善救助。扶贫济困是慈善事业的本质要求。各级各类慈善组织要坚持改革创新,在慈善事业体制机制、运行方式、慈善事业与社会救助对接等方面大胆探索。要突出扶贫济困,从帮助困难群众解决最直接、最现实、最迫切的问题入手,在扶贫济困、为困难群体救急解难等领域广泛开展诸如“爱心改变命运”之类的慈善救助项目,与政府救助形成合力,有效发挥重要补充作用。要统筹使用慈善资源,尽可能满足困难群众多方面、多层次的救助需求,实现慈善救助效果的最大化、最优化。
要扩大慈善社会参与。各级党委政府要将慈善事业发展作为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大政府财政资金、彩票公益金向慈善组织购买服务的力度。要畅通社会力量参与慈善和社会救助的渠道,使各类慈善资源充分发挥作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要广泛动员干部职工积极参与各类慈善活动,发挥带头示范作用。国有企业要把参与慈善作为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方式。民营企业在投资兴业的同时,要积极投身慈善事业,在更广泛领域为社会做出贡献。广大社会公众要摒弃“慈善是富人专利”的错误观念,坚持“人人可慈善”理念,将参与慈善作为一种爱心表达、一种社会责任、一种生活方式。
要注重维护慈善公信。公信力是慈善事业的生命线,慈善事业的公信力在于公开透明。要加强组织制度建设,规范管理款物,强化行业自律,推动慈善运作更加公开透明,使每一笔捐助都体现捐赠者意愿,用到最需要的地方,帮助最需要的人。要坚持阳光运作,把慈善项目打造成阳光工程,在充分尊重受助人隐私和尊严的前提下,公开慈善款物的募集、管理和使用等信息,自觉接受监督,以良好的形象取信公众,取信社会。
同志们,慈善事业是一项献爱心、暖人心、惠民生的崇高事业,“爱心改变命运”慈善助学项目是我省慈善事业发挥扶贫济困作用,帮扶社会困难对象的具体实践。衷心祝愿“2014爱心改变命运”慈善助学项目圆满成功,取得良好成效!衷心希望受助学生牢记党和政府的关怀,牢记社会的关爱,珍惜学习机会,自强不息,励志成才,用自己的优异成绩来证明爱心的力量,同时在将来以自己的能力与爱心回馈社会,关爱他人,使爱心之火长燃不息,让慈善精神薪火相传!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