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湘潭经济稳中向好稳中有进稳中提质

12.01.2015  12:14

  2014年,面对下行压力加大的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湘潭按照年初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的决策部署,牢牢把握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的总基调,全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实现了经济稳中向好、稳中有进、稳中提质。

  ◆经济保持平稳增长,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95.3亿元(预计数,下同),在全省保持前列;

  ◆质量效益不断提升,财政总收入159.3亿元,增长10.1%,三次产业占比、税收占财政收入比重等均呈现出积极变化;

  ◆项目建设扎实推进,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4.0%;

  ◆民生福祉不断改善,全年民生财政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比重达63%,省、市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面完成,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超过2.7万元和1.4万元;

  ◆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地方债务风险、民间金融风险及其他各类社会矛盾等得到了有效防控和遏制。

  新型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达50%

  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大做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全年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820.1亿元,增长11.0%。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先进矿山装备产业纳入国家创新型产业试点,风力发电获批省级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已达到50%,居全省第二位。

  新经济增长点:泰富重工产值破100亿元

  一批新的战略增长点加速形成,逐渐成为发展的重要支撑,如泰富重工投产第二年产值就突破100亿大关,成为我市第5家产值过百亿的企业。同时,我市服务业扭转了这些年来低于GDP增速的趋势,实现了快速增长,万达广场、中国(中部)国际商贸城等重大项目进展顺利,为我市产业发展拓展了空间。

  环境更绿更美:竹埠港28家企业全部关停退出

  淘汰落后产能迈出坚实步伐,我市以壮士断腕的勇气,舍弃45亿元的工业产值和1.12亿元的财税收入,实现竹埠港28家化工企业的全部关停退出,不仅环境更好了,也为提升城市品质、优化产业结构腾出了空间、消除了阻碍。湘潭率先在省政府“一号重点工程”中取得重大突破。

  出行更加便捷:域内高速公路达到7条

  东二环及五大桥、武广株洲站至沪昆韶山站连接线一期实现通车,昭华大桥开工建设,湘江风光带建设进展顺利;对接长沙、株洲的九华大道、百合大道等城际道路加快推进,融城步伐进一步加快;沪昆铁路客运专线湘潭段全线贯通,湘潭迈入“高铁时代”;长韶娄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域内高速公路达到7条,总里程249公里,内外通达的交通网络已经形成,综合承载能力大幅提升。

  重点改革突破:行政审批项目精简20.7%

  在抓好省委9大类48项改革和市委10大类59项改革顶层设计的同时,我市把简政放权作为推进改革的当头炮,市政务服务中心投入运行,实现行政审批项目“两集中、两到位”,推进“1+3”清单管理制度和商事登记制度改革,行政审批项目精简20.7%,服务时限总体压缩到法定时限的1/3。

  发展建设新平台:研发经费占生产总值比重全省第一

  在自主创新平台建设上进行了重要探索,市产业创新研究院正式成立,市政府与驻潭3所本科院校签订产学研全面合作协议,全市研发(R&D)经费占生产总值比重居全省第一,每万人拥有专利数居全省第三,全年取得省级以上科技成果120项,74项成果进入产业化阶段,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取得初步成效。

常德审计:推动市属国有企业“瘦身健体”规范运行
     下发15张审计调查表,全面摸清国有企业家底;报送的23篇审计要情和专报全部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促进市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出台制度18项,促进企业完善政策制度33项;揭示大量违纪违法问题,挽回经济损失2.审计厅
宁远县:三向发力抓整改 联农带农促增收
     永州市宁远县以乡村振兴相关政策和资审计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