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九华老人讲述57年来的交通巨变
湖南新闻网湘潭12月19日电 (通讯员 刘江红)2014年12月16日,沪昆高铁湖南段正式通车。按照湘潭北站的高铁时刻表,湘潭北站到长沙南站只需要14分钟。“一辈子少出门,以后可以坐着高铁去去杭州、上海、云南看看了!”家住湘潭九华经开区70岁的黄国民老人充满期待地说。
湘潭迈入高铁时代,住在吉利雅居的黄国民老人回忆起九华的“路史”时感慨万千。“我家祖居湾桥子,在清朝民国时期有一条麻石古道,由湘潭城衙门口经板桥垅里、石马头、湾桥子、九华庵、樟树岭、坪塘到长沙省府,这是贯穿九华的交通要道,也是行商作贾、贩夫走卒等从湘潭到长沙的必经道路;1958年听说要修一条马路了,于是废除了麻石古道,但最后没有修成;1979年,原和平公社和九华公社合作修了一条简易砂石毛公路,也是晴天灰尘滚滚,雨天泥水四溅。”
黄国民13岁那年,也就是1957年,黄国民考上了湘潭市二中。那时,只有一条麻石古道通往市区,他父亲用扁担一头挑着一口木箱,一头挑着一床印花棉被,一老一小走路花了两个多小时才到了学校。每到周六,黄国民回家,周日返校,每次走路都是两个多小时,在二中读书4年,走了4年路。
22岁那年,黄国民陪年迈的奶奶去长沙走亲戚,这是他第一次去省城。他和奶奶一大早就起来赶路,两人步行到湘潭长途汽车站,花了两个多小时,买了去长沙的票,坐了两个多小时车。到达亲戚家已经是下午2点多,在路上的时间花了五六个小时。 25岁那年,黄国民已经成家。为了一家人的生活,他种了很多种蔬菜。每天,天刚亮就出发,黄国民用土车子装200多斤蔬菜去市里沿街沿巷去叫卖,有时要到下午才卖完,回到家已经筋疲力尽。此后几十年就一直为生计奔波。
2010年,67岁的黄国民听说自己家里要征收了,结束了自己在湘乡水府庙一家企业长达10年的仓管员工作。在长沙发展的一个侄子买了一套新房子,邀请他去看看,时隔45年后,黄国民才再次踏上了长沙之旅。这一次,他在富洲路搭上了去长沙的客车,大约一个多小时就到了亲戚家。
如今,九华交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道路四通八达,到处是车来车往。2013年,黄国民以及他的四个儿女都已经办好征收手续,他在吉利雅居买了一套电梯房,每天早晚去社区公园散步、唱唱京剧、练练书法……日子过得怡然自得。70岁生日那天,黄国民与老伴坐着大儿子买的小轿车去刘少奇和彭德怀故居参观。这是黄国民老人第一次坐着私家车外出。一天的时间,他轻轻松松游玩了两个地方。
2014年12月16日,黄老听到沪昆高铁即将开通的消息异常兴奋。“九华这个地方变化太大了,经济发展了,老百姓的日子真好过。我这一辈子很想去杭州、上海、云南,高铁开通后,我也想坐着车去这些地方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