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两农民造出实用秸秆打捆机
今年7月,湘潭县花石镇河湾村农民张新琴、彭建宇两人独立改装的新一代秸秆打捆机试车成功。秸秆打捆机不仅可以解决农民焚烧秸秆之苦,还能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真正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双丰收。今年“双抢”期间,他们帮湘潭县6个乡镇回收了近8000亩稻田的秸秆。
霾源变“金”源
把秸秆从霾源变身“金”源。换作过去,农民出身的张新琴和彭建宇想都不敢想。
令所有人意想不到的是,促成二人将梦想照进现实的,竟是一场不期而至的交通意外。
2013年初夏的一个傍晚,彭建宇搭乘妻子从邻村回家。行至两村交界处时,道路两旁焚烧秸秆升腾起的厚厚烟雾,一度阻隔了两人的回家路。就在两人小心翼翼移动车身时,迎面而来的一辆摩托车因视线模糊撞了上来。事故中,彭建宇的双腿被摔断,他的妻子也因此受了轻伤。
彭建宇告诉湘潭晚报记者,这次交通意外一方面给他带来了身体上的痛苦,但比起个人的生理痛苦,他更忧心于由此带来的空气污染等公共问题。
彭建宇早年在沿海等发达地区曾接触过秸秆回收利用的事例。他发现,如果人们改变一下发展思路,这些堆积在稻田里的废物能制成加强纤维板,或加工成饲料,亦可经深加工变成燃料,还能加工为有机肥料。
然而,碍于现实等原因,家乡农村的秸秆大多被村民就地焚烧,其潜在价值也随着大火埋进了泥土里。
“第一代打捆机”横空出世
有没有一种工具,既能解决秸秆焚烧产生的污染问题,还能因此创造经济效益?
彭建宇第一时间找到了同村搞机械加工的张新琴,想与他合作搞个东西出来。
经过紧张的筹备和外出考察,两人于2014年正式着手秸秆打捆机的研发。可兴奋劲还没过,两人就连番吃了几次哑巴亏。
“南北方稻田质地完全不同,我们一味地照抄北方的秸秆打捆回收技术,结果功亏一篑。”张新琴说,事后,两人将原来组装的机器重新拆解,改为履带式。经反复测量、计算、加工,当年7月底,第一代秸秆打捆机造出来了,可效果不理想,设备虽能干不少活却太不好用,且秸秆回收率也不高。
不知道改了多少次、试了多少回,2014年9月,张新琴和彭建宇终于研制出了第一代秸秆打捆机。经试验,他们改装的这款秸秆打捆机一天能回收10多亩稻草,将其送往市内的草产品加工企业,可获得每吨100元到500元不等的收入。
两年投入30余万元
2015年,历时半年的技术改造、完善,张新琴、彭建宇研制的第四代秸秆打捆机亮相乡野。和过去相比,第四代秸秆打捆机一天可回收四五十亩稻田的秸秆,回收率也从过去的60%提高到了90%以上,秸秆回收价格更是卖到了600元/吨。
今年“双抢”期间,他们研发的秸秆打捆机已帮助湘潭县中路铺、白石铺、茶恩寺等6个乡镇解决了近8000亩秸秆回收问题,创造了可喜的经济价值,张新琴和彭建宇也成了村里的“名人”。
为了研发秸秆打捆机,张新琴和彭建宇先后投入30余万元。现在虽然捣腾出了名堂,且获得了部分村民的认可,但由于技术有限,加之农民对秸秆回收意识较低等因素影响,张新琴和彭建宇只能将设备免费给农民试用。
夜深人静的时候,张新琴常常难以入眠。和他一起开维修店的人,有的已有几十万元的资产,买了车又买了房。而他却守着一堆图纸和一堆零部件,别说效益,就连家底也快掏空了。
如何转化有待探索
“秸秆打捆机的使用前景很广。”市农业委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湘潭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家目前正在大力扶持发展绿色、环保、生态农业,而秸秆打捆机的使用不但能带来经济效益,还有助于改善环境污染问题。目前,我市已有湘潭伟联工贸等多家企业从事秸秆回收利用业务,秸秆回收已成为一项全民关注的“朝阳产业”。
采访中,张新琴和彭建宇曾向湘潭晚报记者透露,他们想建厂生产秸秆打捆机,可是当下他们却得面临包括资金、专利申请等一系列瓶颈。因为“发明的东西再好,也得要获得农机部门的鉴定和推广许可证后才能生产。”
一边有广阔的应用空间,一边却是专利难以转化、资金障碍。矛盾该如何化解?
“经济杠杆是能够撬动农民积极性的。”湘潭大学商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李勇辉听闻张新琴和彭建宇搞发明的故事后,深受感动。他表示,秸秆回收能不能深入到广大乡村中去,关键的问题是要让农民积极参与到回收秸秆当中来。
而这,既需要政府出台相关激励措施,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让农户和收运企业都能享受到实惠。其次,也需社会舆论大力推广节能环保理念,让环保观念从纸质文案转变为深入人心的行动力量。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才能在禁止焚烧的同时,为丢弃的秸秆设计好完整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