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株洲段 禁养的区域有人养猪

24.03.2015  17:43

3月23日,株洲市茨菇塘办事处红旗路社区新塘坡村,猪棚外面的水,已经完全富营养化。图/潇湘晨报记者杨杰妮

  红网株洲3月24日讯(潇湘晨报记者 杨杰妮)3月23日下午,株洲市白石港汽车城段上游约400米处,岸边的一个关着门的棚子里,一群鸭子正看着河水发呆。距离鸭棚50米处的河水里,漂浮着一头死猪的尸体。就在鸭棚和死猪尸体的正对面,是一块巨大的牌子,上面写着“云龙示范区畜禽养殖禁止区”。

   禁养区里,养殖户称已养鸭十几年

  记者在现场看到,鸭棚依水而建,门已被上锁。从门缝往里面看,约30来只鸭子正在悠然自得地看着河水。鸭棚的地面是钢管和铁网做成的,水一冲,鸭子的排泄物就可以直流而下,进入河水里。

  而鸭棚下流过的这条河,正是白石港。白石港是湘江的一级支流。也就是说,从这里流过的河水都将最终汇入湘江。养殖户李祥文的妻子介绍,他们已经在这里养鸭子十几年了,规模基本稳定在2000只左右。在李祥文家中,还有一个鸭圈,李妻说,小的鸭子养在里面,长大了就移到河边的鸭棚里养。

  2013年11月,省政府出台《湖南省湘江污染防治第一个“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要求2013年11月至2015年12月,沿湘江各市政府依法划定规模化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养区。李祥文所在的学林乡镇办的一位工作人员说,去年他们就来做过工作,“要他们(李祥文)不要养了,但因为没有执法权,也没办法。

  面对鸭棚对面的禁止区牌子,李妻承认:“去年政府来说了政策,要我们不要养。”她说,但是家里有两个孩子,一个在长沙读大学,一个还在上小学,全家人都靠养鸭子、卖鸭子生活,如果关了鸭场,“就没有经济来源,饭都没有吃”。

   居民区里建猪圈,猪粪水冲进河里

  除了这个养鸭户,环保志愿者@本人双面胶还爆料,沿河还有好几家养猪的。他怀疑,鸭棚下面的死猪很有可能是上游养猪的养殖户将死猪丢在河里,冲到下游的。

  记者跟随@本人双面胶,跨过汽车城内的株洲市车辆厂专用铁路,进入一片居民区。在这里,一下就发现了4户养猪户。这4户养猪户都有着共同的特点:猪圈用塑料布或棚子盖了起来,沿水而建,都是外地人租房养猪,规模在100多头左右,都用潲水混合饲料喂养。

  住在旁边的一位大妈说,他们这里是茨菇塘办事处红旗路社区新塘坡村,养猪户都已在此扎根很多年,尽管多次投诉,但是根本没人管。“住在这里臭死了,根本开不了窗。”她还控诉,由于养猪很多年,猪粪便把水沟都堵住了,水也走不动,都是臭的。

  另外一位姓刘的居民介绍,“以前因为告状,这些养猪场关过一次,但过了一年多又开了,现在这些水流进白石港,鱼都死了。”记者走访时,附近居民纷纷表示,希望有人能管一管这些建在居民区里的猪圈,还他们一个干净的居住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