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北去”系列报道之生态篇:绿水青山润湖湘

14.09.2015  11:06

郁郁葱葱的常德市德山孤峰岭。郭立亮 鲁米 摄

9月11日,长沙市湘江风光带天心段,维修工人正抓紧时间对破损部位进行换新。长沙市通过规划控绿、清脏播绿、拆违建绿、择空补绿、见缝插绿、垂直挂绿,计划用3年时间新增绿地1800公顷,建成各类公园100个。湖南日报记者 李健 摄

湖南日报记者 曹娴

湘江北上,入洞庭,汇长江。近年来,湖南加大水、大气、土壤治理,加强环境监管;改善城市生态,提质农村环境;探索生态建设长效机制……全省环境质量稳步好转,呈现天蓝、地绿、水清、人和的美好景象。

源头治理,湘江水质总体变优

初秋的清晨,记者走进湘潭竹埠港,绿荫浓密,清风拂面。正在包饺子的一家早餐店老板告诉记者,一年前,这里28家污染化工企业全部关停,现在生意虽然比以前少了不少,但环境变好了,住得舒服了。

竹埠港所依傍的湘江,是湖南的母亲河。然而,这条河流一度饱受重化工业的污染。为还一江清水,2013年,湖南省政府将湘江保护与治理作为“一号重点工程”,其中第一个“三年行动计划”的首要任务就是“堵源头”。

湘潭竹埠港、株洲清水塘、衡阳水口山、娄底锡矿山、郴州三十六湾这5大重点污染区域,正是“堵源头”的“主战场”。经过近3个年头的努力,昔日贴在三湘大地上的这几块“牛皮癣”,已然脱胎换骨。

在竹埠港,第一期100多亩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工程已经启动,总共8.2平方公里的污染区域将在3至5年内全部治理完成。而距离竹埠港不远处,一期规划约1500亩的中国(中部)岳塘国际商贸城正在崛起。昔日湘江边的“生态炸弹”,即将华丽蜕变。

沿江而上,株洲清水塘已关闭退出涉重金属企业130家,完成了一批重金属污染治理项目,正在实施多个片区的土壤修复工程;在“世界铅都”水口山,企业搬迁入园,废渣深山填埋,河流改道清淤,湘江在当地松柏断面的水质已由2007年的Ⅴ类提高到现在的Ⅲ类;郴州三十六湾、娄底锡矿山努力偿还污染旧账,绝不再添新账,通过生态修复让“伤痕累累”的工矿区重披绿装。

据统计,五大重点区域共安排重金属污染治理项目315个,投入资金48亿元,目前已完成一半。2010年以来,湘江流域累计淘汰关闭涉重企业1013家,有效阻断了污染扩散的源头。

监测显示,今年上半年,湘江流域42个省控监测断面中,Ⅰ至Ⅲ类水质断面39个,达标率为92.8%,比上年同期提高4.8个百分点。作为全省4300多万居民饮用水源,湘江流域水质总体为优。

漫江碧透”的湘江,重现“鱼翔浅底”画面,湘江流域鱼类资源量以每年5%左右速度递增。

美丽宜居,天蓝、地绿、水清

真是人间仙境!”9月13日,长沙市人民东路一侧宽达17米的绿化带中,水雾缭绕,景致错落,走入其中的市民不由地赞叹。

雪松、香樟、玉兰、水杉等乔木树种,配以多个品种的花灌木和地被,人们可以四季观景、常年赏花。”长沙市芙蓉区园林局局长朱卫东向记者介绍。

人民东路立交桥以东沿线的两旁,以前只有简单的行道树以及大量的违章建筑。今年来,通过增绿添景,这段长约5.9公里的道路两侧,分布有8个游园,优化及新增绿地约17公顷。

人在城中,城在绿中。这只是长沙市3年造绿大行动的一个美丽缩影。通过规划控绿、清脏播绿、拆违建绿、择空补绿、见缝插绿、垂直挂绿,长沙市计划用3年时间新增绿地1800公顷,建成各类公园100个。

城市变绿,乡村变美。近两年,我省在28个县(市、区)8000个行政村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生活污水净化处理,不再横流;垃圾分类减量处理,变废为宝;饮用水水源地逐个建起保护围栏;禽畜水产养殖污染进行无害化处理……“环境革命”换来乡村如画,受益人数达1000万。

蓝天白云之下,越来越多的时候人们可以放心深呼吸。高颜值的蓝天,是今年来微信朋友圈当之无愧的主角之一。上半年,全省14个市州所在地城市无一天严重污染天气,空气质量平均达标天数比例为71.8%。7月份,长沙、株洲、湘潭等6个环保重点城市的空气质量平均达标天数比例比去年同期上升4.2%。

环境变好,显露在天上,也倒映在水中。

这个夏天,开业仅3个月的常德欢乐水世界迎来了70万游客,水欢人畅。水世界所在的柳叶湖,曾经餐饮船遍布、厂矿污水潜流、湖面渐淤渐狭。眼下却是另一番风景:环湖游道蜿蜒曲折,湖岸山环水绕;湖畔垂柳拂岸,莲荷溢香,湖体水质从劣Ⅴ类提升到了Ⅲ类。常德市的滨湖公园、朝阳湖、穿紫河等城市水体、水系,由臭水变清流,水体透明度达到1米以上。

任重道远,绿色湖南正崛起

7月,株洲的空气质量名列省内前三。曾经的“全国十大空气污染城市”,如今蜕变为“全国文明城市”;曾经资源外流的城市,华丽转身为“全国十大最具投资价值城市”。

9月初,记者来到株洲市两型办,一份株洲市生态文明体制改革“1+5”实施方案摆在案头,目前正在广泛征求意见,预计年内可以发布。这份改革方案包括一个总体方案,以及今明两年要重点突破的5项改革,分别是重要自然资源资产产权登记制度、两型技术及产品发展和应用机制、绿心地区林地生态补偿制度、生态文明执法联动机制、生态文明建设考核评价制度。

这既是行动路线图,也是任务责任书。”株洲市两型办改革政策科科长张旭介绍,目前,生态信息、数据链共享平台,生态环境预警机制,政策支持两型技术推广等举措,正在逐步落实并发挥积极作用。

湖南,正在朝绿水青山的未来大步前行——

全面完成湘江保护与治理的“第一个三年行动计划”,继续抓好深化涉重工业企业整合整治、加快推进5大重点区域整治工程、湘江两岸城镇污水处理设施配套建设、两岸规模畜禽养殖退出和治理以及支流超标断面污染源头排查整治等5件大事。

史上最严环保法”成治污“杀手锏”。我省环保部门与公安部门在省、市、县三级建立环境保护工作联络室,让司法联动“一盘棋”,环境违法“无处可逃”。同时,我省制定出台了《湖南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试行)》、《湖南省重大环境问题(事件)责任追究办法(试行)》,进一步明确了环境保护的层级责任、追责情形、问责方式等,建立了各级政府守土有责、相关部门各司其职的责任体系,在全国首开先河。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坚持“保护第一、生态优先”理念,科学开发和合理利用湖区资源。包括编制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环境综合整治方案;加快洞庭湖湖体富营养化治理、百湖湿地修复和污染土壤集中治理等重点项目的实施,恢复洞庭湖湿地、试点区域污染土壤的生态功能,提升环湖森林生态功能,保障洞庭湖生态安全等。洞庭湖周边城市,如常德严格实行商业项目“水体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近3年仅市本级否决水污染型建设项目40多个,在项目环评时将总量指标前置;岳阳将“见山不挖、见水不填、见树不砍”作为该市生态建设的规矩,成为被驻华大使馆赞誉的“向世界推荐的最佳生态城市”……

近日,《湖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5-2020年)》(征求意见稿)已通过专家评审。可以看到,生态文明理念融入我省城镇化全过程,我省城镇化将构建“一湖三山四水”的生态安全格局,即洞庭湖未来5年要打造成湖边城镇重要的“绿肺”;武陵-雪峰山、南岭山区、罗霄-幕阜山区要打造成为保持水土、美化环境、减灾防灾的多功能城镇绿色屏障;湘、资、沅、澧四水要成为集生态、文化、休闲功能于一体的绿色清水长廊。到2020年,要实现湘江干流水质基本稳定在Ⅲ类,部分河段达到Ⅱ类标准。

■记者手记

好生态是最大民生福利

曹娴

沿湘江一路走访,记者常能看到一张张幸福的笑脸,因为在他们的身边,门前河湖不再污水横流,而是碧水涟涟;矿区不再满目疮痍,而是重披新绿;农村不再垃圾遍地,庭前屋后草木葱茏……

放心地喝下每一口水,呼吸每一口空气,就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可以说,好的生态,就是最大的民生福利。

近年来,湖南在生态保护与治理方面不遗余力,卓有成效,给人民群众带来了不少实实在在的好处。

然而,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还有不少。曾经粗放式发展模式导致我省污染点多、面广、程度深,污染治理历史欠账较多,治理难度较大。同时,新的发展也不可避免带来一些新的问题。如,尽管国家和湖南省对洞庭湖水生态环境问题高度重视,曾多次采取专项整治遏制湖区水环境恶化的趋势,但洞庭湖“水危机”日益严峻。

环境保护与治理,需严字当头。工业点源、农业面源、城镇污水和垃圾、农业养殖……污染源太多,而环境的承载能力有限。这就需要环保部门严把环境准入关,严控新增污染源;环保执法要更加“给力”,真正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让涉污企业不敢再“任性”。我省已经出台环境保护责任体系的两个配套文件,今后还需将制度实施落到实处,真正做到源头严控、过程严管、后果严惩。

环境保护与治理,注定是一场持久战。只有划定制度“红线”,才能长久守护绿水青山。我省在健全污染减排倒逼机制,加快推进节能减排,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及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完善相关激励和约束政策等方面,还需积极探索,不断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