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印发《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总体方案》

16.11.2018  17:53

   相关链接: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总体方案》的通知

  红网时刻11月15日讯(记者 刘玉先)近日,国家发改委印发《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总体方案》(简称《方案》),《方案》对湖南更好承接产业转移、打造开放高地、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总面积12.1万平方公里,2017年常住人口3234万人,地区生产总值1.1万亿元,分别占湖南省的57.2%、47.1%和31.7%。

  湘南地区包括衡阳市、郴州市、永州市,是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沿海地区特别是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重点区域,自2011年国家设立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以来,承接规模、产业层次和发展质量不断提升,为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发挥了积极的引领示范效应。毗邻湘南的湘西地区包括湘西自治州、怀化市、邵阳市,具有承接产业转移的独特优势和良好基础。

   2025年基本建成,成支撑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增长极

  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地处我国中西部与东部沿海交汇的前沿地带,位于长江经济带和珠三角经济区、福建海西经济区和成渝经济区的结合区域,近年来已基本形成铁路、公路、航空互联互通的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体系。

  湘南地区的先进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矿产品深加工和新能源等产业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竞争力,湘西地区的一般制造业、农产品加工业、生态文化旅游、医养健康(中药材)等产业拥有良好的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

  《方案》提出,到2020年,示范区在承接产业转移、促进区域协同联动、优化营商环境、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和进一步扩大开放等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果。引进60家以上的世界500强企业。

  到2025年,示范区基本建成。引进80家以上的世界500强企业,经济发展充满活力、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基础设施高效互联、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生态环境更加美丽,形成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和全面开放新格局,对中西部地区的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成为支撑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增长极。

   因地制宜承接发展装备制造业、新材料等11大行业

  《方案》提出,依托示范区现有产业基础和劳动力、资源等优势,围绕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力有序承接东部沿海地区转移趋势明显的产业,增强对加工贸易产业的吸引力,因地制宜承接发展装备制造业、新材料、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轻工纺织、农产品深加工和食品制造业、矿产开发和加工业、现代物流业、健康养老产业、文化旅游业、现代农业。

  同时,优化产业承接布局,依托各县(市区)已有的各类开发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培育地方特色产业,打造规模化的特色产业集群,形成“一县一产业”“一园区一特色”的承接发展格局,发挥对示范区建设的多点支撑作用。以“抓龙头、带配套”的发展思路,通过承接一批重点项目,吸引上下游配套产业入驻,实现县域工业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的坚实发展,力争形成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支柱产业,打造一批在湖南乃至全国都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县域经济强县。

   省级园区重点承接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加工贸易

  各大园区是承接产业转移的主战场。为此,《方案》提出,转变以政府为主的园区建设模式,采取特许经营、投资补助、资本合作等多种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园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方式多样化,推进园区运营管理主体的股份化、社会化、市场化、企业化。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承接发展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积极吸引研发、营销、服务等环节转移。省级各类产业园区重点承接发展科技含量较高的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加工贸易。

  引导高端高新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向区域中心城市及周边园区布局,推动装备制造、有色精深加工、资源化工等重化工业及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向郴州市、衡阳市开发区等产业园区转移,引导生物医药、纺织轻工、优势农产品加工等产业向永州市、邵阳市、怀化市、湘西自治州开发区等产业园区转移,促进现代物流、高端制造业生产加工环节、制造业龙头企业向交通沿线城市和县域特色园区转移。

  《方案》还从优化营商环境、深化开放合作、建设承接平台、提升承接能力、推进绿色发展等方面提出具体目标和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