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精准扶贫开启湘西小康攻坚路:从"漫灌"到"滴灌"
花垣县排碧乡十八洞村,苗族妇女在加工苗绣产品。(资料照片)张耀成 摄
新华社记者 邹云 李丹 丁文杰
新修的石板路,新刷的竹篾墙,新添的青片瓦,在春天阳光映照下,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像一幅写实山水画。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十八洞村考察调研时,作出“精准扶贫”重要指示。一年多来,湖南省从这里开启湘西扶贫新征程,全力探索可复制的扶贫经验。
精准识别:
找到最需要帮扶的群体
武陵山深处的十八洞村是个纯苗族村寨,2013年人均纯收入还只有1668元,不少人家唯一电器是电灯,泥巴糊的墙四处漏风……
以前贫困户主要由村支两委申报,容易片面、主观甚至“优亲厚友”。十八洞村扶贫工作队队长龙秀林说,2014年十八洞村开群众大会,让互相知根知底的群众自己评贫困户,评出对象在村里张榜公布,识别出贫困户120户483人。
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委书记徐守盛说:“农村每家每户家庭结构发生很大变化,生产要素不一样,每个成员教育程度不一样,根据国家标准,我们一家一户去识别。”
十八洞村精准“识贫”,在湖南被广泛复制。截至去年底,湘西州完成了1200个贫困村和73.43万贫困人口的精准识别、建档立卡。湖南省则在对贫困人口和贫困村识别确认后,建档造册登记贫困人口596万,彻底摸清了贫困人口家底。
精准帮扶:
“精准识别后就要精准帮扶,分类施策。”徐守盛说,每家每户都是市场主体,情况各不相同,必须按照每家每户的实际情况,根据不同技术、劳动力、生产能力等要素,扶持特色产业。
海拔1000多米的凤凰县腊尔山地区住着6.5万苗族同胞,2011年前有约半数深度贫困。根据当地自然条件,政府引导和扶持农民种植高山蔬菜、中药材,养殖黑毛猪等,一些贫困户从农民变“合作社员”乃至股东,生存状态发生了很大变化。
腊尔山镇追高鲁村的黑猪生态养殖场的生猪每公斤价格达40元,购买者络绎不绝。追高鲁村村民说,以前只有“三子”——谷子、豆子、包谷子,现在添了“四好”——住上好房、走上好路、喝上好水、吃上好饭。
对地处高寒山区的贫困户,湖南还力推生态移民。徐守盛说,他在湘西调研时,有一个高寒山村约200户人家,修条路上去需花费900万元,把村里人移民下来的花费不到700万元,对于这样的贫困村,生态移民是最后的脱贫之路。
“精准扶贫新战略眼下正在湘西收获成效——依托自然风光,凤凰古城、里耶古城、老司城等相继成了旅游金字招牌;依托绿色生态优势,龙山百合、泸溪椪柑、保靖黄金茶、古丈毛尖茶、凤凰红心猕猴桃等特色产业发展迅猛。” 湘西自治州州委书记叶红专说。
2014年以来,湘西一举扭转了近5年来持续低迷的状态,优势产业取得突破、工业实现企稳回升、农业生产稳定、旅游持续高增长,基础设施得到改善,社会保障水平和人口素质有了提高。
2014年,湖南全省有100万贫困人口摘掉了“贫困帽”。
精准管理:
不把扶贫资金当“唐僧肉”
门口挂着红灯笼,门上贴着红喜字。这是记者前不久在十八洞村采访时,在贫困户施全友家看到的情景。
去年,43岁的施全友一家被“识别”为贫困户后,靠着9000元补助和干部、村里的帮扶,入股猕猴桃合作社,办了农家乐,今年娶媳妇“脱了光”,春节过得喜气洋洋。“去年农家乐生意好时,我每个月能赚3000块呢!”施全友乐呵呵地说。
徐守盛介绍,精准扶贫必须精准管理。湖南对扶贫资金、扶贫项目等,实行“两公开一监督”,公开办事程序,公开办事结果,接受社会监督。将有限资金用在真正扶贫对象身上,切实起到减少和消除贫困作用。
来自湘西的全国人大代表田儒斌、叶文智等人说,湘西精准扶贫从“给票子”变为“给路子”,从“拿钱”变为“生钱”,湘西人开始找到脱贫致富的“金钥匙”。
“湘西这个‘穷窝窝’开始打破‘年年扶、年年贫’的魔咒,趟出了一条可复制的精准扶贫之路。”全国人大代表、湘西自治州州长郭建群说,湘西规划2020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000元,贫困发生率控制到4%以内,基本公共服务主要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省长杜家毫表示,湖南将坚持把湘西作为全省扶贫攻坚主战场不动摇,走出一条贫困地区转型发展的新路子,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不让湘西掉队。
(据新华社3月11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