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湘潭经开区:拆迁农民的幸福新生活
湘潭经开区居民在社区公园内翩翩起舞。 钟泉 摄
在湘潭经开区,使用公共自行车作为交通工具,已经是普遍现象。 钟泉 摄
工作人员正为征拆群众办理养老保险。 钟泉 摄
中新网湘潭11月6日电 题:湖南湘潭经开区:拆迁农民的幸福新生活
记者 邓霞 刘双双 通讯员 钟泉
从起早摸黑与锄头、铁锹打交道,到按时上下班,饭后打陀螺、羽毛球;从聚少离多、害怕过年过节,到儿孙绕膝,家门口就业读书;从靠天吃饭的农民生活,到享受免费电视、免费医疗的市民新生活……
短短几年,家住湖南湘潭经济技术开发区吉利社区的唐应军老人做梦也想不到,自己的生活会发生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11月6日,记者走进湘潭经开区,与62岁的唐应军老人扯家常、聊变化,感受这个普通市民的幸福生活。
从农民转变为市民,生活越来越好
几年前,还是湘潭九华民乐村村民的唐应军带着忐忑的心情签字同意拆迁,用征拆款在湘潭经开区杉山世纪广场购置了新房。
从农民转变为市民,搬迁伊始,许多生活习惯让唐应军还不太适应。没多久,在自己的申请和社区的推荐下,唐应军找到一份保洁工作,每月有1800多元钱的收入。
与稻田打了一辈子交道的唐应军,如今迷上了打羽毛球。晚上,他喜欢坐在沙发上看新闻,能收到170多个频道的免费电视足以让他了解每天的国内外大事,听听喜欢的戏曲。闲暇日,他骑上园区内免费的公共自行车去其他社区“串门”,便捷又健身。
看到经开区的快速发展后,外出广州打工15年的儿子唐鑫旺今年初带着老婆、孩子结束了在外飘泊的生活,在园区内顺利找到了一份收入不菲的工作。孙子回来读书还可以享受12年义务教育,读高中也全免费。
“老有所养”曾是唐应军拆迁时最为担忧的问题。但从今年开始,他的这个顾虑也被彻底打消了。“我今年62岁,老伴57岁,两个人每月加起来能领1400元养老金。”唐应军还乐呵呵地告诉记者,听说园区正在安装WiFi,以后不论是在公共场所还是在家,都可免费使用,自己也赶紧去买个高级手机,学一学,赶赶时髦。
唐应军如数家珍地向我们诉说着自己的幸福生活:社区里有干净整洁的街道,充满文化氛围的休闲场地,齐全实用的健身器材;园区公交车免费乘坐;社区医生定期上门量血压、做体检……
在湘潭经开区,唐应军老人的幸福并非个例,他只是这一个区域内幸福群体中的普通一员。这得益于该区推行的“住有所居、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困有所济”等一系列民生政策,为这里的农民真正转变为市民创造了优良条件。
享受系列民生产品,持久幸福有保障
从一片荒山野岭,到迅速成长为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湘潭经开区经历了从农村到城市、从农民到市民、从农业到工业的“三个转变”。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少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
“着力抓民生工程建设,就是要注重普惠性,使受益人口增多、受益面扩大,受益的质量更高,让千家万户都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湘潭经开区党工委书记喻湘介绍,园区的发展必须秉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努力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
“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是千百年来老百姓不变的期盼。为此,湘潭经开区投入2.7亿元资金奖励自建、两型安置居民缴纳养老保险,实现征拆群众享受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全覆盖,为拆迁群众彻底解决了后顾之忧。其中,2000余名符合条件的老人由园区全额出资缴纳社会养老保险,不花一分钱便能从今年1月开始按月享受养老金待遇。
针对看病难、看病贵等难题,湘潭经开区率先全面实施村卫生室基本药物制度,全面实施基药零差率销售,管委会以购买其服务的方式给予补助。此外,群众还可在基层卫生机构享受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预防免疫、0~6岁儿童健康管理等11类42项免费服务。值得关注的是,经开区还引进了湘潭市中心医院,将打造一所高档次的医院,满足区内以及周边居民的医疗需求。
“免费时代”成为湘潭经开区幸福民生的新名词。不论是建成区,还是农村,孩子入学都可以享受12年义务教育,高中三年也免费。同时,湘潭经开区正着手构建起幼儿、小学、初中、高中、专科、本科一条龙的高端品牌教育体系,打造湘江边上的教育高地;从2013年7月1日起,由经开区买单,凡是经开区辖区内的居民住户可免费开通高清数字电视,近200个频道丰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去年8月,首批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设置了50个自行车自助租赁站点、1100辆公共自行车,基本覆盖了建成区内人流聚集的主要地段,民众可以免费办卡租用;共有4条公交线路26辆公交车全面覆盖经开区建成区,在九华的所有人均可免费乘车,大大方便了园区企业职工和社区居民。不仅如此,经开区还会在建成区与生态保育区之间修好通道,开通公交车,方便村民的出行。
“我们的目标是要让农村群众享受到与城市同质化的资源与待遇,共享发展成果。”喻湘说,在湘潭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我们要以吸引人们向往在经开区生活为目标,提供系列民生新产品,让经开区成为投资兴业的乐园、安居乐业的家园、生态宜居的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