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湘江新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破题
长沙晚报讯(记者 周小华 通讯员 郭丁文)如何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机遇?日前出台的《湖南湘江新区党工委、管委会2016年工作要点》(简称《要点》)要求全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将设立湖南湘江新区城市发展基金和产业发展基金,夯实产业平台。
两端发力
保持“中高速”迈向“中高端”
据了解,按照“稳住”、“进好”、“调优”的总体要求,湖南湘江新区2016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00亿元以上,比去年增长1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00亿元,增长20%;规模工业增加值950亿元,增长11%;财政总收入241亿元,增长11%。
为达成目标,新区将按照“主动减量、优化存量、引导增量”的要求,实现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扩大有效需求与提升有效供给两端发力,强力推动经济增长保持中高速、产业发展迈向中高端,形成层次更高、结构更优、竞争力更强的现代产业体系。重点支持和发展智能制造产业园、移动互联网产业园、军民融合产业园、证通电子产业园、智能家电产业园、节能环保和新能源产业园、湖南智能交通产业园等专业园区和长沙高新区国家新材料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基地、宁乡高新区国家级节能环保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望城经开区国家有色金属新材料精深加工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等产业基地。
为优化产业结构,新区加快发展优势产业,大力发展新兴产业,重点发展服务产业。在新兴产业发展中,突出华曙高科、中国通号、中兴通讯等引领性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发挥长沙智能制造研究总院、湖南(航天)新材料技术研究院等产业研究院的研发优势,形成以先进装备和智能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与节能环保、新一代电子信息等为重点的新兴产业集群,构建多点支撑的新兴产业发展格局。发展服务产业方面将实施“制造+互联网+服务”工程,发展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科技研发、检验检测、商务商贸等生产性服务业;顺应消费多元化、个性化导向,大力发展体验型、休闲型经济,发展文化教育、旅游度假、医疗健康、高端商贸等生活性服务业,创造新供给,满足新需求。
“输血”实体经济
设立城市发展和产业发展两大基金
新区坚持问题导向,围绕重点行业、重点产品、新兴业态,多措并举打好“组合拳”,减少要素供给限制,增强市场活力。编制和实施新区金融发展规划,创新金融工具、丰富金融业态,在做大做强金融业的同时更好地为实体经济“输血”。设立湖南湘江新区城市发展基金和产业发展基金,拓展融资租赁和海外融资途径;支持新区所属国企组建金融控股公司,拓展新区辖区内银行新增网点;发挥湖南湘江新区管委会融资牵头人的作用,提升区县、园区的融资能力;优化融资结构,提升开发性金融机构支持新区发展的主渠道作用,创新开发性金融产品,打造全链条融资新模式。
同时,《要点》要求优化发展环境,为实体经济松绑。整合和出台湘江新区优惠政策体系,积极落实国家降税减费、降低电力价格、降低资金成本和交通物流成本等企业减负的行动计划。力推房地产业去库存,加快农民工进城、创业者兴城、高端人才旺城,打通棚改、保障房和去库存通道;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顺应市场规律调整营销策略,出台支持农民工落户、购买商品住房、租赁保障性住房、鼓励改善性需求等方面的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整合现有行政资源,提升政务服务窗口,实现行政审批服务一个窗口对外和一站式集中办理;优化审批环节,简化审批流程,下放审批权限,提升办事效率,打造审批事项最少、管理效率最高、服务质量最优的国家级新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