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田间地头活力来——春耕一线看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变化

12.04.2017  17:11
   

湖南日报记者  张尚武  通讯员  刘军


4月上旬,春耕大忙。洞庭湖平原,早稻秧苗开始机插。

对农民而言,今年种粮或将面临更多变数。早籼稻高仓满储,市场行情难见乐观;稻谷最低收购价下调,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导向十分明显。

作为“水稻第一省”,湖南如何激发田间活力,引领种粮农民增收?新形势下,农民种田又有哪些新花样,如何谋求高效益?

日前,记者奔赴春耕生产一线,对话农民、合作社、专业服务组织,捕捉广袤田野的新变化。



早籼稻看跌,种什么品种,种粮大户多费脑筋

150亩再生稻已在育秧,200亩优质中稻签了订单,还有150亩水田到底种什么,韶山市杨林乡白翎村的种粮大户庞建文仍未拿定主意。

从政策、市场来看,普通稻谷价格将往下走。”今年,庞建文以每亩400元的价格,新签了300亩水田,流转面积达到500亩。随着规模扩大,种粮风险增加,这使他在品种选择上比往年更费脑筋。

早籼稻压库严重,国家对早籼稻最低收购价已连续两年下调,每50公斤从135元降至今年的130元。

降幅虽不大,但政策导向十分明显。”省粮食局局长张亦贤称,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从单一的托市收购转变为优质优价的市场化运作。

促进粮食去库存,省农委提出,今年湖南高档优质稻将发展到1000万亩,推广再生稻200万亩,引导农民主动调结构。

开春以来,庞建文一直在琢磨:种什么品种,效益才更好。在当地农技站的引导下,他今年种了150亩再生稻。

农技站推荐的再生稻品种,头季可达600公斤、再生季近400公斤,产量接近双季稻。”庞建文反复对比,再生稻只需一季成本,却有两季收成,而且米质更好,效益高于种双季稻。

前不久,庞建文又与韶山中森公司签订单,安排集中连片的200亩,种植公司指定的优质中稻,优质优价有保障。

对于剩下的150亩,乡农技员建议,种植优质稻“农香32”。令庞建文纠结的是,“农香32”米质虽好,但单产较低。如果没有大公司收购,加工不出高档米,效益会大打折扣。

对种什么感到纠结的大户,不只庞建文。种什么、怎么种,在转型的关口,种粮大户们都需要慎重选择。选对了,将收获增收的喜悦;选错了,将承担亏本的苦果。

离庞建文不远,韶山市清溪镇杨荣村的欧强,流转水田650亩。为了分散风险,他的选择是,双季稻、优质中稻、再生稻各占三分之一。

如今,怎样种田才稳赚钱?只有产量高一点、质量好一点、农资省一点、人工低一点,种粮才会有效益。为此,欧强与湘潭市供销社的惠农公司合作,争取农资优惠供应。

对于农产品,关键是要卖个好价钱。”在省水稻权威专家赵正洪看来,埋头种水稻,抬头看行市。种粮大户的纠结,将促进水稻生产提质增效。



吃“套餐”、吃“点菜”,农民纷纷找“田保姆

过去,一户农民种田10亩,就会累得“直不起腰”。如今,大户种田上万亩,也能悠闲自在。

在洞庭湖区的澧南垸,记者见到了全省最大的种粮大户童珍。谈起种粮的事,她笑称,自己只当“甩手掌柜”。去年5月,童珍与另外2名合伙人,成立巨隆农林公司,以每亩500元的价格,整体流转澧县澧南垸1.9万亩水田。  如此大规模种田,怎么种?童珍说,很简单,交给“田保姆”。

她所说的“田保姆”,就是锦绣千村联合社,专门为农民种田提供土地托管社会化服务。

近几年,农村土地流转加快,全省逾四成耕地流向大户、合作社。大户种田动辄数千上万亩,迫切需要社会化服务。切合这种需求,全省供销系统发挥为农服务主力军作用,以项目、资金扶持,推进土地托管,锦绣千村等一批“田保姆”应运而生。

常德市供销社参股35%的锦绣千村联合社,在澧县设立了城头山、大堰垱、小渡口、官垸4个为农服务中心,分别辐射周边3公里以内的农田,土地托管面积逾40万亩。

合作社、大户帮农民种田,我们为合作社、大户打工。”锦绣千村理事长龚佑琼介绍,她们提供专业化服务,种粮大户可吃“套餐”,购买从种到收全套服务;也可吃“点菜”,只购买某个环节的作业。

今年初,巨隆公司就购买了锦绣千村的种田“套餐”:每亩480元。由巨隆公司指定品种,双方约定产量;从种到收都由锦绣千村联合社负责,减产要补损,增产可分红。对比市场价,“套餐”各项成本要低10%,巨隆公司认为有利可图。而龚佑琼看好规模效应,也觉得合算。

比起土地流转,我省土地托管规模还不大。”省供销社主任曾震亚称,社会化服务是现代农业的核心内涵,从湖南来看,这是短板中的短板。推进土地托管,拉长这块短板,将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对散户而言,种田效益低,容易把种田当副业;对大户和合作社来说,如果管理跟不上,就会减产亏本。有了“田保姆”,不管散户大户,都可吃“套餐”或吃“点菜”,真正解决种田规模经营的问题。

目前,省供销系统已在全省扶持68家“田保姆”,今年土地托管总面积达到300多万亩。


养过泥鳅和青蛙,稻田“”出小龙虾

洞庭湖区的稻虾套养基地,依然听不见犁耙水响。

在安乡县大湖口镇潭子口村,楚源公司建起1000亩稻虾套养示范基地。与传统稻田不同,一条深1.8米、宽4米的水沟,将整个水田包围;水沟里,小龙虾在静悄悄长大。  4月8日,基地技术员刘亮照例巡查。他从水沟里捞起一只小龙虾,看了看规格,预计4月20日第一批小龙虾可上市。

站在田埂上,楚源公司董事长余霞估算,亩产小龙虾150公斤,收入7000余元。仅此一项,基地产值逾700万元。

2014年,余霞从城市房地产业抽身,返乡种田。在安乡县大湖口、官垱等地,他流转耕地5000多亩,开始种水稻。  如何把田种出效益来?从小在水边长大的余霞,第一年在稻田套养泥鳅。泥鳅养得好,引来天上飞鸟,吃掉一大半,当年亏本。第二年,他又在稻田养青蛙,大蛙吃小蛙,收益也不佳。

2016年,余霞在稻田试养小龙虾,获得成功。小龙虾属杂食动物,繁殖快、少天敌,即使粗放粗养,亩产也能达到100公斤。

安乡是个水窝子,稻田套养小龙虾是绝配。”余霞介绍,5月底小龙虾上市完毕,田里种水稻,留少量种虾与水稻共生。10月份,水稻快成熟,放水干田,种虾入水沟。水稻收割后,田里再灌水,让小龙虾繁殖、育苗、长大,到来年4月上市,实现“一水两用、一地两收”。

水稻生长期,种虾入田吃杂草、害虫,减少打农药。小龙虾在田里爬来爬去,松泥、通风,利于水稻高产。楚源公司的稻虾套养基地,全部种植高档优质稻“玉针香”,去年单产达到400多公斤,开发的生态香米每公斤售价56元。

眼下,小龙虾风靡餐桌,价格好、不愁销。去年,整个洞庭湖区稻虾套养面积24万亩,今年突破30万亩。

楚源公司的稻田养虾,引发了示范效应。在省、市、县供销社的大力支持下,楚源公司采取土地托管的模式,带动周边5000亩稻田养虾,农民每亩收益不低于5000元。

种优质稻、养生态虾,‘楚源模式’创造了很好的样板。”省供销社副巡视员程念贵称,按省里规划,今年全省稻田综合种养要达到200万亩,亩均增收1000元以上。除稻虾外,还要发展稻鱼、稻鳖、稻蛙、稻鳅,实现“优的多起来,多的优起来”。


种田各有各的套路,千万不能坏了田底子

春风吹,地温升。近半个月,益阳市赫山区种粮大户刘进良起早摸黑,忙着把牛粪施到田里。

作为全国种粮标兵,刘进良通过对比发现,稻田施猪粪不如牛粪好。两年前,他开始养牛,牛群现已扩大到52头。

按每头牛供8亩,52头牛可保400多亩田的供肥。”刘进良说,土生万物,地产千粮。种地更要养地,千万不能只施化肥,否则长久下去就会坏了田底子。

今年,刘进良种了1770亩地。为了给耕地补充有机肥,他努力打石灰、沤凼肥、施草木灰肥,稻鸭共生不打农药,申报绿色食品基地。

草籽种三年,差田变好田。在湖区主产粮县汉寿,种粮大户们爱上了绿肥。

去冬,汉寿县播种5万亩红花草籽,今春全部犁翻沤绿肥,为耕地补充“营养餐”。大南湖乡蒋家山村种粮大户张昌元告诉记者,如今政府不再催耕催种,而是提倡“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近两年,他流转的800亩水田,年年种红花草籽沤绿肥,耕地地力得到提升,水稻长得好,病虫害也少了。

在长株潭地区,生态种稻深受人们追捧。不少农庄在网上招租,市民花2000元租一亩田,交农庄代种,也可亲身体验农活,水稻少施化肥农药,确保吃上“放心米”。韶山中森农业公司主打绿色牌,负责人欧海斌称,公司1.6万亩优质稻种植基地,通过化肥农药做“减法”,开发高档生态米,带旺“乡村游”,实现了收入做“加法”。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三湘大地,农民种田主打生态牌,唱休闲农业戏,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为内涵,带动乡村旅游,“接二连三”描绘亮丽新风景。

 
常德审计:推动市属国有企业“瘦身健体”规范运行
     下发15张审计调查表,全面摸清国有企业家底;报送的23篇审计要情和专报全部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促进市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出台制度18项,促进企业完善政策制度33项;揭示大量违纪违法问题,挽回经济损失2.审计厅
宁远县:三向发力抓整改 联农带农促增收
     永州市宁远县以乡村振兴相关政策和资审计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