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湖南文物价值解读与传播大赛启幕 用143万奖金寻找“优秀解说词”
“首届湖南文物价值解读与传播大赛”在长沙启动。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励小捷出席并讲话。
湖南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李晖出席并讲话。
启动仪式上,湖南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张志初(右一),省地方志编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易介南(左一)为知名文艺评论家、湖南日报《湘江》周刊主编龚旭东(右二)、湖南省博物馆原副馆长刘小豹两位评委代表颁发聘书。
华声在线6月6日讯(记者 刘玉锋)讲文物故事,知家乡历史。6日上午,“首届湖南文物价值解读与传播大赛”在长沙正式启动。这是湖南省迎接“中国第11个文化遗产日·湖湘文化遗产月”系列活动的四大板块之一,也是全国“文物价值研究与传播计划”项目的试点工作。
大赛历时6个月,从即日起到12月30日结束,设置了“入围作品奖”“优秀解说词”和“优秀讲解员”3个奖项共670个名额,奖金额共计143万元。
全省的文物保护工作者、退休教师(干部)、高校在校学生、广大文物爱好者等社会各界人士均可报名参加。专家评审团将由文物专家、大学教授、知名主持人等组成。如果你想了解详情,参与活动,可登陆红网查看。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励小捷,湖南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李晖,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张志初,省地方志编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易介南,省文化厅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陈远平,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中南传媒董事,红网党委书记、董事长舒斌等领导出席启动仪式。
设600篇入围作品奖,奖金每篇2000元
启动仪式上,李晖介绍,湖南历史悠久、文物资源丰富,现有不可移动文物点2万多处,县级以上各级文物保护单位6000多处。但是,我省大量的文物保护单位,特别是省级以下的文物保护单位,存在研究不深入、阐释不准确,甚至没有解说词的问题,有些单位虽然有解说词,但不够准确,不够全面,需要进一步深化和完善。
此次大赛不仅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还能大力推动文物保护单位的历史、艺术等方面的研究。活动提倡“当地人写当地文物,当地人讲当地文物”。主办方将优先选择湖南具有参观旅游价值、尚未进行历史文化研究,且没有解说词的古建筑、古遗址、近现代建筑、传统村落与古镇类单位,以县、市、区为单位,在红网上统一公布。参赛者可以选取1处以上,对其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进行研究解读,挖掘文物内涵和背后的故事,撰写解说词。
此次活动奖励范围广,奖金额度高。大赛将从全部参赛作品中选出入围作品600篇,每篇2000元奖励。此外,将评选出50篇优秀作品,其中一、二、三等奖各设10名、15名、25名,奖金分别为8000元、5000元、3000元;评选出20名优秀讲解员,奖金各5000元。所有奖项的奖金额共计143万元(获奖者不重复评奖)。参赛作品将在红网进行集中公示,并开设投票专区,发动网友投票,所有奖项获奖结果将会及时公布。
湖南为国家首个“文物价值研究与传播计划”试点
“经过认真考察、研究,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确定将具有深厚历史人文资源的湖南省作为该项目的试点省份。” 励小捷说,今天的启动仪式,既是湖南“讲文物故事知家乡历史——首届湖南文物价值解读与传播大赛”的揭幕,也是全国“文物价值研究与传播计划”项目的开启之日。
他表示,“开放的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内涵研究与传播能力建设”重点项目,即“文物价值研究与传播计划”,由财政部、国家文物局委托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组织实施,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让文物活起来”的重要指示,落实国务院关于文物工作要“深入挖掘和系统阐发文物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的要求而开展的。
“文物是记载民族历史的实物见证,是老祖宗创造的宝贵财富,具有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但是文物不会说话,要发挥文物传播知识、教育公众的作用,就需要通过讲解、阐释、展牌以及网络等多种手段,将其内涵挖掘出来,传播出去。”励小捷指出,提升文物保护单位的开放与展示利用水平,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正是开展此次活动的初衷与目的。
活动由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湖南省文化厅、湖南省委党史研究室、湖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等单位主办,湖南省文物局、红网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