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崛起“绿色湘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新化县水车镇,透过翠竹林远眺青山,层峦叠嶂、云雾缭绕,宛若仙境。湖南日报记者 徐行 摄
编者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新常态下新的发展理念。在实践这一理念中,湖南敢为人先,进行了大胆而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不俗的成就。从今天起,本报推出“绿色湘军 逐梦中国”系列,以特别报道的形式,观察湖南探索绿色发展的观念、路径的转变,企业在绿色发展中崛起的艰难历程,政府部门、科研院所及环保志愿者在绿色发展中发挥的特别作用。敬请关注。
湖南日报记者 柳德新
湖南的春天,绿色醉人。从湘资沅澧四水到洞庭湖,碧水在流淌;从武陵山脉到罗霄山脉,绿色在生长。
打开中国林业地图,湖南以57%以上的森林覆盖率,成为中国绿色最浓的所在之一。
无论是自然景观还是生产、生活等人文活动,绿色正成为湖南最生动、最耀眼的颜色。
敢为人先的湖南人,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先行先试,将绿色发展的湖南实践写在三湘大地上,写进美丽中国的篇章里。
一、绿色觉醒——
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
绿水青山,人皆向往。加州的阳光、挪威的森林、新西兰的空气,固然让人艳羡。殊不知,发达国家的工业化之路,长则二三百年,短则100多年,其环境问题是分阶段出现的。我国的工业化,才短短几十年,环境问题叠加,治理难度倍增。
环境问题,古已有之。石门县的雄黄矿,有1500多年的开采史。《水经注》就记载了采雄黄矿污水横流的场景:“黄水出零阳县,西北连巫山。”1897年,中国第一家锑厂——积善炼锑厂在冷水江市锡矿山开业,锡矿山也逐渐成为“世界锑都”,但污染也如影相随。作为有色金属之乡,湖南这方面的问题比全国大多数地方更为严峻。早在1979年,中科院地理研究所就将湘江列为国内污染最为严重的河流之一。
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社会加快发展,2014年湖南地区生产总值达2.7万亿元,比1978年增长180多倍,资源环境压力也与日俱增,城乡居民渴望喝上更干净的水、呼吸更清洁的空气、吃上更安全的食品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在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之间、短期经济利益与可持续发展之间,湖南人率先开始了探索!
3个重要时间节点,见证了湖南人的绿色觉醒。
——2007年12月14日,长株潭城市群获批,设立“两型社会”试验区,在全国率先开展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的改革试验。
这是重大的历史使命,重大的历史机遇,重大的现实挑战!
——2010年8月2日,省委、省政府在全国率先作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的决定》,将“两型社会”建设由长株潭城市群推向全省,争取率先建成“两型社会”,争当科学发展排头兵。
这是省委、省政府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一个重大决策,是发展理念的重大创新!
——2012年4月20日,省委、省政府出台《绿色湖南建设纲要》,强调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到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建设全过程,实现绿色崛起。
这是建设绿色湖南的行动纲领,是湖南绿色发展的新坐标!
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这是湖南人在绿色觉醒中,日益明晰的发展新理念。
二、绿色行动——
保护绿水青山就是保护我们的家园
2014年9月30日上午,湘潭市竹埠港。湘潭电化公司热电厂锅炉停止投料,电解槽工作时的蒸气、臭味和噪声不再,这家生产了50多年的老厂第一次彻底安静下来;另一家化工企业金天能源,也被彻底断电、贴上封条。至此,竹埠港地区28家重污染企业全部关停。
此前的2013年9月,我省启动以湘江流域保护和治理为主要内容的省政府“一号重点工程”,并实施3个“3年行动计划”,确保“天更蓝、山更绿、水更净”,为子孙后代留下一江清水。竹埠港地区被列为省政府“一号重点工程”5大重点治理区域之一。
一系列绿色行动就此展开。
——营造绿色环境。
坚持不懈栽树植绿,爱绿护绿。到2014年底,全省森林覆盖率达59.57%,远高于世界和全国平均水平。探索多样化的生态补偿机制,让生态环境实现了从“无价”到“有价”的转变。今年起,对湘江流域跨市、县断面进行水质、水量目标考核奖罚。
——推广绿色生产。
在中国五矿水口山有色金属集团公司第四厂的环保车间,数十条金鱼在水池游动,而池中的水,是净化处理后的重金属废水。这个有着110多年开采史的老矿区,如今也开始走上绿色生产之路。我省通过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等,城乡环境质量得到较大改善。今天的株洲,甩掉“全国十大污染城市”的帽子,取而代之的是“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倡导绿色消费。
2012年12月4日,我省发布政府采购支持的300多个两型产品目录,示范、引领绿色消费。2011年5月,株洲市启动公共自行车租赁服务,成为我省首个推行“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示范项目”的城市。6年前,长沙市所有宾馆、酒店、招待所及相关单位就停止主动提供一次性牙具、拖鞋、梳子等“七小件”,每年可减少一次性日用品消耗240万套件以上。
——弘扬绿色文化。
在湖南,绿色不仅映入人们的眼帘,而且植入人们的心中,绿色生活方式越来越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出行时以步代车,每张纸双面打印,购物自备环保袋,生活垃圾分类减量……民间环保组织、环保志愿者走上绿色湖南建设的舞台,“绿色学校”、“绿色村庄”、“绿色社区”不断涌现……
三、绿色收获——
“绿色湘军”崛起于美丽湖南
千姿百态的山、千变万化的水,绿水青山成就了美丽湖南。正因如此,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中,湖南吸引了国内外众多游客前来休闲观光。
通过呵护绿水青山,来培育金山银山。去年以来,洞庭湖生态经济区、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湖南湘江新区相继获批,既是国家对湖南的支持,也是对湖南绿色发展实践的认可。
“你的废物,我的宝”。长沙华时捷环保科技公司研发的环境在线监控预警系统,可非常敏锐检测出镉、砷、铅等17种重金属污染,并从废水、废气、废渣中“淘金”。湖南海尚环境生物科技公司提供合同环境服务,挖掘粪污等废弃物价值,业绩呈爆发式增长。
将污染物关进“笼子”里。中冶长天国际工程公司自主研发活性炭烟气净化技术,实现对烟气多污染物的协同治理和硫的资源化利用,解决了炼钢烧结过程中的污染难题,其核心技术甚至超过日本。
专家军团挺立绿色潮头。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院长柴立元领衔的“有色冶炼含砷固废治理与清洁利用技术”,居国际领先水平,项目成果在国内铜、铅、锑冶炼企业大规模应用,近3年累计清洁利用与安全处置含砷固废达16万吨,回收有价金属新增产值约40.51亿元。
这样的“绿色湘军”名单,还有一长串:凯天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制造业企业提供“恒温、恒湿、无粉尘”的特殊空间环境,为国内目前唯一掌握这一核心技术的企业;五矿水口山有色金属集团公司独创SKS炼铅法,二氧化硫回收率达98%以上,工艺已被国内近30家冶炼企业运用;永清环保公司成为中国重金属土壤修复行业的先行者……
“绿色湘军”崛起于美丽湖南!湖南人在绿色发展中,收获、崛起一个又一个优势产业。
湖南绿色发展实践生动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