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宜章引导花炮产业品牌化发展
春节,放一挂团聚的炮竹;结婚,放一挂喜庆的爆竹;搬家,放一挂镇邪的爆竹;开业,放一挂红火的爆竹……在中国,小小的花炮被赋予了各种美好的意愿,表达着人们的心情。而在湘南边陲的宜章,花炮更承载着老百姓富裕幸福的希望。
宜章县是中国红炮的发源地,红炮生产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到了上世纪90年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农村富裕劳动力的增加,宜章红炮在一六、岩泉等宜章南部乡镇迅速发展,最多时有上千家。2005年年初,宜章县政府将宜章红炮确定为支柱产业,并提出了打造“红炮之乡”的战略目标。当年,全县红炮生产完成工业产值3亿元,实现税收702万元。
随着政府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以及市场行情的不断看好,宜章也红炮成了香饽饽。一时间,有条件没条件的都开起了花炮作坊,导致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安全生产也成为相关部门头上悬着的剑。
品牌兴,产业兴。宜章县委、县政府深知品牌对一个产业的影响,大力实施质量兴县、品牌强县战略,积极引导红炮企业以品牌开拓市场,使资源向品牌产品和企业集聚。为培育宜章红炮品牌,湖南省、市、县三级质监部门在积极引导企业建立标准的同时,着力增强企业品牌意识,将符合条件的企业作为争创名牌产品的重点对象,加大教育扶持力度。该县县委、县政府还对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通过质量认证的企业给予表彰;对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中国驰名商标、湖南省名牌产品、湖南省著名商标的企业,分别给予5万元~50万元不等的奖励。这一系列措施的出台,在宜章红炮行业掀起了争创名牌的热潮,并涌现出了宜盛、遇仙、三联、北岸万大、朝阳、万福爆竹厂等知名生产企业。
宜章县还结合自身实际,按照国家烟花爆竹产业发展政策,出台了《加强宜章红炮产业管理的若干规定》、《宜章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规范烟花爆竹产业健康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措施,建立淘汰退出、安全监管、达标、营运、扶持5项机制,促进了宜章红炮产业规范、安全、集约、健康发展。截至2014年年底,全县烟花爆竹生产企业整合至165家,其中引线生产企业17家。
为了使宜章红炮的品质更稳定,生产更安全,宜章县烟花爆竹产业发展与规范协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还联合科技、经信、安监等部门,开展红炮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攻关。今年4月,由宜章红炮生产龙头企业鸿兴爆竹兴建、总投资达3700万元的宜章红炮技术服务公司建设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红炮科研、产品检测、技术培训、产品展示四位一体的红炮技术研发中心。近年来,鸿兴爆竹通过与国家烟花爆竹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北京理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科研院所的合作,成功开展高效固引剂配方、红炮人机分离装药与智能安全生产线关键技术及其产业化研究等科研创新,极大地提升了宜章红炮产业的科技含量,促进了转型升级。同时,为提升宜章红炮的智能化安全监管水平,宜章县对全县烟花爆竹生产企业采取视频联网,实时在线监控企业的生产操作流程,对违规操作及时发现、及时处置。
近年来,宜章县将宜章红炮作为支柱产业来发展,加强政策扶持和品牌培育,加大科技创新力度,规范经营秩序,不断将其打造成为富民产业、强县产业,有力促进了全县财税增收、劳动就业和群众致富。2014年,全县红炮生产完成工业产值25亿元,实现税收7000多万元,解决劳动就业近8万人。今年8月,宜章红炮成功跻身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为宜章红炮做大做强奠定了坚定基础。
“北有浏阳烟花,南有宜章红炮。”宜章县牢牢把握宜章红炮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机遇,严格标准体系,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进集约化发展,规划标志使用,真正保护好宜章红炮的独特工艺和特色品质,进一步打响“中国红炮之乡“这一地方名片,推动产业跨越式发展。
来源: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