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的楼,温暖的家
◎星沙时报全媒体 记者 陆继华 通讯员 何斌 张春玲
在星隆国际党群服务中心,星隆国际党支部书记蔡杜(中)与街道社区干部商量工作。章帝 摄
繁华都市,高楼林立,一幢写字楼内,数百家企业进驻。然而,楼层相隔,企业“各自为战”、少有联系;楼宇企业内“有党员无组织,有组织无上级”。如何加强企业间的联动,如何发挥非公企业党建引领的作用,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2016年11月5日,星隆国际党支部在长沙县星沙街道星隆国际广场成立。近一年以来,该党支部整合楼宇内企业党建资源、推进党群阵地建设、加强企业间联系、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为楼宇经济发展提供了有效的组织保障,也为“非公”党建提供了很好的范本。
多方筹措,成立首个楼宇支部
星隆国际广场位于星沙城区中心位置,总建筑面积54000平方米,入住各类企业两百余家,年创利税千万元以上,从业人员四千余人。
2016年初,长沙县委组织部决定在星隆国际成立长沙县第一个楼宇党支部。筹措之初,面临诸多难题,高楼中,企业员工的党员信息难以摸清,很多企业担心影响公司运营不愿过多透露员工信息。后经县委相关职能部门、星沙街道和社区的广泛宣传、多方筹措,2016年11月星沙街道星隆国际党支部正式成立,为长沙县第一个楼宇型“非公”党支部。2017年6月,位于星隆国际7楼的星隆国际党群活动中心正式揭牌,中心陈设精美、内容充实的文化墙吸引人的眼球,党建文化、支部制度、党员活动掠影等整齐地展现在墙上;室内会议室、读书吧等场地干净温馨。这既是楼宇内企业数十名流动党员的“家”,也是企业其他员工学习活动的好场所。
阵地联用,共建共享温馨之家
成立之初,星隆国际党支部就开始努力探索楼宇党建工作的新措施和新路子,实行“五员”制度,要求支部党员做好“宣传员、信息员、服务员、调解员和监督员”。
今年9月29日,星隆国际中医养生馆内热闹非凡,这里聚集了前来做治疗的楼宇企业员工,这是星隆国际党支部组织楼宇党员开展的一次公益服务活动。养生馆的老板李宏既是中医师,也是支部党员。他多次在支部活动中讲授中医课,又主动将养生馆用作支部公益活动的场地,针对楼宇企业员工因久坐而造成的颈椎、腰椎劳损等情况,提供免费理疗诊治服务,同时也对周边居民免费开放。
有了党支部和党群活动中心,也就有了各企业员工之间加强交流和沟通的平台,也使快节奏的“冰冷的写字楼有了更多的温暖”。
李娜,楼宇内一企业的员工,曾是一名流动党员。加入星隆国际党支部后,下了班的她不再急于回家,而是来到党群活动中心,看看书,与同事或其他企业的员工聊聊天,这里让她有“家”的感觉。
党建引领,凝心聚力服务社会
“‘非公’党支部的建立不仅能使党的方针政策快速贯彻到各企业中去,还可以有效组织力量、服务社会。”湖南慧能品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星隆国际党支部书记蔡杜说。
据悉,星隆国际党支部通过党建工作整合楼宇内专业技术资源,引导其发挥技术支撑作用,以党员为核心组建志愿者队伍,开展志愿服务。
在今年7月初的特大洪灾中,星隆国际党支部组织的由水务专家和技术尖兵组成的“抗洪抢险志愿队”,足迹遍布安沙、黄花、黄兴、榔梨等十余个镇街,调研了水塘垸、回龙垸、敢胜垸、画田垸等二十余处大小堤垸,主持或参与十余次抢险除险技术讨论会,并多次作为顾问团队,为成功处置险情提供技术支撑,还启用了无人机航拍两百多公里,并且逐堤逐垸进行沿河实地踏勘和调研,第一时间搜集宝贵的洪水数据。
在星隆国际党支部,还有设计专业的“党员服务队”等。星沙街道党工委目前正在打造一处占地七十平方米的“阳光书屋”,在装修设计中,党员志愿者发挥设计专长,免费开展室内设计工作,将这个市民阅览借书的公共场所装点得清新雅致;同时,星隆国际党支部还组织了义务捐书活动,计划安排支部党员在“阳光书屋”今后的管理工作中,继续发挥志愿者的作用。
[编辑:杨志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