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日报》创业潮——浏阳年轻农夫种田先花170万置办农具
03.06.2015 15:36
本文来源: 农业机械化信息网
今年26岁的杨忠武,已把稻田当做自己的创业基地。当大多数同龄人都在城市中、工厂里打拼时,年轻的他却放弃城市中的工作,回到农村,成为一名农民。杨忠武,并不是另类。在浏阳,80后、90后回乡靠种田创业的渐渐增多——他们走进上一辈留下的田地,以新鲜的理念,引领传统生产方式向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的现代农业发展。
年轻的农夫
身形偏瘦,皮肤黝黑,衣服上粘着稻草和泥土,站在田间的杨忠武已是一副典型的农民装扮,看起来有一种超出他年龄的成熟。在这以前,杨忠武在广东、山西、湖北等城市辗转,有份不错的工作。但如今,他已回到大瑶镇南阳村,和父亲一起种起了田。
“在外面漂泊,始终觉得不安心。正好父亲田里搞不赢,我就回来帮他了。”杨忠武说,父亲杨传建从2008年开始规模种植水稻,第一年就种了几十亩,随着规模的扩大,很需要一个帮手。就这样,杨忠武一头扎进了稻田里,开始了他的创业——从一个没下过田的小伙子,成长为种田好手。“耕田、插秧、收割,所有的流程他都了然于心。”杨传建表示,儿子踏实、肯干,帮了他不少,“现在这些产业都交给他打理。”杨忠武年轻的妻子也没闲着,记者采访时,她正戴着草帽在田里帮忙套袋子。“插秧的时候,她还自己开插秧机呢。”对于这位80后儿媳,杨传建赞不绝口。
今年,杨家仅自家种植的水稻面积就达到900余亩,加上帮别人代种代收的1000余亩,总种植面积达2000余亩。杨忠武说,“明年这个规模还要进一步扩大,自家种植的水稻面积可能会达到1500亩。”和杨忠武一样回乡靠种田创业的,还有“80后”的刘意龙和“90后”的袁浩。这个国庆节,他们也都在田间度过。
去年,一则“浏阳90后种粮,半年赚了12万”的消息在各大网站疯转,主人公即是今年24岁的洞阳镇西园社区村民袁浩。
而对于刘意龙来说,今年是尤为艰难的起步之年。这位没有任何种植经验的浏阳女婿,辞去15万年薪的工作来到张坊种田,一下就承包了500亩土地,并购置了各类机械,总投入已达30多万元。面临着各种压力,刘意龙依旧乐观,他预计今年能收获40多万斤稻谷,“如果收购得好,收入可以突破50万元。
种田新理念
80、90后的农民走进稻田,除了年轻与新鲜,更为关键的是他们为传统农业带来了新的理念和生产方式。
今年杨家自家的水稻种植面积达到900余亩,而在去年这个数字只有200余亩。在规模迅速扩大的同时,杨家的机械也越买越多。“仅今年一年,我们就花100万元购买机械,现在家中插秧机、收割机、风干机等各类大小机械有十几台,囊括了水稻生产的各个环节,机械总价值有170多万。”杨忠武表示,这些年赚的钱全部投入在扩大规模和增加机械上,自家的水稻种植已经全部实现机械化。正因如此,杨忠武还为种植户推出了代耕、代育、代插、代收、代风干、代打米等一系列业务,农户可以全部包干,也可以只选其中的某个或某几个环节。“这些业务很受欢迎,基本上整个南乡我们都有涉及。”杨忠武说。
规模相对较小的刘意龙、袁浩也基本实现了水稻种植的机械化。刘意龙说,当种植面积达到一定规模时,机械化是必然之路,“在便利生产、提高效率的同时,也能为我们招揽一些代收代种的业务。”而当机械化基本实现时,这些年轻人又继续把目光瞄向了产业化、市场化道路。“以往我们的稻谷很多都是自然晒干之后给粮贩子收购,销路没有保障不说,连价格也受限制。”为解决这一难题,今年杨忠武购置了打米机,自家建了一个大米厂,计划实现自产自销。
目前,杨忠武自家的大米品牌“南丰”正在注册之中,注册成功后杨家的大米即会推向市场。“到那时我们就基本实现水稻种植的产业化了。”杨忠武说。“我们也在跟一些企业和学校接洽,因为我们的大米是现打现卖,没有任何添加物,所以客户们也都有合作意向。”杨忠武相信,自家的大米贴上商标后,一定会有一片广阔的市场。而这,也正是刘意龙的下一个目标。
创业困惑 受限土地90后萌生退意
不过,与杨忠武的激流勇进相比,第二年种田的袁浩,却隐隐流露出了退意。
袁浩表示,自己也曾想过进一步扩大规模,往产业化路上走,但当地的土地实际并不允许。“现在种的田都不要租金,而且我们这里是规划区,如果要扩大规模,就要去其他乡镇租田,划不来。”今年,袁浩在种田的同时,还养了几百只鸭子。“每天只要早晚喂食,赶出去遛一遛。现在卖了两百多只鸭子,还剩一百多只产蛋,每天光捡鸭蛋就能捡到六七十元。比种田要轻松得多。”
“如果明年不种田了,正好可以在田里养鸭子,或许也是个不错的创业路子。”袁浩说。
创业观点 为年轻人种田搭建平台
打开网页,搜索“80后种田”,会弹出一大堆年轻人种田的例子。可见,80、90后回乡种田已经不是特例,但却总是吸引眼球。因为,在当前这个社会,很多年轻人梦寐以求的是找到一份稳定、朝八晚五的工作。种田这种延续了数千年的工作,是很少有年轻人愿意接触,家长也甚少支持的。“现在浏阳种田的80、90后在增多,年轻人种田也应该大力提倡。”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农村的广阔土地上,创业实则大有可为,“相比城市,农村创业有更多的自主性,也有更多的可能性。”但同时,这位负责人也表示,当前对于青年人种田的优惠政策和技术指导都还比较少,今后仍需继续加强。
在刘意龙看来,自己想要在农村干出一番天地,需要政府更大力度的支持,“目前浏阳机械化水平是提高了,但农业市场配套还没有跟上,希望有关部门能加强对我们这些种植户的市场营销指导,搭建一个稳定的市场平台。”
农业研究专家也建议,要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培养一批优秀的职业农民;大力推动回乡创业,鼓励一批高素质人才返乡建设新农村;加速土地流转,大力培育发展种养大户,造就一大批职业农民,守住我们的“米袋子”与“菜篮子”。
本文来源: 农业机械化信息网
03.06.2015 1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