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气候治理方案的“习式指南”Loading...

02.12.2015  18:58

  11月3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黎出席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携手构建合作共赢、公平合理的气候变化治理机制》的重要讲话。习近平在讲话中表示,我们应该创造一个各尽所能、合作共赢的未来;我们应该创造一个奉行法治、公平正义的未来;我们应该创造一个包容互鉴、共同发展的未来。

  巴黎气候变化大会最主要目标,就是建立适用于所有缔约方的2020年后国际应对气候变化机制,努力解决威胁人类福祉的全球变暖问题。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这种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努力也将给我们思考和探索未来全球治理模式带来宝贵启示。尤其是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各尽所能、合作共赢,奉行法治、公平正义,包容互鉴、共同发展,更应成为国际社会携手解决问题的行动指南。

  各尽所能,合作共赢。“大河有水小河满,小河有水大河满”。只有合作共赢才能办大事、办好事,办长久之事。先前在技术转让问题上有些发达国家不愿向发展中国家转移适应气候变化的技术,坚持认为打破技术转让壁垒只限在发达国家之间,有意保护自身技术优势,最终会损人不利己。巴黎大会就应摈弃“零和博弈”狭隘思维,推动与会国各尽所能,在合作共赢中解决严峻的气候问题。

  奉行法治,公平正义。签订于1992年的《公约》本是份国际法律条约,然近年来发达国家想方设法逃避责任,甚至想借新协议谈判改写《公约》。在对待巴黎新协议法律约束力问题上,发达国家间也存在着较大的分歧。习近平主席明确指出要提高国际法在全球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确保国际规则有效遵守和实施,可以说已经抓住了问题的“牛鼻子”,夯实了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基础。

  包容互鉴,共同发展。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当今世界人类生活在不同文化、种族、肤色、宗教和不同社会制度所组成的世界里,各国人民已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文明交流互鉴,甚至也已成为了治理气候变化的关键一环。各国就应加强互联互通,交流学习最佳实践,取长补短,在相互借鉴中实现共同发展,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挑战。

  事实上,在合作共赢、公平正义、共同发展等方面中国也已经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今年10月,中国就曾宣布建立规模为200亿元人民币的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此次在巴黎气候大会上,习近平主席明确表示中国将于明年启动在发展中国家开展10个低碳示范区、100个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项目及1000个应对气候变化培训名额的合作项目,桩桩件件都体现出中国的大国担当。

  巴黎气候变化大会协议不仅是减排的协议,更是落实《公约》具体行动的协议,肩负着擘画2020年以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制度框架的历史重任。习近平主席就明确指出,巴黎协议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有鉴于此,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就应多一点共享、多一点担当,努力创造各尽所能、合作共赢,奉行法治、公平正义,包容互鉴、共同发展的未来,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编辑: 熊珊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