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选派第一书记驻村 处长报名被选中称出乎意料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全靠领头羊。习近平总书记在指示精准扶贫工作中多次强调“因村派人要精准”,说的就是要选准派强第一书记。在全面打赢脱贫攻坚的战役中,只有选准派强第一书记,才能推动脱贫致富工作取得成效。
河南农村人口基数大,在全国农村贫困人口超过500万的6个省份中,河南排第三。打赢脱贫攻坚战,河南很“难”。
如何攻克这个“难”?河南在因村派人上狠下功夫,选准派强第一书记,组织舍得出人,帮扶舍得出钱,第一书记舍得出力。据统计,2015年8月,河南共选派12332名优秀干部驻村任第一书记,实现所有贫困村、“软弱涣散”村全覆盖。如今,第一书记遍布河南各个角落,脱贫攻坚干得热火朝天。
舍得出人——
一大批机关优秀干部被派往脱贫攻坚一线
“这次省委选派第一书记,我和单位很多处级干部都报了名,但组织决定让我去,确实有些出乎意料。”河南省政府研究室社会事业和服务业发展研究处处长卢东林说,“我们研究室任务重、人手紧,派一个处长全脱产去驻村,之前绝无仅有。”后来卢东林了解到,之所以被领导“相中”,是因为他“熟悉农村工作,有基层经验,又有多年的司法工作经历,能够处理复杂疑难问题,便于开展工作”。
省公安厅驻淮滨县邓湾乡罗营村第一书记李胜利对于自己的选派经历也颇有感慨。罗营村既“穷”且“乱”,是当地有名的落后村。作为干了10多年政治工作的老“政工”、有着治安管理职业背景的李胜利,脑子里不仅绷着治安治稳的弦,还有政治工作的经验。到村里不久,他就打出了“治穷到户、治乱找路、治愚扶智”的系列“组合拳”,定向发力、精准推进,使罗营村不仅摘了问题村的帽子,脱贫致富也迈上了快车道。
“全省一盘棋,依据贫困村的贫困原因,有针对性地选派干部,精准实施因村派人,达到对症下药、靶向治疗的效果,这也是精准扶贫的重要内涵。”河南省委常委、组织部长夏杰说。
驻村帮扶能否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精准派人”是关键。“要坚持从严从实,做到择优遴选,注重因村定人,强化管理考核,切实把第一书记选准派强管好。”河南省委副书记邓凯强调。河南各级各部门在选派工作上“讲政治、讲标准、讲素质”,把那些“愿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精兵强将选派到驻村帮扶工作第一线,真重视、层次高、舍得派。据统计,2015年8月,河南省直机关选派的221名第一书记中,处级干部占比达到91%。
舍得出钱——
一大批发展扶持资金瞄准脱贫攻坚一线
为确保第一书记“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河南省财政给每名第一书记每年3万元的专项工作经费。“别看这钱不多,可派上了大用场,我们带领村班子外出调研学习考察和日常费用就有了保障。”刚带领村干部外出“取经”归来的第一书记陶新路说。
此外,为方便驻村第一书记申请项目,河南提出了“拼盘式”整合扶贫财政资金的理念,制定出台《关于统筹相关财政资金支持驻村第一书记开展帮扶工作的意见》,对现行中央和省级层面出台的农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体系三大类共41项涉农资金进行“一揽子”整合,向派驻村倾斜,并编印了《省直涉农项目资金申报指南》,对资金使用范畴、申报流程和受理单位予以明确,大大方便了第一书记开展工作。
“过去驻村书记既无专项帮扶资金,也无办公经费,完全靠单位支持和自己‘化缘’。现在有了经费支持,干起工作来有底气!”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周斌说。
河南驻马店市汝南县的贫困村小方村,就是借着资金倾斜的“东风”,率先实现了由穷到富的华丽转身。2015年,省纪委派出的驻村第一书记侯宏力到村后,发现小方村食用菌种植规模一直上不去的主要原因是缺乏政策和资金的“扶一把”。如今,他从市县共争取100万元特色种植专项资金,帮助合作社添置了烘干机,建立了冷库和拌菌料生产一条线,一举带动40多家贫困户脱贫致富。
“财政支持的100万,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它共带动村民和社会资金投入近1000万元。只有把农业项目做大做强,效益才出得来。”侯宏力信心满满地说。
近日,河南又专门出台政策,由财政厅给予第一书记帮扶村每人每年50万元,3年150万元资金的专项帮扶,用以村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仅此一项,就3个多亿。同时,借助河南作为财政支持集体经济发展的国家试点省份,省财政厅联合省委组织部、省委农办,把省派驻村第一书记所在村纳入试点范围,凡是经过评审,适合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好项目,可获得最高200万元的资金支持。
河南各单位除选派第一书记以外,还形成了全单位对口帮扶机制。省体育局提出“扶贫无上限”,除了给驻村联系点每年100万、3年300万元的扶贫资金投入外,还发挥行业优势,积极为全省贫困村配套群众体育活动设施,预计3年内仅体育项目支持资金就可达3000万元。
舍得出力——
一大批干部将汗水和激情倾注脱贫攻坚一线
“你看我们村里的路修得那么好,这12公里路,一厘一毫都凝结了许书记的心血啊!”西华县迟营乡孙庄村村民聊起许书记,无不心怀感激。
村民口中的“许书记”,就是团省委希望工程办公室副主任许娜。在别人看来,驻村帮扶是一件苦差,更何况是一位女同志。可许娜不那样认为,她常说:“组织派我来是对我的信任,既然领了任务,我就要尽心竭力、有所作为。”到村后,她卷起裤脚,两脚泥泞,在田间了解庄稼的生长情况,在养猪场调研养殖业发展路径……跑得多了,村民们对她越来越熟悉,见到她,都让进屋、端碗水,像亲戚一样亲近。
基层党建工作是第一书记驻村工作的重中之重,选齐配强班子,加强阵地建设,是第一书记驻村工作的题中之义。
省政府办公厅派驻栾川县庙子镇龙潭村第一书记皇黎明一入村便“摊上了大事儿”:村支书和村主任因为经济问题先后被检察机关立案查处,村内账目被查封,村班子全面瘫痪。
“刚到时,党群干群关系非常紧张,调研走访中想找个带路的人都没有!”回想刚入村的困难,皇黎明历历在目。
皇黎明充分认识到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性,下定决心要配齐班子,选个好支书。后来,皇黎明请到了退休干部来担任村支书,并按组织程序,完成了对村班子的调整。如今,龙潭村村“两委”班子不仅在群众中树立了威信,而且被评为栾川县基层党建先进村。
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的宋瑞算是选派第一书记中的老大姐了,但她一讲起“德孝文化”就激情四溢。她是2012年9月被派驻息县弯柳树村任驻村第一书记的,为培育村“德孝文化乡村游”产业,2015年8月她主动要求继续驻村扶贫。她带领村“两委”设立德孝文化讲堂,成立村孝爱基金,在村里举办“中华青少年德孝感恩乡村夏令营”,打造德孝文化培训产业和乡村游产业,接待游客6000多人次,使得昔日的贫困村蝶变为欣欣向荣的文化新村。
今年5月初,河南省委书记谢伏瞻在洛阳调研,当来到宜阳县韩城镇五岳沟村,得知这里的驻村干部帮助村里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并找到销路时,谢伏瞻表示,“帮扶单位只要肯动脑筋、带着感情来扶贫,就一定能够找到好的扶贫办法,每一个帮扶干部都要用心来做好脱贫工作,为脱贫攻坚贡献力量。”
心越走越近,人常走常亲。第一书记们投入真感情,用真心去帮扶,贫困地区百姓实现脱贫致富正变得越来越近。(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