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汽车工业学校由雨花区政府移交长沙市教育局管理
现代化的“理实一体”课堂,让学生掌握到扎实的操作技能。 长沙晚报通讯员 黄婷婷 摄
编者按
当学生们坐在旁边就是汽车的课堂,操演各种原理,他们肯定想象不到,十多年前,他们的学长是看着在黑板上画的汽车学修理。
16年来,长沙汽车工业学校从企业子弟校转入雨花区,获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现在,从雨花区移交到长沙市教育局,又会有怎样的跨越呢?值得期待。
毋庸置疑的是,这个汽车类专业龙头学校培养的高素质技工,将为长沙汽车产业千亿集群提供更多更好的优秀人才,让我们的车生活变得更加便捷而美好。
星辰在线6月14日讯(长沙晚报记者 岳霞 通讯员 邓玉蓉) 2016年5月18日,是长沙汽车工业学校发展史上一个值得浓墨重彩记录的日子。
这一天,长沙汽车工业学校正式由雨花区政府移交长沙市教育局管理。参与移交仪式的长沙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卢鸿鸣表示,市政府决定将长汽学校移交市教育局管理,是为了进一步对接长沙工业支柱产业,为长沙汽车产业千亿集群提供更多更好的优秀人才,使学校成为汽车类专业龙头学校。这对长沙市进一步整合中职教育资源,加强长沙职教基地建设,推进中职学校专业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对长沙汽车工业学校来说,有了阔步走在职教发展春天里的动力和未来可期许的发展速度。“移交市教育局管理后,我们将制定学校专业建设发展五年规划,在市局的领导下,用两年时间创建成为省级卓越示范校,加强学校现代教育治理,再用一年时间把学校建设成为省内一流、全国知名的现代化中职学校。”长沙汽车工业学校校长胡冬生表示。
16年发展
由简陋小校园到现代化全新校园
1996年以前,学校还是一所企业子弟学校,当时全校只有7名职高学生,18名人心不定的教师以及不足10.6亩的泥泞校园,一栋两层的破旧教学楼在风雨中飘摇。教学设施更是陈旧不堪,一台电视机、一辆自行车就是当时学校最值钱的“现代化设备”。1996年,长沙市实行学校与企业分离时该校更名为长沙机电职专,2000年规划调整归属于雨花区教育局主管。
16年来,在雨花区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这所只有10.6亩土地的简陋校园变成了拥有100亩土地,建筑面积达35000平方米的现代化全新校园;由一个只有7名职高学生的职校快速发展成为拥有3100名学生、49个教学班的办学规模,学校先后成功迈进国家级重点职业中专的行列,成为湖南省示范性(特色)中等职业学校,两个专业成功创建为省级示范性(特色)专业,四个专业创建为省级特色专业,汽车类专业群成为市级示范性特色专业群。
2010年9月学校凭借独特的管理特色、扎实的办学质量、高度的社会赞誉成功进驻职教基地办学,成为基地内唯一一所区属职业学校,同年,学校更名为长沙汽车工业学校。
“作为一所区属职业学校,我们享受了市直管学校的地位和待遇,正因为有市教育局的正确决策和关爱支持,才使我们顺利入驻职教城,搬进新校区,也才使我们在办学条件上大为改善和提质,尤其是感谢市政府和市教育局站在战略发展的高度,整合中职教育资源,更好地对接长沙汽车产业的发展,将我校收回市教育局管理,使我们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平台更广、舞台更大。”校长胡冬生表示。
机遇带来动力
做强汽车专业的示范引领
长沙市政府将长汽学校移交市教育局管理,是为了使学校成为汽车类专业龙头学校,做强汽车专业的示范引领。这是莫大的机遇,也给学校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
学校紧紧围绕“立足汽车行业,服务汽车产业,培养汽车人才,打造汽车品牌”这一目标,建立以“汽车应用与维修”专业为核心的“交通运输类”专业群;以 “机械加工技术”专业为核心形成“加工制造类”专业群;以汽车运用与维修、汽车制造与检测、机械加工技术、数控技术应用4个重点专业为抓手,建立科学的专业建设机制,形成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根据专业对接产业的要求,学校专业设置紧密结合区域汽车产业、工程制造业发展优势。现开设的7个专业中,四个核心专业已拥有在校生2400余人,成为区域经济发展有力的人才培养培训基地。2015年,学校通过国家教育部、上海通用汽车公司多次考察与现场评审,成为湖南省唯一一所推行上汽通用ASEP项目的中职学校。近年来,为进一步适应学生发展需要,学校在各级政府和市区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先后投入资金近1200万元,建立了中央财政扶植的示范性汽车维修实训基地、机械加工实训工场,专业建设彰显较强的核心竞争力。
近五年来,学生参加长沙市职业技能鉴定中级合格率达100%;学校连续多年夺得长沙市职校汽修、钳工技能、数控技术比武团体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2014 年囊括了汽车类专业技能比赛项目的全部冠军;2014年6月学校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学生代表湖南省参加全国中职生技能大赛喜获三等奖;2015年省级技能比武学校荣获两金两银的优异成绩;2016年学校有汽车车身修复(钣金技术)、汽车营销与服务、数控车工技术三个项目代表湖南省参加了全国技能大赛。 2009—2015年学生参加长沙市职校学生专业技能抽查,取得合格率100%、优秀率95%以上的优异成绩,在长沙市学生专业技能抽考中连续五年名列前茅。
创新办学模式
“理实一体”为长沙经济发展培养实用人才
职业教育说到底就是就业教育、成人教育,学校重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使其具有高尚的职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培养学生阳光自信人格,提升学生全面职业素养,通过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提升能力,使学生成长为对未来充满憧憬的职业人。实施预备员工制度,推进现代学徒制的长汽模式,按校企一体化育人。
长沙汽车工业学校依托灵活多样的合作培养模式,形成了“一校对多企”的合作局面,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合作、全过程参与、多层次推进”的校企合作新模式。学校正积极探索建立由政府“一元主导”,职教园和产业园“二园融合”, 政、行、企、校“四方并举”,学校办学定位与产业(行业)人才需要、专业与产业(行业)对接的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开展雨花经开区内企业实习和校内学习交替进行的工学结合模式的创建。学校每年有80%以上的学生进入上海大众、上汽通用、吉利汽车、广汽菲克、湖南晓光模具、比亚迪汽车、中联重科、山河智能、北汽福田、三一重工等省内外名优企业。学校与上汽通用公司、广汽菲亚特、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等15家企业开展了校企联合办学,签订了订单培养意向函,组建了 “上汽通用ASEP班”、“比亚迪班”、“广菲班”、“北汽福田班”,开展工学交替。订单培养学生比例达40%以上。通过校企联合办学,学生就业基本实现专业对口,学校与企业成为相互需求、相互依存、互惠互利、共赢共荣的共同体。
这也将切实落实毕业生的就业服务与稳定工作,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