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市强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省委、省政府将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列入省政府重点民生实事项目。永州市坚定不移落实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将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全市农业农村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按照布点科学、重点突出、串点成线、连线成片、有序推进的要求,“点、线、面”全面推进全市美丽乡村建设。
市委、市政府出台了美丽乡村建设“1+15”文件,各县区出台了建设实施方案。市域内铁路、高速公路、国省道等主干道沿线村庄生态环境及风貌改造纳入统一规划,62个省、市级美丽乡村创建村(其中省重点民生实事项目美丽乡村示范村15个)和512个环境整治重点村稳步推进。今年来,全市完成资金投入7049.5万元,启动建设项目115个,清运垃圾1.5万吨,改造卫生厕所3000多户,处置空心房1300余间。
一、开展环境整治。 突出美丽乡村建设的普惠性,全面开展农村环境整治。一是对2006年来省政府授牌的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突出巩固、扩面、提升,统筹打造样板村群,为打造精品线路,整乡、整区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奠定基础。二是对自然条件较好的村,要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坚持顺山顺水,不搞大拆大建,保持农村特色和田园风貌。三是对城区、开发区周边及乡镇所在村,突出城乡统筹,接受基础设施辐射、衔接社区管理,在整治中突出绿化、美化、亮化和改水、改厕、改厨,努力打造城市的“后花园”。四是对面广量大的其他边远村,突出与村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基础设施和环境卫生,主要以垃圾污水治理、危房改造、饮水安全、道路硬化为整治方向。
二、强化产业支撑。 一是加快特色农业发展。各地根据产业发展规划,重点发展粮油、果蔬、畜禽、竹木、油茶、烤烟、茶叶、药材等本地最具优势特色产业,形成乡镇有支柱产业、村有主导产品、户有增收项目的产业发展格局。二是大力推进精品农庄和家庭农场建设。按照“山区林果化、城郊园艺化、养殖小区化”原则和“一村一品”要求,打破区域限制,引导和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建成一批科技示范型、市场开拓型、产业发展型、综合开发型现代特色农业精品庄园和家庭农场,实现家家能生产、户户能经营、人人有事干、个个有钱赚的农村生产经营模式。三是大力发展乡村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充分利用特色农业、山水资源、田园景观、地域文化和人文传统,加快形成以重点景区为龙头、骨干景点为支撑、“农家乐”休闲旅游业为基础的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格局,打造结构合理、特色鲜明、乡土气息浓烈的乡村旅游产业。
三、彰显文化特色。 一方面,以古村落、古民居、旧遗址保护和人文景观的挖掘为载体,打造一批传统古村落;另一方面,以瑶文化、廉文化、舜文化、柳文化为载体,打造一批历史传承、文化交流、休闲教育于一体的历史文化特色村。
四、厚植精神文明。 一是繁荣农村文化。大力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村村响、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室、文体广场等文化惠民工程,大力开展文化下乡活动,大力培育农村文艺骨干,大力扶持民间文艺社团和业余文化队伍。二是建立乡规民约。积极发动村民按照核心价值观要求,制定完善乡规民约,弘扬传统美德,倡导守望相助的社会风尚。广泛开展弘扬“好家规好家风好家训”活动,加强农村家庭文明建设。三是推进文明创建。以乡村文明提升行动为抓手,大力开展文明集镇、文明村、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等创建活动,引导广大农民争当好儿女、好婆婆、好夫妻。同时,在村“两委”班子中开展“为民村干部”评选活动,不断提升村干部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带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