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力促审计工作与脱贫攻坚融合发展
近日,从永州市扶贫工作暨作风建设年推进大会上获悉,该市审计局及驻村帮扶工作队、工作队员分别被评为2017年度“先进帮扶后盾单位”、“优秀工作队”和“先进个人”,其对口帮扶的江华县洪源村按期退出贫困村序列。这是永州市审计局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断穷根”的既定思路,围绕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注重将扶贫、扶智同扶志相结合,实现审计工作与脱贫攻坚融合发展结出的硕果。
勤修“内功”,凝聚扶贫战力
“打铁还需自身硬”。扶贫工作的成效,依靠过硬的素质能力来支撑。近年来,该局以开展“能力素质提升年”活动为契机,对标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按照驻村帮扶目标要求,局党组学习中心组组织精准脱贫专题学习研讨6次,举办全局性扶贫业务知识轮训测试3场,基本实现懂扶贫、精业务、强能力的要求,为打赢新形势下的脱贫攻坚战提供了素质能力保障。制定印发《永州市审计局扶贫工作手册》、《永州市审计局扶贫工作队管理办法》、《江华县界牌乡洪源村三年帮扶工作规划(2015年-2017年)》,促进精准帮扶规范化、制度化。常抓常新扶贫警示教育,以召开党风廉政建设会议、观看警示教育片、翻印省市扶贫领域执纪问责有关典型案例通报、关注转发扶贫微信公众号工作动态等方式,不定期开展廉政主题教育。同时,按照“一人驻村、全员帮扶”和“一个问题、一套方案、一名责任人、一抓到底”的要求,每名干部职工与1-2户贫困户结对帮扶,开展“三走访三签字”,贴近贫困群众讲政策、听想法、问需求、商对策。以问题为导向,加强脱贫攻坚突出问题整改销号管理,以解决问题注入扶贫动力,赢得民心民意,筑牢工作根基。
善练“外功”,激发内生动力
脱贫攻坚是块“硬骨头”,要啃下这块难啃的“硬骨头”,必须调动群众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关键是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引领作用。然而,洪源村底子薄、基础差、班子队伍结构不优、党组织带富能力弱,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建强村级班子、夯实基层组织、提升基层管理水平,成为该村脱贫致富的当务之急和迫切需要。该局利用行政区划调整和村支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契机,协同县、乡有关部门深入开展党组织建设提质升级,选强配齐村支两委班子,村干部平均年龄降到42.7岁,高中以上学历层次占比提高到64%,为发挥好“领头雁”和攻坚“堡垒”作用提供了坚强后盾。在村支两委的带领下,该村先后建立健全治保会、民兵营、共青团和妇女代表委员会等共建组织,多次召开村支两委和村民代表会议,齐商共议脱贫致富大计,实现村支两委工作与群众需求同频共调。注重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把扶贫同扶志结合起来,激励和引导在册贫困户树立自主脱贫、自我发展的主人翁意识,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克服“等靠要”思想,防止出现“干部干,群众看”“等着别人送小康”等不良现象,实现“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的真正转变。通过激活一池春水,增强内生动力,引来万千生机。如今的洪源村,处处散发着新的气息。
增强“硬功”,挖掘发展潜力
为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该局坚持因人施策、对症下药、精准滴灌,确保精准扶贫帮到点上、扶到根上。该局把产业建设作为脱贫致富的根本措施来抓,做强做实产业扶贫“硬功”,在江华县调整产业结构鼓励政策的基础上,想方设法协调相关部门,多渠道筹措项目建设资金,对达到一定种养规模的贫困户另行奖励,有效调动贫困户参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积极性,走出一条产业扶贫的新路子。同时,按照“资金随着穷人走、穷人跟着能人走、能人向着产业走”的思路,坚持以片区规划为引领,对扶贫项目资金进行统筹安排、监管与公示,采取“公司+合作社+贫困户”“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等方式,积极扶持壮大村级农业产业。先后实施油茶低改150余亩,扩种优质油茶400余亩、优质水果260亩,引种药材40亩、茶叶210亩,切实带动贫困户增强后劲脱贫致富。三年来,在该局积极帮助下,洪源村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369万元,新修机耕道四条5.2公里、村级水泥公路1.4公里、新建招呼站2处、垃圾站6处,整修电排1处、引水渠2.1公里,翻修村级小学、村民活动广场、篮球场,生产生活设施和村容村貌大为改观;投入资金44万元,新建55千伏光伏发电站1座,年并网发电量30千伏,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3.6万元。
村里79岁的五保户安大娘,目睹村里建设得越来越好,老人家逢人便说:“共产党好,共产党的干部好,我也越活越年轻了!”在永州市审计局的帮扶下,洪源村实现了脱贫致富的华丽转身。如今,他们正按照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要求,向着美丽乡村和小康村大步迈进!(供稿:雷玖夏、张造国 审批领导:雷玖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