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县食安办督查23家建筑工地食堂:民工不再吃盒饭

12.12.2014  15:10

  红网长沙县站12月12日讯(星沙时报记者 盛磊 通讯员 梁萍)填饱肚子才有力气干活,填好肚子才能愉快地干活。一线建筑工人在希望得到应有报酬的同时,最大的愿望莫过于吃上可口、安全的饭菜。

  建筑工地食堂就餐人数多,不能发生任何食品安全事故。近日,长沙县食安办对城区23家建筑工地食堂进行督查,发现多数情况较好,仅个别食堂存在就餐环境差、生熟食品存放不规范等问题。

   民工盼有固定的就餐场所

  当天,督查人员在位于东八线的湖南省艺术职业学院搬迁扩建项目工地食堂看到,该食堂办理了《餐饮服务许可证》,主要供应小炒,从业人员有4人,均持证上岗,有原材料进货台账,但部分供货商资质未索取。

  记者注意到,该工地食堂就餐场所十分简陋,用几根钢管搭成一个棚子,100余名工人正端着饭盒,蹲在地上吃饭。

  “工棚四面透风,热饭热菜端出来一下就冷了,吃起来很难受。”检查中,该工地就餐民工向督查人员提出愿望,希望有一个固定的就餐场所,保障民工的就餐环境。

  督查人员就食堂存在的问题和民工建议,向工地负责人下发了整改通知,并向相关职能部门下发交办函,要求其督促工地方及时整改。

  随后,在位于星沙大道与远大路交会处东南角的湖南干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东业地产四期三标段工程项目部工地,督查人员在厨房内发现无根须的豆芽,且冰箱内的生、熟食未分开、加盖加膜存放,进货台账不全。

   问题工地食堂不整改将停工

  “从此次督查情况看,多数建筑工地食堂管理较规范,工人们很少再光顾卫生不达标的流动餐饮摊贩。”长沙县食安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一般工地食堂比较容易触几个雷区,那就是未及时办理许可证、从业人员办健康证不符合规定、原料进货台账不齐全、硬件设施不达标、部分食堂采取承包经营模式,以及食堂排风设施不到位、炊具餐具消毒不到位。

  去年,长沙县食安办联合县住建局在全市率先将建筑工地食堂安全纳入建筑安全审批体系,坚持“工地食堂不合格,不准开工建设”,保障农民工的就餐环境与安全。

  “食堂饭菜的口味和管理跟上来了,我很少再去买路边摊的盒饭吃。”在位于东六线的方略城市广场一期工地做事的周涛告诉记者,食堂每天会提前公布菜单,将原材料供货商的资质张贴在旁边,工人们一目了然,吃得放心。

  长沙县食安办相关负责人表示,项目建设固然重要,但工地食堂的食品安全有保障是前提,对于在此次督查中被查处有问题的工地食堂,他们将向相关职能部门下发交办函,要求限期整改,复查时如问题依旧,将责令停工整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