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70岁老人上演豆腐奶奶版饥饿营销 每天只10斤
花岩溪,与桃花源比邻,有着丰富的森林资源,洁净的高山平湖,特色的农家旅馆,这里层峦叠嶂、沟壑相连,有上千亩原始混交林,特别是每年的3月-10月,数万只白鹭在景区内五溪湖畔的森林里栖息,为花岩溪增添了迷人的风景线。
到了花岩溪,你可以看白鹭翩翩飞起,看紫云英开成花海,在溪流中划竹排,体验一把江南水边人家的生活。
花岩溪是常德鼎城区的一个镇,它在常德市的腹地,离西北的武陵山,东北的洞庭湖,都有那么点距离。
没有高山大湖,但它好歹在江南丘陵内、鱼米之乡里,山和水,总是不缺的。
镇里有个花岩溪国家森林公园,这里号称“白鹭之乡”。这种美丽的大鸟,总是成群结队,场面很是壮观。
白鹭平常待在杉树枝上,喜欢择两三年树龄的青年杉树栖息,或许是针状的树叶嫩些,让它们觉得更舒服。所以,在花岩溪,它们的栖息地是不固定的。
观鸟是这儿的一景,白鹭飞到哪,游客就跟到哪。对靠着旅游业补贴家用的当地人来说,还真有点靠天眷顾的意思。
前些年,它们大多待在森林公园里。最近两年,纷纷转移到了附近的跃进水库边。
今年,跃进水库的白鹭来得格外早,比往年提前了半个月,当地人都说这是个好兆头。
在花岩溪镇,白鹭只可远观,花花草草、渔船竹排,却是可以近玩的。
镇党委书记葛辉琳,是个喜欢穿T恤和牛仔裤的年轻女干部,她觉得,如今的游客,会更喜“原生态”“体验式”。在她的规划下,那些可“近玩”的项目,都被串起来了。
游客下了车,可以先进农家喝碗擂茶。
花岩溪的擂茶很有名。村姑先把茶叶倒进擂钵,依次加入花生、芝麻、生姜和山泉水,边加边擂。擂棒也有些讲究,最好用山苍子木制作,一来气味芬芳,二来木质沉实好用力。
喝完了擂茶,不妨去田间走走,消消食。
当地人种了成片成片的紫云英。这种一到春天就开成花海的植物,茎叶割下来喂猪,根部翻进土地是上好的绿肥——纯天然无污染。葛辉琳说,她得让游客们玩得原生态,吃得也原生态。
花海附近有溪,溪边有一溜竹排。有兴致的游客,可以跳上去、舞着竹篙撑几个来回。撑得好不好不要紧,关键是体验一把江南水边人家的生活。
70岁奶奶教你做出鲜美滑嫩豆腐
每天只做10斤,分60块卖给乡亲们;透露豆腐成败关键在于点卤
常德美食中,有那么一句听起来就能流口水的老谚语——“千炖豆腐万炖鱼”,嫩豆腐在常德菜常用的钵子里经过文火慢炖,最能催生出其鲜美滑嫩的气质。而这豆腐,以纯手工打造的为上品。
如今,城市里的豆腐都是机器打造,用传统手法和工具制作的豆腐已难寻其踪。4月13日,在花岩溪镇的一处农房,记者就找到了这么一位古稀之年的老太太,她仍在用最古老的手艺做豆腐。每天只做10斤豆腐,分60块卖给乡亲们,供不应求,上演着豆腐奶奶版的“饥饿营销”。
俗话说,“世上三样苦,撑船打铁做豆腐”。年轻人们难以想象,做个豆腐,有那么辛苦?到花岩溪游玩,不妨到金翠奶奶家,让她手把手教你做手工豆腐。
记者到达时,金翠奶奶正好准备开始做豆腐。大木桶里,清水泡了一整个晚上的黄豆喝足了水分,粒粒饱满。
第一步,磨黄豆。金翠奶奶说,她年轻的时候几乎家家户户都自己做豆腐,磨黄豆用的是石磨,一圈一圈地推磨,推大半天才能把黄豆磨完,“虽然费力气、耗时间,但确实石磨豆腐更香,”金翠奶奶说,由于年事已高,她早已推不动大石磨,只能用半自动的磨机取代。
滚烫的开水伴着黄豆浇进磨机,很快,水糊状的液体汩汩流入大桶。金翠奶奶说,要保证豆腐嫩而不散,黄豆和水的比例要均匀。“水太多了,磨出的豆浆就稀薄;水少了,又太黏稠。”
接着,金翠奶奶麻利地往大锅上方挂上一个白纱布做的“包袱”,再用大木瓢把黄豆糊一勺一勺倒在包袱里,“要把豆浆从豆渣里充分沥出来。”说着,她不停晃动固定包袱的木架子,只见乳白色的豆浆和豆渣分道扬镳,缓缓注入大火烧着的大锅中。
不一会儿,慢慢煮熟的豆浆热气腾腾、香味四溢。此时的豆浆最为鲜美,记者忍不住舀起一碗加点白砂糖喝起来,口感细腻、留香持久。
俗话说“盐卤点豆腐,一物降一物”,决定一格豆腐成败的关键就在于点卤,也叫做膏,也就是把石膏加入豆浆,使其凝固。
做膏,大致手法是将石膏浆又准又稳地沿着桶壁顺流直下冲到桶底,在一瞬间把豆浆上下翻动,让豆浆和石膏均匀混合,这个步骤也叫冲浆。
金翠奶奶说,这一步既要眼到、手到,更要心到。石膏浆放多了豆腐容易老,放少了凝固不住容易烂。“冲石膏浆的时候,还要看豆浆流动的速度,眼疾手快才能混合均匀,”她说,只有做了很多年手工豆腐的人才能知道这其中的量和度。
做膏之后,等豆浆变成豆腐脑,就把豆腐脑舀出注入一个个垫着粗纱布的长方格子里,再将纱布包上,盖好木板。耐心等一段时间,揭开纱布,就成了大家爱吃的嫩豆腐。
诀窍
山牙水做豆腐口感更细腻
70岁的金翠奶奶的小平房隐藏在小洋楼中间,雕花窗户和老木门述说着镇子的古朴。房子几十年来一直保留着用作豆腐坊的偏房,在进门右手边。
柴火灶、半手动的磨豆机、斑驳的大木桶、昏黄的电灯泡……每一件“古董”都有它的故事。“这大木瓢就是我婆婆传下来给我的。”金翠奶奶说。
“我们这里做豆腐,爱用‘山牙水’,也就是从山上的岩石缝里渗透出来的泉水,这种水做出来的豆腐,口感更为滑腻。”花岩溪镇党委书记葛辉琳告诉记者。
诗词洞庭
洞庭秋正阔,余欲泛归船。莫辨荆吴地,唯余水共天。渺弥江树没,合沓海湖连。迟尔为舟楫,相将济巨川。
——孟浩然《洞庭湖寄阎九》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杜甫《登岳阳楼》
探韵
逆江泛竹排,泥田里摸泥鳅
喜欢动手的游客在花岩溪镇湖江坪村可有得地方甩开手脚了,各种童年游戏在这里可以尽情玩耍。
紫云英花田旁,就有小河淌过。那里,手工扎制的竹排停在岸边。脱掉鞋子、挽起双袖,跳上竹排,沁凉的河水穿过竹排缝隙在脚底挠痒痒,舒心。
坐在竹排的雕花椅子上,手握竹篙,不一会儿就到了河中心。可以选择顺流漂游,两岸的青山绿树中,偶尔有白鹭调皮地飞来打个招呼。浅水区,孩子们干脆脱掉外衣,捉鲫鱼,银铃般的笑声在山水间回荡。
你还可以与河水来一场力气的较量——逆江泛竹排。撑着朴素的竹排对抗水流,若能坚持驶到河的源头,不仅仅是成就了人生中竹排的一最,随着一呼一吸你该是一次性吸进了人生中最多的负氧离子。
花岩溪镇是国家级生态乡镇,全镇森林覆盖率达到78%,形成了天然氧吧。负氧离子最多达到15万个每立方厘米。
实在还不尽兴,那就到泥田里摸泥鳅。滑溜溜的泥鳅在黑泥地里钻来钻去,别矜持、别怕脏,验证一下你是否还有童年那般的眼疾手快吧。记者梁美兰实习生高想
探景
花海里翻跟头能偶遇咸鸭蛋
春夏之际,最宜到大自然中寻花问柳,大片的花海最是怡人眼鼻。在常德花岩溪镇湖江坪村生态园,每年3月份开始,千余亩紫云英在雨露和阳光的交替滋养下,朵朵开成骄傲的小伞,摇曳多姿。
紫云英是一种生命力非常强的植物,只要有一点点的水,它的根须便会钻入土地,发芽、迅速生长,短短的时间里,就能把光秃秃的土地覆盖上厚厚的绿毯,点缀着淡紫色的花儿,在阳光的渲染下,拿起手机随便一拍,便像极了印象派大师莫奈笔下的精美油画。
小朋友们爱紫云英花田,在这里可以采花、放风筝,玩得起兴了翻几个跟头,厚厚的花毯不用担心伤到柔嫩的身躯。
为了让游客们玩得更加尽兴,生态园还不定时地在花丛中藏上一些咸鸭蛋,踏春的时候可要当心脚下,没准“宝藏”就藏在鞋子旁边。
临近5月份,绽放尽了美丽的紫云英便徐徐凋谢了。原来,这片花儿不仅仅给世间带来美,它们的下一个使命是化作春泥,肥沃一片稻田。
种植紫云英的田地,其实是无公害水稻种植基地。紫云英也是有意种下当作有机肥的最佳物种。这里产出的水稻拒绝人工肥料,只在紫云英的滋养下茁壮成长,含锌量高于其他品种。生产出的大米可以卖到30元一斤。
探物
榨笋配腊肉,尝尝“一宴九鼎”
赏花、摸鱼、撑竹排……玩累了,肚子空空如也怎么办?自然不用愁,山美水美的地方,一定有美食。
花岩溪镇民风淳朴,常用擂茶和丰盛美食宴客。擂茶喝出“38式”需要你来慢慢过招。常德钵子菜在这里演变出了“一宴九鼎”,寓意“一言九鼎”和待客的“九鼎至尊”。
“炖钵炉子鼓嘎嘎,不愿朝中做驸马。”在常德人看来,没有炖钵炉子是不成宴席的,无论严冬,还是盛夏。
将事先初步烹制好的原料,用陶制的炖钵、砂锅盛装,随小火炉上桌,食者边煮边吃。有名的钵子菜有泥鳅钻豆腐、肉片重阳菌、排骨菱角火锅等。
在花岩溪的溪月农家,记者就有幸吃到了“一宴九鼎”,全桌9个钵子菜,个个盆满钵满,本地山羊肉、腊猪脚、乡间腊肉……不知不觉两三碗米饭下肚才意识到吃撑了。
花岩溪的钵子菜有着自己的特色,妙处在于很多原材料是当地的土特产。深山榨笋采用深山竹林中20厘米到40厘米的白牙笋剥壳、去节,入水煮沸,再用特殊的工具加压3-4天成薄片状,可长期保存,既保留了竹笋的清香,又去除了涩味,丰富的纤维更是减肥佳品。
深山榨笋和溪里腊肉最配。高老柏自然保护区里,家家户户都有喂年猪的习惯,本地猪吃野菜、苞谷和红薯,这种猪肉制作出的腊肉瘦肉暗红、肥肉透亮,赛过火腿培根。
预告
游湖踏青,品尝渔家美味
离开常德,我们又来到了位于洞庭湖南岸的益阳。下一期,本报记者将与您分享在南洞庭湖北部一个天然湖洲岛屿撂刀口的所见所闻。在这座进出只能靠船的小岛上,一切都是原生态。很多游客来撂刀口游湖踏青,品尝渔家美味。
朦胧湖水包围中,摇摆起伏的青绿芦苇,搭配着高高低低的唱腔。戏唱的是宋朝义军将领杨幺的故事,居民们津津乐道于近一千年前的那场战役,宋将岳飞与义军首领杨幺之间的对抗,英雄对垒,家国情仇,这些故事是撂刀口存在的根基,如今更是撂刀口发展的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