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城步】之三:文艺评论家眼中的城步之文

14.07.2015  09:03
【印象城步】之三:文艺评论家眼中的城步之文 - 湖南在线
【印象城步】之三:文艺评论家眼中的城步之文 - 湖南在线
【印象城步】之三:文艺评论家眼中的城步之文 - 湖南在线
【印象城步】之三:文艺评论家眼中的城步之文 - 湖南在线
【印象城步】之三:文艺评论家眼中的城步之文 - 湖南在线
【印象城步】之三:文艺评论家眼中的城步之文 - 湖南在线
来源: n.sinaimg.cn

  从新石器时代一路走来,厚重的人文历史在城步沉淀、发酵,酝酿出丰富多姿的民俗文化。早在4000年前,城步这方土地就有人类繁衍生息,苗族先民还据此建立了“三苗古国”。这片土地上名人辈出,明朝开国勋臣蓝玉,抗金名将杨再兴,明朝战将沐英,慢慢数去,尽是家国情怀!本期【印象城步】有幸邀请到邵阳市文联主席张千山为我们讲述城步深厚的历史文化,一起探索一个未知的城步。

   资料简介:

  张千山,笔名阿山,邵阳市文联主席,湖南省作家协会理事,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著有《鲁之洛文选》后记、《行旅邵阳散文一组》、《祖国爱》、《乡土情人生歌》等。

   1、巫楚文化的遗传地

  “湖南省城步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早在四千多年来,就有勤劳智慧的苗侗先民在此繁衍生息,古朴神秘的巫傩文化和苗风苗俗一脉相承,衍生了绚丽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张千山告诉我们:“城步作为全国的五个苗族县之一,它拥有独特的优势及特色。它作为巫楚文化的遗传地,非常具有特色。

  “湖南本身是左洞庭,右彭蠡,从湖南到江西,都属于过去九黎三苗的后裔,属于蚩尤的后代。楚国自称为南方苗裔,本身就是个少数民族的国家,楚国的国君也自称为 南蛮、南苗,所以在整个巫楚文化衰退的过程中,楚巫向大西南推移,就由长江一带的巫山巫水到湘西南的巫山巫水。所以楚巫文化,巫楚文化,它是一个有效有序的迁移的过程。

  “巫文化”对华夏文化影响深远。古代的巫师因占卜需要,长年观测天象,收集了大量天文知识,并摸索出了四季规律,中国农历、节气划分与此密不可分。同时,古代一些文学作品的浪漫主义色彩也与“巫文化”有关。“城步的巫山和发源于城步的巫水,流经城步、绥宁、汇聚到洪江。

  “巫山巫水之间巫风傩韵非常浓厚,这是一个异域文化的源头,唐朝的时候在巫水的下游,也就是现在的洪江设立巫州。曾三次改名巫州,因为他的来源是巫山巫水巫州,所以巫楚文化在这个地方留下了深厚的历史痕迹。后来因为巫山不在巫州的范围,巫水的源头巫山当时属于武冈州的范围,所以又改名了不叫巫州。这足以说明巫山巫水之间,巫楚文化具有深远的影响。

   2、民族文化的传承

  “作为一个从新世纪时代就有人类活动遗迹的少数民族区域,其人文底蕴也是非常深厚,4000多年就有人类活动的痕迹,从那以后到楚巫文化,一直到后来南方以杨家将为代表的一种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到现在,其影响非常深广。”张千山娓娓道来。

  杨,是城步苗族的第一大姓,史称“杨半边”。杨府以杨再思为始祖,以其家训、家风和家规,铸就出“千年杨府文化”,培养出代代湖湘人才,并流传开“南方杨家 将”之传说。无论哪朝哪代,不管杨姓还是其他姓氏,只要有杨氏居住的地区,就都以杨氏家族的典范为座标,孕育出英勇爱国、大情大义且多元发展的民间文化。

  张千山说:“南方的杨家将以城步杨氏官厅作为典型的代表,在杨氏官厅,五品以上的将军和官员就有50多位,有名有姓,现在都是有资料有档案可查的。从隋唐一 直到元明清,绵延不绝。南方杨家将是以飞山公杨再思为始祖。飞山十峒是指他十个儿子在整个湘西南至大西南地区,包括广西、贵州、湖南的西南部,统领数十个县。所以现在的大西南地区,包括湖北的一些地区,到处都是飞山庙,飞山文化。这就是整个南方杨家将的传承。

  “在城步,除了巫楚文化的遗传,杨家将文化的丰厚,地方苗族文化的还有另一种表现。那就是在丹口的蓝玉故里,我们能够看到蓝玉、沐英这两个明朝开国将帅的文化影 响,在蓝玉故里这个地方,老百姓至今都是非常怀念他们的民族英雄。蓝玉、沐英两个祖籍城步的苗人,他们在国难当头的时候,辅助君主建设国家统一做了巨大的贡献。后来因为朝廷的冤狱灭九族,但是这支宗族的后裔还是顽强的生存,传承到现在,所以蓝玉故里有一种名为“吊龙”的龙。

  “吊龙的龙身是一段段的,就如同被斩断的身首,但是血脉与灵魂都还存活着。城步吊龙从文化象征意义来说,更像是一种少数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我们许多文化学者、文艺家都在这方面做过研究,这是一种非常有文化象征意义的文化元素与文化符号。城步看起来从巫楚文化到杨家将文化,到苗族的各种文化事项,都充分的证明这个地方历史悠久,文化渊源深远,民族文化特色鲜明,氛围特别浓厚。”张千山谈起城步的民族文化底蕴满是自豪。

  时代变迁、文明交错,多元发展。如今,“城步吊龙”已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婚嫁歌”、“杨家将故事”、“城步三叶虫茶”正在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 遗产保护项目。每年举办的“六月六山歌节”,更是在新媒体时代里,通过“网络PK”、“全国唱响”、“南山集结”等新的传播手段,来打造出绝佳的“湖湘文 化新品牌”!

   3、无人破译的苗文石刻

  苗 族是中华大地的古老民族之一,是三苗国和楚国的创国民族。这样一个有着绚烂历史文化的民族,却有着不为外人道的伤:苗族一度被认为只有语言,而缺乏本民族 的文字。张千山向我们诉说起那段不为人知的往事:“如今城步比起其他地方,作为苗疆要区三苗古国,又有不同优势,它不仅仅只有历史遗迹、故事传说、史诗歌 谣,它还有文字。在这里,发现了最古老的苗文遗迹,这个发现被列为近几年中国考古史上的新十大发现之一。这是一个非常有震撼力有文化意义的标志性事件。

  “在城步这个地方,包括绥宁,在50年代发现过苗文残缺的碑刻,还有在史志里,也有号称为苗文的,特别是我们武冈的志和城步的志,还有绥宁的志,都有相关记录。

  “过去的确有苗文,之后被官府禁绝不准有苗文。所以在古代历史上是有记载的就是禁苗文。既然有禁苗文,那古代肯定曾经存在苗文。那么现在发现苗族石刻的遗迹,就是再一次有力的证明了苗族在历史上曾经是有文字的。”张千山告诉我们到目前为止仍未有人破译苗文石刻,但是国家语言文字委员会、中国社科院有关机构的专家正在做这方面的努力。